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2019-09-10 02:28陈明珠
学习与科普 2019年21期
关键词:课后复习初中生物实验教学

陈明珠

摘要:伴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及信息经济的迅猛发展,先进的教育手段与教学方式融合的方式也越来越多样化。微课作为新型信息化教学的产物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相比于传统的多媒体来说,微课的优势更加明显,具有新颖、灵活、便捷、高效等特征。将之运用到初中生物教学中,能够将抽象的生物知识以直观可视化的形式出来,从而降低学生对抽象生物知识的理解难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基于此,本文从笔者自身的教学实践工作经验出发,针对微课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一番个人看法的阐述,以期为一线教育工作者提供必要的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初中生物;微课;导入设计;实验教学;课后复习

科技的进步及信息经济的发展为教育教学活动的改进和更新提供了可能。以微课为代表的先进信息技术因其自身特有的优势被广泛应用于教学活动中,受到了广大师生的青睐和认可。具体来说,微课是一种微型授课视频,以多媒体为载体,将教学内容渗透其中,具有短小精悍、生动灵活等特征。将之与初中生物教学融合起来,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生物教学的效果。为此,作为初中生物教师,我们应积极探究微课的有效运用策略,为枯燥的生物教学注入无限生机,使之呈现出崭新的面貌和风采。

一、运用微课进行导入设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流程和环节。“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新颖、引人入胜的课堂导入能够吸引学生的快速注意力,使其从课间活动的嘈杂环境和兴奋状态中回味过来,以积极的状态投身于课堂教学中。而微课的运用则能很好地达到这一目的。为此,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应巧妙借助微课进行课堂的导入设计,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为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打好基础。

例如,以“健康及其条件”这部分内容为例,在课堂伊始环节,为了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我利用微课为学生展示了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健康十条标准,从身体、精神面貌及处事应变能力等方面,阐述了健康的标准,如对身高、体重的要求,对人站立时头、肩、臂位置的协调等方面的要求,以及对眼睛、牙齿、头发、肌肉等身体具体部位提出了要求。学生都聚精会神地观看着,并将各项指标与自身的实际情况相对照,看自己是否符合健康的标准。我也趁机围绕“健康”这一话题与学生互动,让学生谈谈对于自己健康的看法和观点,并顺势引入教学内容,开始了本节课的教学活动。如此,通过运用微课引入新课知识,将学生的目光成功吸引到了课堂中来,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为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打好了基础。

又如,以“动物运动的方式”这部分内容为例,在课堂伊始环节,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我利用微课为学生播放了一段视频,视频展示了各种不同的动物,有在水里游弋的鱼群,有在天空中飞翔的海鸥,又在水中扑腾着的企鹅,还有奔跑的麋鹿,追逐的狮子、猎豹等等,生动的画面极大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我也趁机引导学生从中观察不同种类动物的运动方式,并顺势引入相关教学内容,开始了本节课的教学活动。如此,便将学生的注意力成功吸引到了课堂中来,增添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灵活性,使课堂教学得以顺利、有序地进展下去。

二、运用微课做好实验教学,增强学生直观认识

初中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本内容的学科,生动、直观的实验能够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直观认识,加深学生对实验现象、过程的了解和认识。然而受课堂教学时间及实验器材、场地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和限制,教师不可能在每堂课上都演示实验,这就给学生的理解带来了难题。而微课此时有了用武之地。教师可以将实验的具体操作过程制作成微课,在课堂上播放给学生观看,从而增强学生对生物实验的直观认识,提高生物教学的有效性。

例如,以“种子萌发形成幼苗”这部分内容为例,在探究种子萌发所需的外部条件时,教师可以以实验的形式让学生对种子萌发的过程有深入的了解和认识。然而实验的时间跨度较大,在课堂上不便设计演示实验。为了加强学生对实验过程的认识,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实验微课,利用微课将种子萌发所需的三种条件通过对比的形式展示出来,如有适量水分及缺乏水分的种子,有充足空气及缺乏空气的种子,有适宜温度及缺乏适宜温度的种子,利用微课为学生展示三种对比实验的过程和结果,使学生对种子萌发所需的外部条件有直观、深刻的了解和认识。如此,通过运用微课进行实验教学,增强了学生对实验现象、结果的认识,提高了学生的认知水平,促进了生物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例如,以“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这部分内容为例,本课介绍了动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和特征。鉴于大部分细胞较为微小,很难用肉眼观察到,教师可以利用显微镜向学生展示细胞的各部分形态和特征。为了使学生对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有深入的了解和认识,教师可以利用微课为学生展示显微镜的基本结构,使用显微镜的具体操作流程,比如如何安放显微镜、对光、放置玻片标本以及如何观察、收放显微镜等具体流程直观的展示出来,使学生对显微镜的具体操作方法有基本的了解和认识。之后,又利用微课为学生展示了如何用显微镜观察人和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即如何用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滴管等相关实验器材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結构及其他动物细胞的结构,将实验的过程和步骤详细地展示了出来,弥补了传统实验清晰度低、学生观察视角小等不足,改善了实验教学效果。如此,通过运用微课为学生展示生物实验,增强了实验展示的直观性、清晰度,提升了实验教学效果,增强了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使生物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得到了有效改进和提升。

三、运用微课进行课后复习,提高学生复习效果

课后复习是巩固课堂所学知识、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重要环节。这一环节往往也是令教师比较头疼的环节。因而复习面临一个透彻讲解的问题,即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再次对所学知识进行详细的讲解。然而复习的时间紧,任务重,教师很难有足够的时间、精力讲解所学知识。而微课的运用则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初中生物教师可以将复习的内容制作成微课,在复习时通过播放微课再给予适当的现场讲解即可,从而提高学生的复习效果,帮助学生更好地巩固所学知识。

例如,以“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这部分内容为例,完成相关理论知识的讲解活动后,我给学生制作了关于本课知识的微课,让学生借助微课完成对本课知识的复习工作。在微课中,将本课涉及的主要内容即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取食行为、领域行为、攻击行为、防御行为等相关的内容呈现出来,并结合相关的资料和事例,让学生深刻认识动物的这些行为,将课本中枯燥的知识以生动、直观的形式演示出来,从而起到加深学生印象的目的。又如,以“生物的生殖和发育”这部分内容为例,完成本章节知识的讲解活动后,我同样将本章所包括的几个小节的知识制作成微课,将每小节的主要内容呈现了出来,如男、女生殖系统的组成部分、各部分的功能,昆虫生殖和发育的主要类型及其特点等,并配备具体的案例和详细的讲解,使学生通过观看便能回忆起所学知识,从而达到牢固掌握的目的。如此,通过运用微课指导学生进行课后复习,优化了学生的复习过程和体验,提高了学生的复习效率,使生物教学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微课与生物教学的融合,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能促进学生深层次地了解生物知识,在优化教学效果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作为初中生物教师,我们应积极探究生物的有效运用策略,摆脱以往单一、固化教学模式的束缚,为枯燥的生物教学注入无限生机,为提高生物教学的有效性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参考文献:

[1]刘虹.巧用微课,让学生爱上生物——谈谈微课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上),2014

[2]欧阳芬.信息技术环境下微课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7

[3]钱丹香.初中生物学经典实验的探索与实践[J].江苏教育研究,2016

猜你喜欢
课后复习初中生物实验教学
关于小学数学课后复习工作的实践探究
基于科学探究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探索
网络与云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谈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初探
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合作能力培养初探
参与式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新课程理念下生物课堂教学艺术的“变”与“通”
初中生物学案编写的一些心得
七步教学法教学效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