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叫“阊门饭店”的文创园

2019-09-10 06:03丁云
现代苏州 2019年17期
关键词:桃花坞庭园园子

记者 丁云

阊门。城门内外依然喧嚣热闹。从西中市转入阊门横街,整条弄堂被打理得干干净净、漂漂亮亮,就连欧式路灯与街边座椅都被添置了起来。有旅客拖着行李箱从里面进进出出,横街尽头,阊门饭店终于开门迎客了。

且听“园里”风吟

园子里,大部分建筑体都仍在陆续的“整装待发”中,唯有一家精品酒店已在一个月前开业。鱼贯出入的游客为整个园子带来了鲜活生动的气息。

在老苏州人眼里,阊门饭店既熟悉又神秘。那里旧称“大园里”,上世纪40年代末,住着王、蔡、陆、谢四户人家。今天,园子里散开的1号楼、2号楼和3号楼三栋西洋式老建筑,就曾是隶属于他们的宅子。

1号楼,地方志里称作“外五泾弄谢氏别墅”,建于1936~1938年,连同庭园占地3500平方米,建筑面积1110余平方米,是一幢砖木混合结构的西式建筑。别墅坐北朝南,南面有长廊,里面是客厅,通间落地长窗,外面有露台,前面砌石阶。屋面覆盖着绿色的琉璃瓦,室内则有客厅、书房、寝室、卫生问等,装修精致。谢氏别墅还有个单独的庭园,以草坪为主,中央栽着四株雪松,周围铺以小径,配植花木,然后围以漏窗花墙,在本已是闹中取静的阊门饭店里,更是静中取静,特别得平静安逸。

2和3号楼也是带有浓郁西洋风格的建筑体,与周围的楼群一道,散落在周围。中间另有一个中式庭园,亭台假山,曲径通幽。

老“饭店”的价值再定位

其实对于今天大部分的本地人来说,即便阊门饭店曾经有着异常丰富的历史与过往,但因为它的神秘,再看它,从视角与情感而言都是一种初次相识。这与往来的旅客别无二致。

1号楼谢宅

饭店内中式庭园

精品酒店厅堂

但那种岁月与世事经沉淀后留下的气息却很抓人,让人不由自主地着迷。从上世纪30年代末,民国富商买办们建起花园洋房开始,到历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到曾用于苏州市妇幼保健医院使用、苏州市革委会招待所专门接待国内政要等,之后改制变身社会性经营饭店,再到今天全新的“阊门饭店”,“它承载了苏州历史文化变迁的一段过程,虽然我未曾经历,却也能在里面体会到那份沉淀下来的气息,这很难得。”苏州阊门饭店管理公司总经理姜广玮说。因而,升级改造后,它仍叫“阊门饭店”,延续了原来那个有着历史记忆深度的名字。

它仍然叫“饭店”,却不止是一家“饭店”的范畴。它将立足于苏式民国风情街区、姑苏最具品质感和体验感的街区商业的总定位,主营品牌餐饮、高端文旅、精品酒店、特色商业、创意办公五大类业态,将会发展成为一个小型的、精品化的文化创意园区。

还未开业的7号楼,将是一个高端戏服的展厅和工作室。桃花坞地区当年聚集着大量苏州传统的手工技艺,也是中国戏曲服装和行头道具的重要产地,而今,会在这里一一再现舞台上、戏剧中那些工艺考究精湛、华美耀目的传统戏服。而5号楼规划为文创类孵化中心,17号楼则作为文创类办公写字楼。

历史底蕴与新经济发展的深交融

姜广玮第一次走进这座园子,未经修剪那会儿的老树们简直长得遮天蔽日,鸟儿藏在树冠里低吟浅唱,加上3栋老房子与2个庭园散落在园内。从他现在的办公室走廊往外看,是成片的桃花坞片区民居的“回”型天井屋舍,配上那些攀墙的爬山虎和居民在天台上种植的绿植花卉,那种生动的美丽让人忍不住惊叹出声。园子就深藏在桃花坞片区内,走出去,西临山塘街,南面西中市。这种先天优势,取“文创+旅游”的发展定位最好,也最合适。

整个创业园现有面积约21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6000平方米,去掉酒店餐饮等商业配套,可供发挥的空间很小。但无论交通条件或硬件环境,又都有一定的水准,“非常适合初创期的企业,或是有一定起步基础的小型文创企业。”姜广玮说。

从运作发展上看,“阊门饭店”并不想只是简单把房子出租给企业,它更关注企业的发展,希望能参与到企业的成长、发展过程中,可以同时为企业提供最基础的孵化平台,提供企业有共同需求的增值服务,比如参与帮助投融资,引导企业更好使用资源政策等,助推企业的发展。

全新的“阊门饭店”如何让自己愈发迷人而有活力,最让人期待。

猜你喜欢
桃花坞庭园园子
桃花坞木刻年画中的动物一一逼鼠蚕猫
当浮世绘遇上桃花坞
快乐的园子
树的野园子
里巷庭园
天井庭园,幻境犹深
日本庭园的物象与心境
剧本
园子匠
寻梦桃花坞一晌清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