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头施工对跳车现象的控制

2019-09-10 00:41曹荣华
E动时尚·科学工程技术 2019年19期
关键词:桥头跳车防治措施

曹荣华

摘 要:国家对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然而对桥头跳车这一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却没有完全有效的解决办法。本文章主要对桥头跳车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及对防治措施进行阐述。

关键词:桥头跳车;原因;防治措施

引言

所谓的桥头跳车是指车辆在经过桥头处时,由于该区域产生了差异沉降而产生的车辆跳跃、颠簸的现象,这种现象会随着使用时间的加长变得更加明显。

桥头跳车一方面会影响行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另一方面容易对行驶的车辆造成损坏,同时对桥梁及桥头引道产生较大的集中荷载,对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产生不利的影响。

桥头跳车现象无法完全消除,最常用的是在施工过程中采取合理的方法手段来进行控制,把差异沉降降到最小。本文章根据所分析的原因,有针对性的提出防治方法。

1 桥头跳车产生的原因分析

产生该现象的根本原因是桥梁与桥头引道连接处发生了的不均匀沉降,产生这个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1.1 路堤路基发生了自然沉降

桥梁多建设在地下水位较高及地基松软的山区沟壑中,该处地基土一般具有的含水率高、孔隙比大、压缩性强的特点,若经过长时间的反复使用,使得空隙變小地基土压缩产生沉降。

1.2 机械选用不当

在材料回填的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机械选用不当、施工操作不规范或赶工期缩短机械压实时间及碾压编数,使得路面的压实度没有达到设计规定的数值,经过外部荷载反复的冲击使得回填料产生压缩,体积变小,从而产生跳车现象。

1.3 作业面不足

对于隐蔽部位或者接近桥台背等部位,施工机械难以展开施工,采用人工夯实,夯实效果不理想,未达到要求,再经过长时间使用,回填料的空隙变小,产生压缩沉降。

1.4 路面排水系统缺陷造成渗水引起水土流失

由于路面排水不流畅、不彻底,使得积水沿台背流入回填土中,软化地基土,若浸水过多,则会引起水土流失,导致填土不足引起路基沉降。

1.5 伸缩缝损坏加剧跳车现象

伸缩缝由于安装不平整产生错位,在使用车辆行驶过程中,不断对伸缩缝及两侧的钢纤维混凝土路面产生破坏,造成伸缩缝产生移位和沉降、钢纤维混凝土破碎,一定程度上使跳车现象更加严重,同时对桥头产生更加严重的破坏。

1.6 施工方法及选用材料不当

施工队伍未按规范要求进行施工,操作不规范,加快了回填土的填筑速度,未分层填筑、分层碾压压实,或者压路机进行碾压的次数没有达到规范设计所要求的压实度。为节约成本而偷工减料或使用不合格的回填材料等,在一定程度上都会影响差异沉降的产生。

1.7 行驶车辆超重或者车流量过大

车辆超重及车流量过大增大了结构的上部荷载,实际使用荷载远远大于设计值使用荷载,超出了结构的承受能力,这种情况下更容易使路基发生沉降,大大缩短了建筑物的使用年限,从而使得跳车现象明显。

1.8 桥面铺装的厚度与设计要求的厚度偏差较大

桥面铺装厚度与设计要求不符,当上部集中荷载较大时,由于桥面承载力不足使得桥面路面产生裂痕或凹坑,经过车辆反复的破坏加快了沉降速度。

1.9 桥台使用橡胶支座回弹性不足

橡胶支座随着使用时间的加长,产生老化,回弹性变差,造成桥台产生沉降。

2 根据上述的原因提出以下几点防治措施

2.1 地基土的处理

勘察单位对工程所在位置进行详细的勘察,对不良地基层进行明确的说明,并请设计单位综合考虑各种情况做出合理准确的设计。

若不良地基层厚度较小,可进行挖除换填(换填料应使用粗颗粒质地硬的材料),再进行夯实;若不良地层厚度较大且挖除困难可以采取水泥搅拌桩、粉喷桩或者插打塑料排水板并联合堆载预压(在软土层上面铺垫一层砂垫层,并设置排水盲沟用于排水)的方法并适当延长预压时间排出软土地基中的水分使其达到软基加固的目的。对于一般的地基土,应清除范围内的杂草、树木、淤泥土、较大块石土颗粒,并重新进行夯实碾压整平,回填时应分层填土、分层碾压,采用三钢轮及双钢轮振动压路机进行压实,保证碾压编数不小于规范要求,压实度达到设计要求,机械难以到达的地方采用夯实锤结合人工施工,保证该区域的压实度。

2.2 回填料的选择及回填施工

回填料应选用内摩擦角较大、透水性好且易于压缩的材料,桥背桥台的回填材料大多使用流态粉煤灰混合料。在回填施工中要分层次填筑,分层次夯实碾压且同一水平面使同种规格的材料,保证承载力均匀。应避免在下雨天进行施工,防止材料浸水影响压实效果。

2.3 排水、防水措施

桥背回填后,应设置防水土工布或者设置倒滤层防止水土流失。

路面设置成中间高两边低的形式在保证行车安全的情况下适当增大路面坡提高排水效率,路面两侧设置沥青拦水带,路面积水通过急流槽排到边沟中,在桥台背顶面铺设防水层,路基两侧铺设防水土工布,避免积水渗透到地基土及回填土中,软化填土。

2.4 设置桥头搭板

在桥头设置桥头搭板可以有效地减缓桥头跳车现象,使刚柔过度产生差异沉降变形降至最低,搭板接近桥台的一侧一般搁置在桥台牛腿上,上面铺沥青油面。

2.5 保证桥面路面铺装厚度均匀

桥面铺装防水砼时,检查所用砼的坍落度,充分振捣,控制好铺装的厚度。当桥面具有一定坡度时,为避免混凝土的自重产生下滑,引起下部铺装厚度大,上部铺装厚度小的问题,在不影响混凝土振捣的前提下适当降低砼的坍落度,缩短混凝土的终凝时间,避免油面施工的厚度与设计要求的厚度产生较大偏差。

2.6 伸缩缝

将靠尺水平放在开槽上部,伸缩缝位置贴近靠尺,保证伸缩缝与桥面在同一水平面上,且安装牢固,浇筑伸缩缝采用钢纤维混凝土,及时充分振捣并进行洒水养护,保证其强度。

2.7 桥梁设置限高杆禁止超高、超重车辆上桥。

2.8 桥梁支座采用钢支座或者回弹性好的橡胶支座。

参考文献

[1]高等级公路桥头桥车的成因分析与治理措施.魏会韬 范红侠.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

猜你喜欢
桥头跳车防治措施
公路桥头沉降控制技术研究与分析
公路桥头跳车的成因分析与防治措施
刍议桥头跳车的病害处治方法及技术
公路桥头跳车产生原因及处理措施
从桥头跳车谈路桥设计构思的一体化
浅析建筑地基不均匀沉降问题的防治措施
水产养殖中病害的防治措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