新时代文科类实验室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2019-09-10 22:16陈锦新张华一
速读·下旬 2019年12期
关键词:新时代实验室

陈锦新 张华一

摘  要:实验室是对科学研究进行试验的主要场所。文科类实验室是针对文科类学生教学特点、实践方式所建设的特殊实验场所,对于增强高校文科类专业整体水平,培养复合型、创新型文科类高端人才具有重要价值。进入新时代以来,尽管各项投入保障不断增强,但是文科类实验室发展依然面临众多挑战与问题。本文通过近年来文科类实验室建设数据、发放基本问卷调查等方式,基于对当前发展现状的全面剖析,梳理出文科类实验室建设现状及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得出一些思考与对策。

关键词:文科类实验室;新时代;实验室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各个学科在教学内容、授课模式、研究成果等多个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这同近年来文科类虚拟实验室的快速建设密不可分。创新型社会发展环境中,对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成为评判各个高校教育水平的重要指标,这对于文科类专业无疑是一项重大挑战,积极梳理文科类虚拟实验室在新时代发展面临的困难與挑战,结合传统模式与新技术的有效融合,显然是应对发展瓶颈的不二法门。在巩固学生传统知识理论功底的同时,加强动手实践、创新发展的能力培养,不仅可以有效提升文科类学生的整体能力水平,而且对于文科专业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文科类实验室建设现状

依据教育部2012年10月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本科专业门类共分为12个,其中,除了理、工、医、农、军事学外,其余学科均可归为“大文科”的范畴,即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的统称,本文主要针对哲学、法学、教育学、历史学、文学、管理学等“人文社会科学类学科”的文科类实验室的建设情况及问题展开论述。

我国文科类实验室与理工医学实验室相比起步明显较晚,自2005年教育部启动了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开始,文科类实验室的建设才开始集中提上日程,尽管近年来教育部投入资金不断增大,各重点综合高校也集中资源全力建设,但整体成果依然存在巨大的提升空间。据统计,在“十一五”“十二五”期间教育部分别评审立项501个和400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在这801个项目中,可以归属于大文科类的项目总计149个,约占总数的16.5%。(见图1)

二、文科类实验室建设面临的问题

通过上述数据分析可知,文科类实验室的建设已经逐渐得到教育部、各高校越来越多的重视,一些高校也将文科类专业的实验教学规划写入培养方案。而在文科类实验室逐步发展的情况下,大多数实验室的资金问题、管理问题、使用问题已经成为阻碍实验室进一步发展的主要障碍,也对学科专业的发展和应用型文科人才培养均有较大制约。可以说尽管取得了显著突破,但文科类实验室建设依然任重道远。

(一)高校对文科类实验室认知不足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高校建设受到苏联式教学模式影响,重点发展理工科学校,集中建设重点理工实验中心。至改革开放后虽然人文社会科学学科逐步恢复,但各高校由于历史思维影响,对于文科类实验室建设重视程度明显低于理工科实验室建设,普遍认为“文科专业与实验室毫不相干”,文科专业只需要“一本课本、一块黑板、一张课桌”足矣。这些观念在各高校普遍存在,不仅仅是行政部门有此想法,就是文科类专业教师与学生中这种想法也占比很高。(见图3、图4)

(二)文科类实验室建设具有特殊性

文科类实验室自身特性也使其建设遭遇瓶颈。与理工类实验室相比,首先理科类实验室的设备通常较为统一,实验用品大同小异,相互之间可以有效借鉴学习,而文科类实验室由于自身对于原始素材的独特性、丰富性要求更高,基本不具有可借鉴性;其次理工类实验是理科教学中的必要成分,即使时间、资源再紧张也必须进行部分实验,否则不能达到预期教学效果。但是文科类教学则很难把实践当作学习过程中的必要过程,一旦遇到教学时间紧张、资金配给问题首先就将削减实验室教学,同时也很难说这样的举措会对教学有多么重要的影响。同时,文科类实验室起步晚、且难以复制,而国内对于文科类实验室的建设几乎没有先例可循,以至于实验室在实践中管理体制单一,机构简单、人员配置不足,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进一步发展。因此如果全力建设文科类实验室,需要高校花费的时间、金钱、精力远多于理科类实验室,那么从高校角度出发,优先发展理工科实验室就成为必然选项。

(三)文科类实验室建设资金投入不足

由于以上主客观原因的交织,高校普遍认为文科类实验室仅仅是文科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并没有考虑到实验室的其他特性,这导致主管部门在划拨经费时给予文科实验室建设的资金数量非常有限,相较于理工科实验室每年数十万甚至上百万的建设资金,文科类实验室每年的资金很少突破10万元,这必然影响到实验室的建设与教学实践。并且,在管理经费方面文科类实验室也显著低于理工科实验室,有时文科类实验室管理经费不足文理科实验室总管理经费的5%,更有高校将文科实验室资金挪用于建设理工科实验室,导致高校内部根本无法建成文科类实验室。资金投入的不足不仅使得实验室无法正常投入到教学,而且使得实验室教师动力下降,甚至将实验室专职教师岗位变为闲职,成为退居二线教师的固定岗位。固然文科类实验室不需要大型设备仪器、精细的流程操作,但是这并不是说文科实验室不需要专业化、系统化的管理与发展,可以说资金的缺乏是文科类实验室建设的关键问题,是进行教学研究的前提保障。

(四)文科类实验室开放程度不够

实验室的设立是给教师和学生提供一个能够有效实践的活动平台,但是由于建设中的一波三折和资金保障的不到位,建成的文科类实验室数量明显不足,资料设备也无法满足众多文科专业学生的集中使用。并且由于管理人员缺乏,开放时间也只能集中于工作时间内,很难做到理工科实验室全天开放,这使得在教学时间之外学生很难使用到实验室进行科研,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更重要的是,按照现行教育部规定,“一个特定实验室一般归属于某一院系管理使用,这给其他院系有意愿使用实验设备的老师同学带来了极大不便。”就文科类专业自身的特点来说,人文社会科学专业的研究范围划分并不十分明确,常常会出现交叉、重叠的领域,而实验室往往是隶属于某一个学院,共同拥有某个实验室的情况十分罕见,这使得实验室的管理、权责问题也浮出水面。(按照教育部规定,高校一般应该采取校系二级的管理方式直接对实验室进行管理,但这样的管理模式不太适用于文科类实验室,而且许多高校还在沿用更复杂的三级管理体制,更加重了问题的复杂性与解决难度。)并且随着院系专业调整,实验室是跟随专业移动还是按照行政编制移动也成为问题。这些问题无一不影响着教师和学生对于实验室的使用于教学。

三、文科类实验室的发展对策

(一)更新观念,重视文科类实验室的建设发展

在经济全球化、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社会对应用型复合式人才的需要占比逐步增加,作为以传统理论为授课核心的文科类专业利用实验室培养学生的认知与实践能力是十分必要的,作为“知识传授的基地、素质培养的载体、能力锻造的摇篮”的实验室在人才培养方面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在新时代的大背景下,通过大力宣传不断促使主管部门、教师学生转换思路,逐步调整教学方式,摆脱过去将实验室教学作为辅助手段的方法,真正做到将实验室用起来、用到位。另外加强实验室专职教师的培养力度,良好的师资力量是实验室正常运转的基本保障,完善实验室基本设备并不断丰富原始材料的积累,大胆的建设文科类实验室,敢于创新实验、勇于改革尝试,主动对标世界一流实验室发展情况,实现文科类实验室的跨越式发展。

(二)提高重视,加大文科类实验室的资金投入

在文科类实验室发展的道路上,资金的投入是一项重要的保障,这不仅是实验室建设的前提条件,更是培养新时代文科大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需求。面对当前实验室资金保障不到位、有挪用资金的种种情况,应该制定相应措施、明确建设成本,强化监督体制,落实好实验室建设原有规划方案。同时,实验室日常维护、科研经费应该得到基本保障,合理分配使用资金,各主要院系应该成立相应的保障部门与专项资金进行管理,严格控制资金使用情况,保证专项资金确实用于实验项目、资源更新以及设备的运行维护之上,科学合理的使用经费。只有做好前期保障工作,才能使文科类实验室摆脱现在“有名无实”的尴尬处境,真正创造出良好的科研教学环境,才能吸引教师与同学转变固有认知,全面利用实验室资源,达到文科类实验室原有建设预期效果:“促进教师与同学在实验室内完成好本学科的科学研究”。

(三)完善管理,提升文科类实验室的开放力度

由于固有特性,文科类实验室的建设呈现资金与时间成本均居高不下的特点,而且不同于理工科专业高度分工化,文科类专业中许多领域都有交叉、重叠的部分,共同使用成为解决这一难题的绝佳方式。但是这就要求各高校在规划建设时需要统筹安排,这不仅有利于集中有限的资金,而且可以避免原隶属学院、专业而引发的权责问题与保障问题,也有利于全校师生通过统一且明确的程序借用实验室,增加师生组织、参与、体验实践教学的积极性。并且作为文科类公共实验室应该做到面向所有学生全面开放,鼓励学生与教师积极进入实验室进行科研活动,在资源得到开放的前提之下,逐步取得教学、管理认知方面的开放,摆脱各方面文科教学旧有经验,形成对文科类实验室使用的新认知,构造出新时代文科类实验室发展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罗慧君.大学应用型文科实验室建设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06.

[2]付向东,贾筱景,李立新.文科院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模式的探讨[J].实验室科学,2007(06):110.

[3]欧玫.高校文科实验室建设问题与提升路径[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7(07):87.

[4]李风芹,张祥丽.新常态下高校文科实验室管理创新探讨[J].中国高校科技,2016(03):18-20.

[5]李殿鹏,吴华洋,李艳酥,等.加强文科实验室建设构建实验教学新体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11):175-177.

[6]朱科蓉.文科实验室的建设意义与策略——以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科综合实验教学中心为例[J].现代教育管理,2010(07):67-69.

[7]邱晓幼,秦天,廖勇.研究型高校文科实验室现状与发展路径[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9(06).

[8]张革华,彭娟.试析文科实验室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作用——深圳大学经济学院商学实验中心的教学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05):140.

作者简介

陈锦新,女,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政治学与行政学本科。

张华一,男,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政治學与行政学本科。

猜你喜欢
新时代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搁浅的“新时代”,“朴氏外交”因何三鼓而竭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