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师生互动的策略

2019-09-10 07:22曹夫宽
学习与科普 2019年21期
关键词:师生互动初中数学教学策略

曹夫宽

摘要:新课程理念强调,教学是师生之间互动生成的。在此理念的指导下,教师组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活动,要打破传统一言堂的限制,将学生作为学习数学的主体,给予学生参与数学学习的机会,使其在与教师的积极互动中,获得有价值的数学知识,掌握数学学习方法,进而推动数学教学的发展。基于此,我在教学活动开展中,创设积极的学习氛围,优化微观结构,培养学生数学思维,打好师生互动前提,推动师生互动的发展。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师生互动;教学策略

新课程理念倡导在教学活动开展中实现师生之间的积极互动,以师生互动推动课堂的动态生成。所以,在组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要积极地转变其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打破传统一言堂的限制,引导学生在与教师平等的交流、探讨的过程中,真正参与课堂互动活动,提升数学学习能力。为了实现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我在组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时候,一般会对以下策略进行灵活运用。

一、积极的学习氛围是师生有效互动的前提

有效的提问是实现师生积极互动的开端,其不仅可以点燃学生的探究兴趣,还可以创设出轻松自由的课堂氛围,幫助学生放下内心对数学学习的戒备,以乐观、积极的心态参与数学探究活动,进而进入思维活跃的学习氛围之中,提升数学学习效果,此时,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也就形成了。对此,我在组织初中数学教学活动的时候,会发挥课堂提问的作用,驱动师生互动。以“原(逆)命题、原(逆)定理”为例,在课堂教学活动开展之初,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其探究兴趣,我结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学生精心地设计、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我们知道小猫有四条腿,那么,是不是有四条腿的动物都是小猫呢?在已有生活认知的驱使下,学生自然会给出否定的答案。接着,我提出这样的问题:小红的qq账号是123456,那么,123456就是小红的账号吗?面对此问题,学生自然给出肯定的回答。那么,为什么这两个看似相似的问题,会有不同的答案呢?这自然会引发学生的思考。之后,我则鼓励学生调动其已有的生活经验,结合我所提及的问题,自主发现相似的问题,以此在小组中进行总结、分析,看看他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不仅可以在趣味问题的引导下,学习积极性高涨,营造出积极的学习氛围,还可以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与教师、其他学生积极互动,为在互动中扎实掌握所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优化微观结构是师生有效互动的保障

课堂结构一般分为微观结构和宏观结构这两部分。宏观结构一般指教学的整体构思,在而微观结构则涉及到教学的各个环节要如何进行、如何衔接,其直接影响着到教课堂教学质量。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要想在初中数学教学活动开展中有效地实现与学生互动,需要牢牢把握微观结构,以此保障师生的有效互动。一般情况下,我在优化教学微观结构的过程中,将学生作为数学学习的主体,立足教学内容,运用多样的手段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以情境引发学生的思考,使其自主地在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围绕问题展开讨论,并在教师的指导下,验证猜想,从而在师生合作中实现问题的有效解决,扎实掌握所学知识。以“图形的旋转”为例,我在组织课堂教学活动的时候,先利用多媒体直观地向学生展现了图形旋转的画面,以此为背景创设本节课的教学情境。在学生体验情境的过程中,我引导其认真观察,自主提出问题。在已有数学学习能力的驱使下,有的学生提出“旋转前的图形和旋转后的图形一样吗?”该问题。基于此,我以小组为形式,鼓励学生提出假设、合作探究。在其探究的过程中,我会走进小组,认真倾听他们的观点,观看他们的操作,及时地发现问题,并给予纠正,从而在与学生的互动中,帮助其顺利实施小组合作。最后,各小组提出本组的观点和验证方法,我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验证。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获得了自主探究数学的机会,其还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经历猜想、验证等,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建立对新知的感性认知,掌握数学学习方法,可谓是一举两得。

三、培养学生数学思维是师生互动的关键

师生有效互动的数学课堂的核心理念是推动学生的发展。这里的学生发展包括两层含义,一层是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一层是学学生的优质发展。互动的数学课堂,其以知识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促进其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因此,我在组织初中数学教学活动的时候,立足互动教学理念,将传统的“教什么”“怎样教”转变为学生的“学什么”“怎样学”,以此为引导,在驱使转变其传统的数学学习方式,在积极思维的过程中,扎实理解数学知识,推动数学思维的发展。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要求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的时候,解放学生的双手、解放学生的大脑,使其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发散思维。基于此,我在组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时候,结合教学所需,给予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引导其在动手的过程中学会动脑,进而在学生思维的发展下,实现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以“圆与圆的位置关系”为例,我在教学活动开展中,引导学生运用手中的教具,自主地制作两个圆,并将两个圆放在不同的位置,以此发现圆心与圆心的距离、直径的关系等,从而在动手中,学会动脑,探寻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在学生自主动手之前,我立足其数学学习实际情况,就圆与圆的几种位置关系进行直观展现,以此使学生在观察中,建立对其感性认知,同时以动手操作的方式验证其猜想法,借此在教师的辅助下,推动学生探究的发展。在此次动手探究中,我同样会走到学生的身边,对其进行操作指导,保证其操作科学,能获得准确的结论,同时就学生所出现的不同问题与其展开讨论,以此在师生互动中,为学生指明探究方向。

总之,在初中数学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要遵循新课改理念,践行互动教学理念,以多样的方式创设轻松自由的学习氛围,打好师生有效互动前提;优化微观教学的微观结构,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保障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在数学操作与探究中,提升师生互动水平,进而以师生之间的互动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建构出有效的数学课堂。

参考文献:

[1]段碧.浅谈师生互动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实现[J].课程教育研究,2017(34):122.

[2]蒋雪兰.实现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策略研究[J].教育观察(下半月),2017,6(07):119-120

猜你喜欢
师生互动初中数学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新媒体技术在“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试论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师生互动
论如何打造高效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