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英语教学促进学生兴趣的方法

2019-09-10 02:28储娟
学习与科普 2019年21期
关键词:小学生英语

储娟

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和保持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应该把握良机,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渲染英语课堂气氛,使学生怀着轻松愉快的心情学习,积极思维,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教师应该充分研究教材,认真备课,在各教学环节中增加趣味性。注重"以人为本",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重视学生的个性思维,在课堂中为学生创造思考空间。建立新型师生关系,重视师生情感交流,了解学生的心理,用不同的方式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还可以开展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的英语教学活动。

关键词:小学生 英语 学习兴趣培养

引言:

教育部于2001年1月发布关于小学英语教育的政策,改变以往从初一学英语的传统,要求小学生从3年级开始学英语,并且此政策于2001年秋在农村逐步实施。针对目前小学学英语的热潮,我有所思:较早学英语的优势何在?如何平衡小学生母语学习和非母语语言学习?如何激发和促进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一、我国当前小学英语教学的现状:

1.教学环境不佳

众所周知,我国的官方语言是汉语,并且我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因此我国的方言种类也繁多。对于小学生而言,英语是新颖的事物,刚刚接触,与我们的母语体系有很大差别,书写方式也存在着很大差别。在日常生活中,小学生也没有过多的接触英语,没有一个渗透到生活中的语言环境。在学校教学中,一周2-3次的课堂教学,并不能完全给学生营造充分的语言环境,导致学生无法掌握英语知识,进而影响到英语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

2.教学方法落后单一

当前在小学生英语的教学领域,仍有一大部分教师沿用传统英语教学方法,教师“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在很多小学中仍可以看到。不仅在方法上无法跟上时代要求,在教学理念上也是非常陈旧和落后,尤其在很多农村小学,英语教师在新兴的教学方法上几乎用不上信息化教学模式,甚至一些农村小学都没有信息化教学设备,课堂教学方法非常枯燥单一。

3.教育观念不正确

英语对每一个小学生来说都是一门全新的课程,但是很多家长或教师在态度上没有正确对待,甚至有些学校只抓语文和数学学科,英语课被占用屡屡发生,家长更是觉得英语初中再去学一样可以。这些都是对小学英语教学错误的态度,这种态度被传达给小学生之后,自然会大大较低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导致小学生排斥英语这一门课程。

二、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培养的重要性

教育部颁发的英语课程标准确定的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之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我国的英语课程标准把激发学生兴趣放在首位,可见兴趣培养对于英语学习的重要性。从学生的自我意愿出发,尊重学生,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学生观,更可见兴趣对学习的重要引导作用。

无独有偶,布鲁纳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只有当学生喜欢学、要求学、愿意学的前提下,学生有迫切的学习愿望时,才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有了兴趣,就像拥有了一把开启知识宝库的钥匙;有了兴趣,就能产生无穷无尽的学习动力。相反,如果没有兴趣,学习就犹如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因此可见,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是英语教学顺利有效进行的前提和基础。

三、小学英语教学中促进学生兴趣的方法

1.从新型师生观出发,建立良好的教学氛围

新型师生观的特征是尊师爱生、民主平等、教学相长、心里相容。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學中热爱尊重学生,公平对待学生,先让学生喜欢英语教师这个人,进而对英语学习产生兴趣;了解和研究学生,教师通过观察、谈话,全面了解学生的对英语学习的态度和接受程度,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和学习兴趣。

2.从新型学生观出发,建立良好的学习氛围

新课程倡导的新型学生观提出学生是发展的人,要求把学生看成是发展的人。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并且是处在发展过程的人。教师需要循序渐进,不要急于求成,坚信每个学生都是可以积极成长的,是有培养前途的,是追求进步和完善的,是能学好英语的,是可以获得成功的,因而对教育好每一个学生应充满信心。

3.从学生出发,课堂上积极创设英语情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英语作为一门工具性语言,在小学阶段,主要还是以听说为主,是一门基础交际学科,要求学生能在内容和情感上共同交流。而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是英语教学的原则之一。因此,教师运用直观的教具或者生动的多媒体创设情景,营造氛围,更有助于学生身临其境。

4.再从学生出发,优化教学内容和形式

在我的教学体验中,我发现,学生普遍是想学到知识的,即便是自己不那么感兴趣的学科。而学生喜欢教师的主要原因是教师的课堂生动有趣、趣味无限,自己听课有收获。因此,教师应该悉心钻研教材,在对学生已学的和要学的内容做到了然于胸,掌握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大胆地超越教材,尽可能地把新知识的语言材料融入到更多听说读的情景中去,生动灵活的呈现新知。

5.实事求是,因材施教地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古人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想学习好,必须学会学习的方法,具备学习的能力。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对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非常重要的。学习方法得当,学习事半功倍,学生会越学越爱学,信心会越来越强。

6.借助多媒体等有效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

对于小学生来说,英语作为一门全新的学科,学习起来的确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如果教师不采用有趣的教学方式来组织教学活动,就可能让学生在困难面前表现出退缩的状态。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多媒体以及实物教学等形式可以更好的引导学生进入一种更加投入的学习状态中,从而有效提高他们的兴趣,也提高了他们学习的成效。

7.教学活动展开多种多样,各个击破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教学方法。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可以在单词课上设计出不同形式、多种多样的游戏环节,寓单词教学于游戏,让单词贯穿游戏始终,比较经典有“抢板凳”。传统的“抢板凳”游戏都是喊口令“1、2、3”,在单词游戏中,教师完全可以说:“当我说单词的时候大家环绕着板凳行走,当我说特定的新单词比如banana时,大家就要抢板凳啦,没抢到板凳的同学要大声的说出banana的中文意思。”这样,学生们在游戏中专心听寻banana这个单词,无形中也记住了banana的发音和意思,使学生学起来不感到枯燥、乏味,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8.其他形式的教学方法

在教授句型课、阅读课等,教师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比如教授阅读课时,教师在讲解清楚文本材料,确认学生掌握文本材料之后,可以让学生试着自己编写剧本,表演话剧等形式展现出文本材料,即深刻有意义,又多姿多彩生动形象。

总之,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存动力。教师要因时、因地、因人,创设多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情境。在小学英语的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更多的鼓励和支持,要提高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主动性,让学生逐渐在英语的熏陶之下获得更快乐的成长。

参考文献

[1]扈中平,李方,张俊洪.现代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张小燕.浅谈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策略[J].校园英语(教研版),2012(11)

[3]郑丽丽.浅谈小学英语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J].新课程(上),2011(4).

猜你喜欢
小学生英语
小学生迷惑行为鉴赏
如何成为泳池里最抢镜的小学生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玩转2017年高考英语中的“熟词僻义”
我是小学生
读英语
酷酷英语林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