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粮食产量与农民收入的相关性分析

2019-09-10 07:22杨铭徐梦茹夏彩瑞
粮食科技与经济 2019年10期
关键词:农民增收农民收入回归分析

杨铭 徐梦茹 夏彩瑞

[摘要]河南作为粮食大省、人口大省,依靠优越的自然与人文条件,孕育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文章从河南省统计年鉴中获取到2000—2017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粮食产量的数据,依此用SPSS统计软件做河南省粮食产量与农民收入的回归分析,建立模型,分析粮食产量与农民收入的相关性,分析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因素,从而探索实现农民收入增长的机制举措。

[关键词]农民收入;粮食产量;回归分析;农民增收

中图分类号:F326.1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65/j.gste.cn431252ts.201910

目前,国外对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农业生产技术,如生物工程、化学技术等对粮食生产率的提高以及发挥政府制定创新制度的研究上。制度的创新可以极大地促进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并因此让农民摆脱贫困。经过研究发现,政府宏观经济的政策改革可以激励农业发展以及创新性农业生产技术的产生[1]。生产技术的进步对粮食增产具有主导性的作用,可以极大地增加产品产量,尤其是粮食单产,从而促进农民收入。农业生产率的提高有助于农民增收,并可以通过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将粮食增产和农民收入有效协调。学校教育可以加强农业先进技术的推广,并且可以间接提高农民教育的边际作用,包括对技术评估的参与和优良中的供应等[2]。

国内学者针对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问题研究的视角主要集中在土地政策的完善和推广农业生产技术上。黄延信等[3]认为土地流转政策可以正确规范地引导农民进行土地流转,扩大土地的经营规模和提高农民的收入;加强农村地权的稳定性,尊重农民的土地流转自由权,对于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农民收入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耕地的数量和质量都在持续下降,通过过度使用化肥和农药来提高粮食产量的生产方式已经使粮食的边际产出效率下降,而依靠科技的进步是提高粮食单产的现实需要。为此,应该大力推广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通过技术创新引导农民提高粮食产量。中国应建立新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和运行机制以推动中国农业的创新发展[4]。本研究立足河南,以新时代背景下粮食产量与农民收入的关系为切入点,运用SPSS统计软件建立回归模型,分析二者之间存在的关联性,探索农民增收的新思路。

21世紀以来,中央把“三农”问题作为全部工作的重要出发点,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高密度,多种类的强农惠农政策,农业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2015年,由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意见》出台[5],该意见科学分析了目前我国农业发展的形势:我国粮食产量取得了连年增长的好成绩,农民收入也渐入佳境,为经济的迅速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物质保障。2019年我国中央一号文件表示要打赢脱贫攻坚战、抓好粮食生产、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6]。其中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一项硬任务来抓,而农业发展正面临着新的挑战:农产品价格波动大、农业生产成本高、资源环境日益恶化,迫切需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河南省凭借独特的地理条件和人口优势,为全国的粮食生产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肩负着国家粮食安全的使命,对促进农业现代化意义重大。新时代背景下河南如何继续推进粮食稳定持续增长,最大程度地激发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增加农民收入,是必须破解的难题。

1 河南省农民收入与粮食产量现状

1.1 农民收入现状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稳定快速发展,河南农村居民收入呈现出快速增加的趋势。2017年河南农民人均总收入是15 630元,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2 719元,尽管仍低于全国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平均水平,但其增长速度很快,到2018年河南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3 830.74元,年增速达8.7%。从河南省统计年鉴获取了2000—2017年河南省农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其结构构成,具体数据变化见图1[7]。

人均可支配收入是由人均工资性收入、人均第一产业收入、人均第二产业收入、人均的财产性、转移性收入构成。由图1可知,2000年河南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有1 985.82元,2014年逼近10 000元,2017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2 719.18元,可以得出河南省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相对稳定增长,且在近几年增速加快。由图1可知,主要是以经营农、林、牧、渔的第一产业收入为主,但应注意第一产业收入波动以及长效增长机制问题。工资性收入次之,财产性、转移性收入比重相对较小,2010年前变动不大,2014年增长较快,其总量开始超过二、三产业收入。二、三产业收入相比较稳定,增长较缓慢,与第一产业收入相比差距较大。通过分析可以看出河南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结构存在一定问题,粮食生产收入占比比较大,而非农业性收入比重相对过小,农民收入过于依赖于农业生产,农村发展主要是依靠农业的发展,其第二、三产业发展缓慢,发展还很不充分,但值得注意的是农村具有较大发展潜力。

1.2 农村粮食产量

被誉为“中原粮仓”的河南,自古以来都是农业大省。2001—2017年河南省粮食产量比较高,从整体上是增加的,在个别年份上有所减少,具体数据变化见图2。粮食产量在2013年最低为3 569.47万t,2006年以来粮食产量都超过5 000万t,粮食产量从5 055万t到2015年的6 067.10万t,实现了粮食产量的10连增,年均增长达101.21万t。从粮食产量逐年增加量方面分析,2004年粮食产量增加量最大达690.53万t,增长率高达19.35%,2006年粮食产量有1个小的增长峰,增长率达10.32%,2007—2014年间粮食产量增加量相对较小,增长率呈稳定状态,变化率较小,在2015年粮食产量增加率有一个小的波动,粮食产量增加了294.8万t,是近几年增长率最大的年份,达5.11%。从数据中可以看出尽管河南省粮食产量在增加,但其增速不断放缓。

2 河南省人均收入与人均粮食产量的相关性分析

2.1 数据来源

文章的数据主要源自《河南省统计年鉴》,采集2000—2016年河南省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年纯收入与人均粮食产量的相关数据,见表1。

2.2 建立回归模型

选取被解释变量Y作为河南省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年纯收入,选取解释变量X作为河南省人均粮食产量,构建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如下:

Y=α+βX+ε    (1)

模型中α、β为待定系数,ε为随机误差项。

2.3 粮食产量对农民收入相关性分析

根据上述模型,选取2000—2016年河南省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年纯收入和人均粮食产量为参考数据,借助SPSS统计软件,对其进行回归分析,如表2所示。结果如下所示:

Y=-7 940.663+16.623X         (2)

式中,相关系数R=0.935;决定系数R2=0.875;F=104.932。方程经检验达到显著水平。

模型通过F检验和T检验,显著性显著,同时R=0.935、R2=0.875介于0.7~1.0拟合度很好,所以方程经检验达到显著水平,即表示河南省粮食产量的增加对农民人均收入增长的影响是正相关的,每增加1公斤的粮食产量,农民人均收入增加16.623元。

可以看出虽然粮食产量与农民人均收入在数理统计意义上线性相关,但每增加1公斤的粮食产量对农民人均收入的贡献率还是较低的。根据实际情况分析,农民粮食收入受到市场价格、生产成本等因素综合影响,再加之耕地面积有限,即使随着科学技术的提高,粮食产量的增加也是有限的。由此可见,粮食产量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利于农民增收,但不是长久之计,不能大幅度提高农民收入。

3 结论及建议

从人均粮食产量与人均纯收入的相关性研究中,粮食产量与农民的收入增长有着显著性的关联,粮食产量的增加从而促进农民收入的增加。虽然粮食产量增加对农民收入大幅度增加的贡献率并不是决定性的,但是不容忽视的因素。

在新时代背景下,预计未来几年河南省农业总产值会持续增长,但增长速度会有所平缓;在农业生产结构上,优化粮食产业结构,提高粮食生产结构层次,粮食种植品种和粮食質量是农业生产结构升级的重要内容。在发展动力上,河南省农业发展要从主要依靠土地、资源,劳动力的发展方式向依靠农业生产技术的创新提高转变,由原始的初级的驱动方式迈向适应新的经济形态的驱动方式。通过建立完善的农业生产创新体制和运行机制,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实现河南省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提供科技支撑。

3.1 完善土地流转制度,适当增加农业补贴

新常态背景下,土地流转制度是对传统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一次重大变革,农民可以依法以土地互换、土地出租等形式对土地进行集约化的经营和管理。针对目前土地流转制度尚不健全的问题,首先,政府应该出台土地规范有序流转的政策,引导农民与经营者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签订合法规范的合同,以保障双方共同利益[8]。其次,为了减少农民种植粮食的风险,降低农户对粮食生产的成本,政府应该适当加大粮食种植补贴的力度,重点扶持农业规模经营农户,为种粮大户的农业生产解除后顾之忧,最大限度地拓展和激发农民种植粮食的积极性,从根本上解决农民不想种粮、害怕种粮的难题。

3.2 转变粮食生产方式,实现量变到质量双优的叠加效益

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为粗放式的小农经营,土地分散、机械利用率低、农民生产投入大、粮食单产量低。新常态背景下下,不仅要增加粮食产量,还要在保持数量稳定的基础上提高粮食质量,这就需要对现行的农业政策加以适当的调整,鼓励发展适合规模化、集约化的现代经营方式。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的要求是要把优化农业生产布局,提升农产品质量,融合农业产业,循环利用农业资源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重点。这就需要农民把小规模的单个家庭的农业生产通过土地流转,农业合作等方式向集约化与社会化相融合的新型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同时政府应向农户宣传推广现代农业生产的新技术,使农民对现有耕地进行科学合理的改造、开垦,最大限度地提高土地生产能力,改善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做出坚实的基础,从长远来规划利用土地,从而持续稳定的增加农民收入。

3.3 创新农业生产方式,培养新型农民

新常态的经济发展是立足于科技创新的发展,在农业方面则表现为生产技术的不断提高。粮食大增产和农业大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推动作用。传统农业的发展主要依赖于自然条件,雨水丰年则粮食增产,雨水枯年则粮食歉收,农民种植粮食具有极大的风险性。在此背景下,粮食产量不稳定,靠粮食获得的效益较低,农民收入极不稳定。目前农业生产面临的主要问题有资源短缺,并且再生能力有限;气候异常变化,极端天气层出不穷;高耗能,低效益的农业生产方式难以为继。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就迫切要求转变发展思路,创新发展方式。首先,要进行人才培养,河南省是人口大省,而高校与科研机构的数量明显少于其他省市,为此国家应加大教育资金在河南省的投入力度,尤其是农业院校的建设力度,重点培养一批具有农业科技知识、农业实用技术的专业人才。其次,政府要加大财政补贴,积极引进先进的农业设备、科学的种植方法、优良的作物品种,在农村养成科学种粮的社会氛围。最后,培育和提高农民的市场意识,逐步提高粮食的附加值。政府要加大对粮食生产基地、产地初加工、深加工、流通体系等环节的扶持力度,依靠市场对粮食进行深加工,通过发展粮食产业链让农民经营有区域特色的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的农业生态园区,从产业链中获得更多的农业收入。

3.4 有效利用自然资源,增强农业可持续

可持续发展道路是适应新常态的新型发展道路,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对自然资源的开发与破坏已远远超过自然本身的平衡能力。这就需要在全社会倡导生态文明理念,以生态发展为农业生产增添活力。河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应注重生态保护和节约资源,充分利用本区域的资源优势,形成绿色循环的发展模式。大力发展农业生态园区,采取多种方式促进农业收益提升,增加农民收入。

3.5 完善市场准入制度,加大政府宏观调控的力度

新常态下,市場对资源配置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一方面,国家要完善市场准入制度,为河南省粮食产业开辟道路;另一方面,针对目前粮食市场上存在的粮食企业收购积极性低,收购资金筹措难等问题,政府应该为当地的粮食生产注入强大的资金动力,为主要的粮食企业提供充足的资金或者金融贷款,以保证粮食收购价格不会出现大幅度的波动以损害农民的利益,使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在政府的强力庇护下得到大幅度提高,从而促进农业生产发展。新时代农业要有新发展,政府除了加强对市场宏观调控的力度,适当增加农业补贴外,要不断增加农田基本建设的资金投入,大力提高农业种粮的比较效益,保证市场对粮食的有效供应,为有效增加农民收入、顺利推进农业现代化发挥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农业是我国的基础产业,也是我国现阶段发展较为弱势的产业。解决影响农民增收问题,消除影响农民增收的因素是现阶段发展经济的“当务之急”,作为农业大省的河南,要在政府的引导作用下,实施各项举措,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实现农民收入的增长。

参考文献

[1] 张淑萍.我国粮食增产与农民增收协同的制度研究[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2011.

[2] 关浩杰.收入结构视角下我国农民收入问题研究[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3.

[3] 黄延信,张海阳,李伟毅,等.农村土地流转状况调查与思考[J].农业经济问题,2011,32(5):4-9+110.

[4] 钟真,孔祥智.经济新常态下的中国农业政策转型[J].教学与研究,2015(5):5-13.

[5] 陈永昌.全面学习解读国务院《关于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意见》[J].农场经济管理,2015(11):3.

[6] 李晨赫.中央一号文件聚焦“三农”硬任务[J].农村新技术, 2019(3):1.

[7] 陈海磊,史清华,顾海英.农户土地流转是有效率的吗?——以山西为例[J].中国农村经济,2014(7):61-71+96.

[8] 星焱,胡小平.中国新一轮粮食增产的影响因素分析: 2004~ 2011年[J].中国农村经济,2013(6):14-26.

Correlation between Grain Yield and Farmer's Income in Henan Province

Yang Ming, Xu Mengru, Xia Cairui

(Anyang Institute of Resources Environment and Tourism,Anyang,Henan 455000)

Abstract: As a large grain province and a large population province, Henan relies on superior natural and cultural conditions to breed generations of Chinese children. In this paper, the data of per capita disposable income and grain output of farmers from 2000 to 2017 are obtained from the Henan Provincial Statistical Yearbook. Based on this, SPSS statistical software is used to analyze the regression of grain output and farmer income in Henan Province, establish a model, and analyze the grain output.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farmers 'income, Analyze the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 farmer's income growth, and then explore the mechanism and measures to realize the farmer's income growth.

Key words: farmers 'income, food production, regression analysis, increased income for farmers

猜你喜欢
农民增收农民收入回归分析
新型城镇化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职业教育对湘西州农民收入影响的实证分析
制约吉林省农民增收的因素
贵州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及其优化
贵州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及其优化
光山县实施土地整治项目助推精准脱贫方法研究
基于变形监测的金安桥水电站坝体稳定性分析
森林碳汇影响因素的计量模型研究
河北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消费统计分析
人力资本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理论及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