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近年来贡井区地表水水质变化与应对措施

2019-09-10 07:22钟慧
学习与科普 2019年21期
关键词:水河环境质量断面

钟慧

摘要:本次为了调查近年来贡井区地表水水环境质量现状,收集整理了近4年来贡井区地表水监测断面水质数据,调查发现,3个监测断面水质均未达标,主要超标污染物为化学需氧量和总磷,污染物浓度基本呈现逐年降低的趋势,总体来说,贡井区水质现状较稳定并趋向好转。

关键词:贡井区;地表水;水质调查

引言

水是生命之源,是构成人类生产和生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各种新型行业应运而生,污染物的含量和种类也大大增加,加剧了环境承担压力,尤其是水环境也面临了极大的挑战,因此,掌握水环境质量现状不仅能了解污染物含量现状,也能有效应对可能出现的水环境质量危机。旭水河是流经贡井区辖区内重要的地表水资源,本文以旭水河的3个断面水质监测数据为基础,通过单因子评价方式,对氨氮、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总磷等4个主要污染物指标进行水质评价。显示旭水河水环境质量现状,为旭水河流域水环境保护、维持和治理提供科学支持和决策咨询。

1 调查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旭水河属沱江水系,是釜溪河重要的一级支流,发源于九宫山余脉,流经荣县县城、贡井区、于自流井区城区上游双河口汇入釜溪河,全长118 公里。贡井区位于旭水河下游段,境内河段长44.18公里。旭水河流经贡井区内重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区域,承担着区内旅游、蓄水、灌溉、供水的重任。可以说,旭水河是贡井区内最重要的地表水资源。

1.2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贡井区地表水水质现状,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以2015年-2018年叶家滩、长土水厂、双河口3个断面水质监测数据为依据,采用单因子评价方式,对贡井区地表水环境质量进行分析和评价,项目标准限值见表1。

2 结果与分析

2.1水质评价

贡井区地表水3个监测断面分别为叶家滩(入境断面)、长土河(控制断面)、双河口(出境断面),近年来贡井区地表水水质主要为V类,3个断面规定类别均为Ⅲ类,均未达标。水质现状较稳定,总体趋向好转,其中双河口断面水质最差,长土河水质较好。水质评价结果见表2。

2.2污染因子

贡井区地表水污染物因子主要为氨氮、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和总磷。监测分析方法分别为水质 氨氮的测定 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 HJ535-2009,水质 化学需氧量的测定 重铬酸盐法 GB11914-89,水质 化学需氧量的测定 重铬酸盐法 HJ828-2017,水质 总磷的测定 钼酸铵分光光度法 GB11893-89,水质 高锰酸盐指数的测定 GB11892-89。近年来主要污染物因子浓度变化见表3。

由表3可知,高锰酸盐指数浓度变化较小,基本处于同一浓度,其余3种污染物因子浓度基本呈现逐年降低的趋势,水质趋向好转,其中总磷变化幅度最大,较2015年相比,2018年下降了34%。总磷和化学需氧量为主要超标项目,近4年来均未达标。

3 对策与建议

根据此次调查结果来看,近年来,贡井区地表水水质较稳定,2018年地表水水质为Ⅳ类,主要超标污染物为总磷和化学需氧量,主要污染物呈现逐年降低的趋势,水质趋向好转。主要原因与农业面源污染、城镇生活源污染及旭水河、金鱼河跨界断面污染等因素有关。建议加快推进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建设,尽快形成环保效益,强化截污管巡查维护,进一步完善截污干管建设和现有城镇污水处理厂监管运维;同时加大推进各乡镇加强污水管网建设进度;加大流域沿岸农耕合理化施肥指导,减少农业源污染;强化沿岸排水企业巡查和监管,有效控制工业污染源头。各相关部门和乡镇、街道切实落实河长制要求,做好旭水河巡查管控工作,加大清漂保洁力度,共同维护水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陈星羽,颜景浩.临沂涑河河口水质调查【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7,11:28.

【2】罗 赟,2016 年绵阳市生活饮用水水质调查【J】.环境卫生学杂志,2018,8(4):325-329

【3】楊帆,甘肃省地表水水质调查与趋势研究(2011-2015年)【D】.兰州大学,2017.

【4】邓娟,陕西省不同生态类型区河流水质时空变化及其评价【D】.中国科学院大学,2017.

猜你喜欢
水河环境质量断面
论提升县域环境质量的现状及治理思路
鉴水河之歌
超大断面隧道初期支护承载力学特性及形变研究
与众不同的河水和湖泊
家乡的赧水河
茂名市开展全面攻坚劣Ⅴ类国考断面行动!
湖南蓼水河石
基于电气分区的输电断面及其自动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