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天换日贷款资金转存为保证金去伪存真审计揭露企业套贷伎俩

2019-09-10 16:34赵波
中国内部审计 2019年1期
关键词:信用证保证金关联

赵波

案例背景

针对风险由表外逐渐转向表内的趋势,N行审时度势,组织开展表外业务专项审计。作为表外业务的履约担保,保证金具有缓释信用风险和降低资本占用的双重作用,因此,将保证金管理列为审计方案的重点。审计结果显示,部分经营行存在保证金不足、来源不合规、挪用等严重问题。

审计过程与方法

在对某二级分行法人贷款进行整体分析时发现,A支行信贷结构明显不合理,商贸类贷款占比显著高于其他支行,且商贸类不良贷款余额和占比均高居分行首位,于是,审计锁定A支行作为重点机构。样本初筛过程中,X公司贷款采用林权抵押引起了审计人员的注意。出于对林权抵押在价值评估、变现能力上的顾虑,审计人员对X公司贷款展开详细检查。抽丝剥茧、顺藤摸瓜,反复查证之下,借款企业捏造虚假合同套取贷款、挪用贷款转存保证金、放大融资杠杆、虚开信用证套利等问题逐渐浮出水面。

(一)伪造贸易合同,套取银行贷款

X公司提供了一份采购合同,供货方为Y公司,合同标的物为化肥,数量为xx吨,合同金额为xx万元。根据这份合同,A支行为X公司发放了一笔流动资金贷款,金额xx万元,期限为1年,用途为采购化肥,收款方为Y公司。X公司主营林木、苗木种植和销售,但由于经营不善,生产基本停顿,为什么还要采购大量化肥来培植苗木呢?带着这个疑问,审计人员决定从剖析X公司和Y公司的关联关系入手,鉴别贸易合同的真伪。

X公司代发工资账户开立在A支行,每月1号为员工发放工资。调阅工资账户明细,X公司每月为员工刘xx发放工资5400元,经核实身份信息,刘xx正是供货方Y公司的法人代表。延伸检查Y公司,其名义上经营肥料,但现场核实发现,Y公司实际上是一家空壳公司,既没有生产场所,也未生产经营。至此,通过内查外调,X公司指使员工伪造合同、套取银行贷款的问题完全坐实。

(二)挪用贷款资金,转存为保证金

企业虚构贸易背景的问题暴露以后,审计组立即召开紧急会议,研究部署下一步审计工作。经过分析和讨论,会议决定发扬“踏石有印,抓铁留痕”的精神,对贷款资金的流向一查到底,彻底揭开企业违规使用贷款的神秘面纱。

审计人员综合运用“顺查法”和“逆查法”,对贷款资金展开严密追踪。11月18日,A支行将贷款资金xx万元受托支付给Y公司,Y公司的收款账户是J行賬户,贷款资金流入J行。正当束手无策时,“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检查X公司的N行结算账户,又有重大发现。11月19日,该结算账户有三笔资金流入,交易对象是Y公司,三笔资金合计金额正好与贷款金额相同,而此前账户余额为零。显然,通过关联公司交易,贷款资金回流至X公司。审计人员锲而不舍,继续追踪资金走向。11月22日,X公司在A支行申请开立国内信用证,保证金比例20%。检查保证金专户,保证金金额与贷款金额相同。接着查阅转账支票,支票签名是X公司的法人代表郭xx,保证金系由X公司结算账户转入。在转账完成以后,结算账户的余额又变为零。

经过以上资金追踪,审计做出判断,X公司将贷款资金xx万元全部转存为国内信用证保证金。

(三)放大融资杠杆,虚开信用证套利

发现X公司挪用贷款转存保证金以后,审计组决定对其开立国内信用证的贸易背景作进一步核查。X公司与Z公司签订了一份购销合同,合同标的物为树苗,合同金额为xx万元,供货方为Z公司。调查发现,Z公司是A支行贷款发放前后成立的新公司,工商登记主营林木种苗的销售,法人代表为周xx。这时,审计人员脑海里浮现出一个疑问:X公司与Z公司二者是否具有某种隐秘的关联关系呢?于是,审计人员对X公司的法人代表郭xx的亲属关系展开排查,在个人征信报告中发现,郭xx的妻子是周xx,而周xx正是Z公司的法人代表。

A支行信贷调查和审查流于形式,盲目采信郭xx夫妇炮制的虚假合同,为X公司开立国内信用证,开证金额xx万元。保证金比例为20%,且全部来源于A支行所放贷款,据此推算,X公司放大融资杠杆达8倍。国内信用证开出以后,11月29日,Z公司凭借虚假的物流单据、增值税发票等资料在S银行B支行申请议付。S银行B支行根据受益人Z公司的要求,向Z公司给付了合同对价。审计继续深入追查,郭xx是当地xx小额贷款公司的股东,私下长期从事民间借贷业务,开证所套资金用于发放高利贷牟取暴利。

S银行B支行先期给付Z公司资金以后,随即向N行A支行提出了委托收款的要求。A支行发现X公司的对公结算账户根本没有余额,多次联系X公司要求兑付到期信用证,郭xx及财务负责人却都处于失联状态。A支行只能按照信用证的约定,垫付资金偿还S银行B支行。A支行管理不严终酿苦果,处置押品后,初步估算损失达xx万元。郭xx套贷牟利的行径曝光后,普通客户、投资者以及政府、金融同业、监管部门都对N行的风险管控提出疑虑,给N行造成巨大的声誉损失。

案例启示

近年来,宏观经济持续下行,市场有效需求萎缩,行业风险愈演愈烈。在行业风险的席卷下,企业确实很难独善其身,但不能将责任完全归咎于外部不利因素,还必须清醒地看到内部管理的不足。不良企业以虚假合同接连套取贷款,虚开国内信用证,手段低劣,但银行却毫无察觉,这充分反映出基础管理工作的薄弱。回顾X公司的审计过程,有两点值得思考。

(一)识别关联关系是判断贸易背景真伪的关键

长期以来,如何判断贸易背景的真伪,一直是困扰经营行信贷管理的一个重要问题。经营行的传统做法是收集贸易合同及增值税发票,据此佐证贸易的真实性。然而,事与愿违,贷款挪用情况依然屡屡发生。究其原因,借款企业如果与关联企业互相订立虚假合同,互相对开增值税发票,则经营行的传统做法将彻底失效。因此,识别关联关系才是判断贸易背景真伪的关键。在信贷业务操作过程中,经营行应当从分析合同的要素入手,抓住各类蛛丝马迹,掌握交易双方潜在的、隐藏的各种关联关系,如亲属、员工、担保等。这些以关联关系订立的合同,通常都是企业为了迷惑银行套取贷款而虚构的假合同。经营行必须摒弃以往传统做法,从识别关联关系出发,从严审核贸易背景,从而提高识假治假能力,从源头上控制信贷风险,保障信贷资产的质量。

(二)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是突破审计瓶颈的关键

在追踪资金的过程中,贷款回流后不久,企业即申请开立20%保证金的国内信用证。审计对此提出大胆假设——企业挪用贷款资金转存保证金。围绕这个假设,审计人员对结算账户和保证金账户同时检查,并展开取证工作。查阅账户明细和转账支票,获得了保证金来自结算账户内贷款的重要证据。在发现保证金来源问题后,审计又对开立信用证的目的和动机提出质疑,并做出重要假设——企业虚开国内信用证。通过调查开证的贸易背景,发现了郭xx夫妇捏造虚假合同的事实。从这些细节可以看到,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是审计成功的关键。如果审计人员思想禁锢,既不敢发挥想象,也不敢主动求证,就会让揭示风险的机会白白溜走。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银行审计局直属分局,邮政编码:100005,电子邮箱:abc_zhaobo@sohu.com)

猜你喜欢
信用证保证金关联
信用证交易的风险防范
大力清理规范工程建设领域保证金
奇趣搭配
拼一拼
警惕出境游保证金陷阱
事先预防是防范国际贸易中信用欺诈最有效的手段
智趣
五花八门的保证金到底能保证啥
安徽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可差异化缴存
试论棋例裁决难点——无关联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