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创新教育理念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实效性提升策略

2019-09-10 02:28成晓军
学习与科普 2019年21期
关键词:物理实验教学提升策略实效性

成晓军

摘要:初中物理是学生初步接触物理的阶段,在初中物理学习中,由于学生尚未建立一定的物理知识体系,应用物理实验进行物理教学十分重要,能够有效的帮助初中生建立对物理的初步了解,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全面的理解抽象的物理知识。在这样的教学背景下,本文通过分析创新型教育理念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重要性,对其实效性的提升进行探究。

关键词:创新教育理念;初中物理;物理实验教学;实效性;提升策略

物理实验在实际的物理教学过程中占有十分大的比重,根据初中物理教学大纲要求,学生应当熟练掌握必要的实验操作及相应的注意事项。在对学生物理学习的可持续化发展方面来说,初中学生没有建立基础的物理知识体系,物理实验能够帮助学生对抽象的物理概念建立更加直观全面的理解,从而能够帮助学生认识物理、更好的学习物理。在这样的教学需求下,对物理实验进行教学改革,使之更适应新课改要求下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理念,提升其教学的实际效率,十分重要。

1创新教育理念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1.1初中物理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在初中物理教学课堂中,由于学生缺乏对物理知识的基础理解,尚未建立一个良好的物理知识体系网络结构,学生对抽象的物理概念难以理解,给实际的课堂教学带来较大的难度。因而,在物理抽象概念教学中加入物理实验教学,便于学生理解、记忆和学习物理抽象知识的同时,保证授课质量和课程效率。故在新课改要求下,物理实验教学在实际的物理教学中占有很大的权重。

1.2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应用创新性教育理念

传统的物理实验教学往往是“黑板实验教学”或“教师演示实验教学”,对于缺乏基础物理知识体系的初中生而言,枯燥乏味且不易理解。学生缺乏实际的动手操作,对物理实验学习没有建立基本的概念,其中的难点和易错点也很容易忽视。故在新课改要求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着力于应用创新性教育理念,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切实演示物理实验。通过物理实验来提升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从而保证学生物理学习的可持续化发展。

2创新性教育理念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实际应用策略

2.1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从创新性的角度切入实验进行讲解教学

在实际的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应用创新性教学理念,以创新有趣的切入点切入物理实验进行物理实验教学,旨在提高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兴趣,保证其新鲜感。例如,教师在进行“浮力”有关知识的教学讲解之前,可以通过一个小故事来切入教学。教师可以向同学们讲述“死海”的故事,即在“死海”中,不會游泳的人也能够浮在水面上,甚至可以自由的看书看报。通过“死海”的小故事,引起同学们的听课兴趣,接着话锋一转,提出问题“为何人在死海中沉不下去”,引发学生思考和讨论,顺水推舟进行浮力相关知识的教学,开始课本中要求掌握的浮力实验教学。

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应用这种模式切入教学,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于接下来的物理实验学习中。并且能够培养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从物理的角度看待问题,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从而保证学生物理学习的可持续化进行。

2.2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应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增加课堂创新性讨论

合理的安排实验教学有助于提升学生找出问题的水平,并能够一定范围的提高学生物理学习的劲头。为了活跃课堂气氛,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合适的课题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有针对性的提出问题。比如在“声音的传播”这一课题中,教师可以通过在固态、气态、液态三种不同物理状态下,实验声音传播的速度,总结实验结论,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在实际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课堂氛围较为严肃,不便于学生自主讨论和提出问题,然而过于活跃的课堂氛围也不利于教师进行课堂教学,因而应用小组合作教学的教学模式,来平衡课堂氛围。

在小组合作教学中,教师不仅需要遵循物理实验教学大纲授课,还要按照学生的学习特性以及性情差异等进行小组成员上的划分。这种新兴的教学模式,增加了学生对物理实验学习的乐趣,也能够有效提升物理实验教学的教学质量。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学生往往由于胆怯而不敢提出问题,而在小组交流中,同学之间相互熟悉,学习氛围较为轻松,能够积极的提出自己在物理实验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而学生相互解答问题的过程中也巩固了自身积累的物理实验知识。

2.3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使用微课教学手段进行创新性物理实验教学

在实际初中物理实验授课中,可能存在例如学生课堂不注意听讲,导致错过了重要实验观察的时间、学生与老师距离过远,导致不能很好的观察到实验操作过程、教师演示操作过程不佳给学生带来负面影响等客观因素,导致课堂实验演示效果不佳,学生无法学习到正确的物理实验操作手段。且大多数课堂演示只进行一次,不能给同学们带来深刻的印象,导致同学们对概念的理解不清楚。故在初中物理中应用微课进行实验教学,不仅能够减缓操作速度、放大重要实验细节还可以重复播放实验重要细节,给学生带来深刻的印象,这些优势对上课不注意听讲的同学有很大的帮助。

在物理实验的操作过程中,不同学生存在的问题也不尽相同,然而由于教师不能时刻监督每个同学的实验操作过程,经常会导致教师讲解不清楚、学生理解不清楚、学生操作不正确、学生不知道观察预期结果等问题,导致课堂效率低下等问题。利用微课进行课堂前的讲解,使同学们预先清楚实验观察到的内容,当同学出现与预期不符合的情况时,就可以向教师寻求帮助,教师再进行实时讲解。这样就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出现的问题,也避免了由于沟通造成的课堂问题。而且利用微课还可以以问题驱动、小组讨论的形式激发同学们进一步思考问题,帮助锻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也有助于解决学生实际操作中出现的问题,提升课堂效率。

3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其创新性教育理念

初中阶段是学生学习意识和各方面素质的养成阶段,教师科学的引导对学生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故教师的能力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必须注重自身能力水平的提高,不停学习、积极进步,努力提升自身知识水平和教学文化素养,结合当前教育环境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教学。且教师自身对创新性教育理念的良好了解,能够保证创新性教育理念真正应用于实际的物理实验教学中。相关教育机构应该对中学教师组织相关的职业培训,定期邀请教育专业人士开展讲座学习。让教师在教书育人的同时,不断提升自身水平,紧跟教育体制的改革制度,转变传统的应试型教学方针,应用创新性教育理念教学,在保证学生成绩的同时,为社会培养适应时代的创新型人才。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在整体物理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而在实际的物理实验教学中应用创新教育理念,对课堂教学质量及学生课后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满足新课改要求,保证学生物理学习的可持续化,教师应当应用创新教育理念进行实验教学,从而保证教学质量和教育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陈春英.在感知体验中促进概念理解——以“浮力”实验教学为例[J].物理学教学,2017(7).03-04.

[2]曾名亮.以微课驱力初中物理实验教学[J].初中教学,2017(11).33-34.

[3]王以梅.例谈在初中物理学实验中建构核心概念[J].物理学教学,2016(1).22-23.

猜你喜欢
物理实验教学提升策略实效性
“主讲主问主评”工作法:提升党课教育吸引力实效性
利用微视频提高小学美术教学实效性的实践与研究
精梳巧练 理性分析——提升小学数学复习课实效性的教学策略
数字化实验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师幼互动的文献综述
优化作业设计 提升数学教学的实效性
公司信息化管理与经济效益提升研究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策略研究
利用物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