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三年级语文阅读有效性初探

2019-09-10 02:14赵国生
新教育论坛 2019年18期
关键词:三年级农村小学阅读能力

赵国生

摘要:近年来,随着新课程理念不断实施,小学教育更加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语文阅读是以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为目标,需长期的学习与不断的积累,同时学生需熟练掌握学习方法,再经过不断联系,最终实现学会阅读的目的。本文首先对农村小学三年级语文阅读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强调阅读教学原则,与实际的教学经验相结合,从而提出阅读有效性的增强措施,实现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能力;农村小学;三年级;有效性

前言

相比于小学低年级,三年级语文经验丰富的语文词汇量,学生能够自主阅读部分简短文章。教师在教学时,在书本教材基础上,还可选择故事类、科普类、语言类等课外书籍,使得课堂内容更佳丰富,氛围更佳良好,学生的学识不断增长。但是,对于农村小学而言,受到教学资源、教学经费、学阅读特质等多方面影响,在阅读教学中学校投入不足,学生也缺乏阅读热情与激情,这几使得小学语文阅读无法有效且持续开展。因此,解决农村小学三年级在语文阅读学习中出现的问题,有效的提高阅读能力,促进班级的阅读能力的提升速度加快。

一、农村小学语文阅读学习中存在问题

受到教学资源与经济条件的局限,农村小学生在阅读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存在血多问题,分析其问题所在,以便针对性实施措施,对症下药,确保学生阅读素质全面提高。

(一)家长不足够重视,学生学习环境缺乏

农村地区的许多家长具有较低的文化水平,尽管对学生学习成绩足够重视,但在教学辅导方面无法给予。阅读属于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未得到家长重视,在传统观念中,衡量学生的学习状况标尺为考试成绩。在学生考试中并未直接考察学生也读能力,使得家长对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不够重视。父母是孩子第一任教师,家庭是孩子第一所学校,若家长不足够重视语文阅读,那么学生将缺乏学习环境,无法提高阅读能力。同时,随着城镇化不断发展,很多农村青壮年选择外出务工,增加了农村地区的留守儿童数量,此部分学生未得到有效管束,时有发生辍学、逃课问题,无法保证高质量开展语文阅读教学。

(二)教学条件有限,课外书籍较少

相比于乡镇或城市小学,农村小学在教学条件中受到限制,有的学校甚至在基本教学设备中较不完善,更别提课外阅读与专业化阅读室。在此状况下,学生所使用的课外阅读材料仅仅为语文教材课文,无法使学生阅读需求与求知欲望得以满足,不利于学生视野的拓展。此外,通过学习语文阅读有助于词汇量的丰富,在语文的写作方面与语文表达方面积累较多素材。农村学生由于缺乏阅读流量,使得与城市学生今后竞争中输在起跑线上。

(三)教学方法较为落后,阅读热情缺乏

农村小学的语文教学受到教学条件、师资力量等多种因素影响,并未彻底将应试教育摆脱,教师教学活动均以考试为中心。为了促进学生应试能力提高,部分教师扔采用传统教学方法,使得课堂气氛较为沉闷,与小学生活泼天性不相符,压制学生的能动性与创造性。在此教学方法下,学生缺乏时间与兴趣开展语文阅读。

二、农村小学的语文阅读基本原则

(一)合理性原则

农村小学的课外书籍选择性不多,且无法由主观意识出发,对课外书籍进行选择。教师应当根据学习需求与学生兴趣爱好,帮助学生挑选课外书籍,使学生阅读兴趣真正激发,并促进阅读有效性提高。

(二)有效性原则

由于农村小学生能够接触的课外阅读材料较少,如何促进阅读有效性提高成为教师关注的重点。只有将每本课外书籍充分利用,才能够读有所获,在有限资源下,实现也读效率最大程度提高。首先,教师应当指导学生阅读方法,从书籍中收集有用信息。如学生听课摘抄自认为优美的句子,在写作文中加以应用。随后,教师应当将传统教学观念转变,使学生自由也都时间更加充分。在学生的阅读期间,在书籍内容影响下,代入感较强,学生能够身临其境,最终促进个性化思维发展。

三、农村小学三年级语文阅读有效性提高措施

结合农村小学阅读教学现状,以合理性与有效性为原则,以学生阅读兴趣提高为前提,不断积累课外阅读,从而丰富阅读经验,促进语文素养提高。

(一)营造课堂氛围,激发阅读兴趣

传统的教学教学以“任务型”为教学重点,侧重于学生完成任务的整个过程,往往忽略了学生学习兴趣与课堂学习氛围,因此课堂教学中应当改变传统的模式,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新型模式开展。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中,由于学生年龄较小,更容易对枯燥的课堂内容失去关注。因此教师应当使教学模式更加丰富,为学生提供充足的锻炼自我的机会,使学生充分发挥主体地位,以独立自主学习与探索学习为主,在自我学习中发掘学习的乐趣,产生兴趣,最终促进阅读能力的提高。如此一来整个教学过程中,课堂气氛良好,课堂和谐,教师与学生平等和谐的相处。比如:鼓励学生演讲,谈一谈对某个故事的读后感。

(二)推荐读物,指导学生进行阅读

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选择课外读物对学生提高语文素养具有重要作用。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无法挑选合适读物,这就要求了教师需根据当前教材与学生实际,针对性推荐学生选择陶冶情操、阅读兴趣提高、开阔视野的书籍。教师还可以开展与有关课外读物演讲比赛,使学生将课外读物阅读中学到的故事与道理讲给其他学生,督促课外阅读有效开展。此外,教师在推荐课外读物给学生时还应当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指导阅读方法是十分必要的,有助于学生发现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如心得笔记、记录名句等,学生在阅读活动开展时采用科学阅读方法,使得阅读效果更加良好。

(三)取得家长配合,与学校联动,促进学生阅读

在学生阅读教学中,家长扮演重要角色,因此教师需积极与家长交流和沟通,将假装传统唯分数论观念改变,使家长更好的监督与辅助教学,为学生应道良好的语文阅读环境。如:家长通过与学生交流,掌握学生喜欢书籍,为学生准备课外书籍,提供开展语文阅读的支持。

(四)指导段落阅读,促进阅读教学有效性全面提高

小学三年级阅读强调语文阅读的段落阅读,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需重视引导学生深入阅读文章自然段,所以理解段咯为主要内容,寻找段落的逻辑性顺序与句子间关系,是学生大胆想象、创新与拓展。

在阅读文章段落时可分为深度读与初读,在初读时直达学生了解段落大意,读准音准,使其具有抑扬顿挫的语速;在深度时,教师指导学生全面了解段落表达思想与主要内容,从而熟读成诵。在段落阅读完成以后,指导学生表述段落思想感情,转化为个性语言,促进阅读成效全面提高。

四、结论

我国各地区之间存在教学条件、经济水平等差异,这就是的农村小学与城市小学相比,在阅读教学中存在差距,地方政府应当加大农村小学财政投入,同时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将教学观念转变,运用靈活教学手段,促进阅读有效性提高。

参考文献:

[1]马焕银.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7,(3):70.

[2]叶红.腹有诗书气自华——农村小学语文高段课外阅读能力培养有效性的实践研究[J].科学咨询,2017,(42): 41-42.

[3]覃晓.农村中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堂提问有效性探究[J].课外语文(上),2017,(2):94.

(广西百色市那坡县城厢镇那赖村完小 广西百色 533900)

猜你喜欢
三年级农村小学阅读能力
三年级足球脚内侧踢球教学设计
对译林版小学英语三年级Fun time板块教学的思考
三年级英语对话课错例分析及评价作业探究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策略
试析提高二外日语阅读能力之对策
分层导学有效提高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研究
关于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农村学校构建书香校园的有效策略探研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