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内部审计在不良资产交易中的应用

2019-09-10 16:34夏志琦
中国内部审计 2019年1期
关键词:内部审计大数据

夏志琦

[摘要]大数据内部审计可以从不良资产交易面临的数据标准化、交易线上化、信息快速匹配和咨询增值服务优化等方面促进不良资产合规高效交易,在不良资产交易内部审计实际运用中的前景可期。

[关键词]不良资产交易 大数据 内部审计 增值服务

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新发展理

念的指导下,在稳中求进推进供给侧改革的大形势下,一方面,我国各行各业经济发展模式不断转变,商品更新迭代,高杠杆行业风险释放,僵尸企业得以清退;另一方面,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正在积累和暴露,不良资产规模也在逐步扩大。2016年第一季度至2018年第一季度,我国不良贷款率呈现先升后降再缓慢增长的趋势,不良贷款余额从1.39万亿元人民币逐步上升到1.77万亿元人民币。不良贷款余额的大量积累和暴露,刺激了不良资产处置和交易的活跃。仅2018年上半年,不良资产一级市场招标规模达到1.11万亿,同比增长72%。

一、不良资产交易面临的主要问题

活跃的不良资产交易,既促进了交易平台的发展,也带来了数据标准化、交易线上化、信息快速匹配、咨询增值服务优化等新的挑战。

一是不良资产标的物多种多样,每笔不良资产交易的估值、定价都具有客观特殊性,呈现出非标准化属性,不能简单地采用统一模型。

二是我国各主要不良资产交易平台公司的信息化技术力量参差不齐,数据基础设施差异化大,不良资产交易还不能实现完全线上化。

三是目前我国不良资产交易效率不高,不良资产交易平台公司提供咨询增值服务的能力不足。一方面不良资产交易以线下交易为主,地域相对分散,交易平台的线上功能主要是信息发布,相关信息还不能实现在国内不良资产交易市场及时快速的传递匹配,交易效率亟待提高。另一方面不良资产交易平台公司数据收集分析发掘的智能化能力不足,不能针对资产特征和投资人的偏好提供精准有效的投融资顾问、咨询服务,难以实现投融资需求精准匹配。

二、开展不良资产交易大数据内部审计的着力点

大数据内部审计是大数据金融审计在内部审计中的延续和发展。从某种程度上说,金融内外部审计的飞跃发展就是一个认识、掌握和运用大数据的过程。

在不良资产交易平台公司中开展大数据内部审计,有利于规范不良资产交易服务程序,统一各主要不良资产交易机构开展合作的技术标准,提高不良资产处理系统的信息化水平,实现不良资产项目财务分析、智能评估等资料的真实、完整展示,并通过计算机网络互联互通等方式实现信息多渠道配送和模糊匹配,最终促进不良资产合规高效交易。

大数据内部审计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对不良资产交易发挥促进作用。

(一)着力促进不良资产信息标准化

在当前形势下,由于不良资产数量众多、形式多样,而各类型不良资产的数据标准不统一,给数据分析带来很大困难。所以,内部审计人员需要通过审计需求和审计建议等方式,帮助和督促业务技术部门建立“标准化表”,归纳最关键、最需要的数据字段,并将不同不良资产的数据是否进行了标准化、是否使用了统一的数据标准进行分析,作为大数据内部审计的一项重点关注内容。虽然不良资产的信息标准化、统一化前期工作烦琐、工作量大,对内部审计甚至业务部门提出了更高要求,但是为内部审计后期进行大数据分析打下了基础,为充分发挥数据作用提供了保障。

(二)着力促进不良资产交易平台的数据基础设施建设

我国不良资产交易以线下交易为主,交易平台的主要线上功能为信息发布,信息化水平不高。大数据内部审计要将不良资产交易的数据基础设施建设、信息系统开发、设备人员配套作为现场审计关注的重点,通过观察、旁站、询问、穿行测试等审计手段,检查评估不良资产交易平台公司信息化的物质基础水平,提高公司高管对数据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视程度,提升不良资产交易的科技化、信息化水平。

(三)着力提高不良资产交易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

对于所有涉及绩效评估的内部审计,数据的采集、整理与分析都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大数据、高平台、宽视野、活思维也是客观评价绩效并提出合理优化审计建议的应有之义。通过对数据标准化、数据基础设施建设的内部审计实施和整改措施的落实,不良资产信息能迅速实现在国内不良资产交易市场及时快速的传递匹配,交易效率、推广效果也会大幅提升。而通过大数据分析、挖掘,客观独立地评价不良资产交易撮合的经济性,提升不良资产交易的咨询增值服务水平,则是绩效审计程序在大数据内部审计中的具体实施和执行。

三、完善不良资产交易大数据内部审计的切入点

随着大数据金融审计在实践运用中取得的经验和成果越来越多,大数据内部审计作为一种先进信息技术,在不良资产交易内部审计中应用前景广阔。但大数据内部审计在实际推广应用中,还存在很多问题亟待完善。

在能力提升方面,大数据内部审计要求内审人员认真学习研究审计署大数据金融审计的案例方法,积极参加审计署和内审协会组织的相關培训和研讨会,进一步提高职业技能。积极引进信息技术专家型内部审计人员,推进内部审计队伍的职业化建设。

在技术运用方面,要求内审人员进一步探索大数据技术在企业内部业务中的实践应用,探索多维度、智能化的数据分析方法,对照已有的案例方法,应用前沿的信息化技术进行大胆的尝试和探索,提高内部审计中大数据分析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在人员组织方面,大数据内部审计要求企业高层提高对审计资源投入的重视程度,建立完善适应大数据要求的审计组织模式。根据内部审计目标,结合业务数据实际情况,集中力量做好总体分析,通过关联分析、偏离度分析、拟合分析等大数据手段梳理重点事项,根据不同的重要性水平排序,分配审计计划任务,推动特定审计目标的整体分析和数据关联工作的开展。

(作者单位:北京金融资产交易所,邮政编码:100032,电子邮箱:zqxia@cfae.cn)

主要参考文献

刘江云.“去杠杆”中的不良资产风险与处置[J].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8(10)

武茗馨.大数据技术在金融行业内部审计中的应用探究[J].时代金融, 2016(11)

许超逸.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问题分析[J].山西农经, 2018(19)

许亚岚.金融风险化解之持久战[J].经济, 2018(Z2)

猜你喜欢
内部审计大数据
浅析SAP系统在石化企业内部审计中的运用
新常态下集团公司内部审计工作研究
图书馆内部控制建设的深度思考
大数据环境下基于移动客户端的传统媒体转型思路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设研究
数据+舆情:南方报业创新转型提高服务能力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