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态设计在园林规划中的运用研究

2019-09-10 02:43唐正华
新教育论坛 2019年18期
关键词:园林规划运用

摘要:园林景观设计主要涵盖了城市、住宅、花园等内容,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必须要融入一定原生态环境因素,综合地域特征、持续性利用原则以及对综合性利用原则对园林景观设计与原生态环境利用方式与手段进行系统分析,做到园林景观设计以及原生态环境的平衡发展。生态规划主要是指从不同的角度入手,来促进城市的良好发展,如经济、社会以及自然等角度。如果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引进生态规划理念,不但能够充分满足园林景观设计中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需求,还能扩展园林景观的美感,在因地制宜的背景下为人们设计出的良好的景观环境,促进城市的快速发展。现阶段,我国房地产行业日渐发展,园林景观的设计在其中显得非常重要,不仅要凸显出生态、环保、低碳等生活理念,还充分体现出生态规划的作用,这样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基于此,本文对园林景观中生态规划理念的应用进行了深入分析,有利于为人们提供较为舒适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

关键词:园林规划;原生态设计;运用

1.园林景观设计与原生态环境利用现状

园林景观设计就是在园林建设过程中通过对各种自然因素以及人工要素的整合,对环境空间进行系统安排的一种满足人们审美需求的景观设计方式。园林景观设计主要涵盖了城市、住宅、花園等内容,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必须要融入一定原生态环境因素,综合地域特征、持续性利用原则以及对综合性利用原则对园林景观设计与原生态环境利用方式与手段进行系统分析,做到园林景观设计以及原生态环境的平衡发展。因此,文章主要对现阶段园林景观设计与原生态环境利用的方式与手段进行了分析。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与规划中对于原生态保护缺乏重视,在设计过程中对原生态环境产生了一定的破坏与影响,导致原生态环境中的山体、水系以及自然植被等受到了影响与破坏。例如,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对于等生态山体进行破坏,进行人工山体的重新建设等。

在园林景观设计施工过程,并没有对当地原生态环境进行系统分析,导致在建设过程中给当地的原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与影响,导致环境污染等问题的出现,严重的甚至导致生态发展不平衡,诱发各种自然灾害问题。

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以及施工作业中缺乏对原生态环境的合理利用,盲目的进行景观再造,导致各种资源浪费问题的出现,直接导致程成本造价的提高,导致各项资源、资金以及人工出现过度投资以及浪费的问题。

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与施工中缺乏对地域文化以及历史文化的重视,在建设过程中生搬硬套,导致园林景观与城市文明不统一,缺乏和谐性,直接影响了整个园林景观设计以及原生态环境出现破坏,不利于园林景观行业的长足发展。

2.园林景观设计与原生态环境利用的方式与手段

2.1基于地方状况,合理进行园林景观设计与原生态环境利用

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与原生态环境利用中为了彰显生态规划的基础性原则,做到因地制宜,通过实际调查分析,了解不同的地形、历史因素、文化特征以及地貌等因素,将生态自然环境与园林景观设计作为设计的基础原则,进而构建和谐的、稳定的生态环境系统。

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必须要不同地域的综合自然景观状况以及实际特征,合理设计。避免盲目应用各种设计理念,避免过度的进草木移植等方式实现所谓的“城市美化”,要综合美学、自然景观、植物以及生态环境等进行系统融合,将人与自然进行充分融合,进而实现自然环境的保护。

2.2基于持续性原则,合理进行园林景观设计与原生态环境利用

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与原生态环境利用过程中必须要具有一定的持续发展理念,要基于环境保护、自然发展的角度进行园林景观设计,进而推动其持续发展。因此,必须要构建一个健康、稳定的生态环境系统,合理分析不同植被、树木在整个园林景观设计中的作用。要合理的应用各种新能源、通过对风能、清洁能源等进行合理应用,提升资源最大化利用,要做到各种资源的循环利用,合理应用各种持续发展的基础性原则,避免在设计中出现资源浪费、污染等问题,这样才可以强化地方生态环境的约束能力,构建一个完善的、系统的资源保护系统。

2.3综合性利用园林景观设计与原生态环境,凸显生态价值

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必须要对方面因素进行系统分析,要综合社会资源、经济条件、自然生态环境以及,审美学等因素;进而构建一个舒适、和谐的园林景观环境。必须要处理好人与城市园林景观之间的关系,要避免资源、财力以及物力等因素的过度损耗与浪费。同时,必须要合理应用自然群落因素,充分综合人类活动各项需求,要综合利用各种自然生态种植资源,合理配置各种植物种类。

2.4加强生态种植

为了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凸显生态规划理念,可以加强生态种植,具体情况如下:首先,园林景观的生态种植过程中,要尽可能选择自然可再生的植物,而且还要尊重因地制宜、适时种植的原则。选择的植物要尽量为本土植物,这类植物的适应性比较强,能够很好的发挥出生态作用,进而实现生态种植的根本目的;其次,园林景观生态种植时,不仅要体现出生物种类的多样性,还要注重景观的统一性,也就是在丛植、群植以及孤植的种植过程中,选择种类迥异的植物,将其布置成为一个可观性比较强园林景观,加强园林景观的生态效益。与此同时,在布置丛植、群植等园林景观时,要对地区条件进行适当考虑,如椰子、橡胶树以及木棉等比较适合南方气候,如果将它们种植在北方园林中,不仅成活率较低,也会对园林景观的生态平衡造成影响。而北方适合种植一些国槐、雪松、白皮松等耐寒性较强的植物,有利于实现园林景观的生态规划。

2.5强化生态环境保护

要想在园林景观中落实生态规划理念,必须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进行分析:首先,在设计园林景观时,为了避免出现环境恶化问题,应该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对当地的人文特色、地质条件以及生活质量需求等进行全面了解。之后在相关信息的前提下设置园林生态目标,从而实现园林景观生态环境的保护;其次,在进行园林景观的设计时,为了确保景观的生态平衡,一定要全面分析水质、地形、土壤等因素对园林景观的影响,选择适当的栽种方式,加强园林景观的绿化功能,从而到达生态保护目的;最后,在园林景观的设计过程中,为了实现生态环境保护目标,要对季节的变化加强重视,调整园林植物的组合形式,进而体现出不同季节中园林景观生态系统的平衡性。

3.结语

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融入生态规划理念是促进社会快速发展的重要手段,更是人们与自然亲近、融入自然的根本需求。因此,园林景观在设计时一定要对生态环境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对园林景观的设计手法进行探索,在城市中发挥出园林景观的生态作用,提升园林景观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以及社会效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融入一定的原生态环境应用效果,这也是今后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主要发展趋势。在今后的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必须要充分的综合生态环境状况对其进行系统分析,要综合实际状况对其进行系统设计,进而彰显生态环境特征,提升园林景观设计与原生态环境利用的经济效益、社会价值以及生态效益,这样才可以提升园林景观设计的整体品质,进而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徐静.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原生态环境总结[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11).

[2]庞杏丽.生态规划理念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7(2):49-50.

[3]王欢.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配置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6(1).

[4]梁梁燕.城市生态绿道在园林景观规划中的应用[J].南方农业,2017,11(12):37.

[5]陈波,包志毅.生态恢复设计在城市景观规划中的应用[J],中国园林,2003(7):44-47

[6]陈六汀,梁梅.风景园林艺术设计 [M],中国纺织出版社,2004

[7]符气浩.城市绿化的生态效益 [M],中国林业出版社,1995

[8]傅伯杰等.景观生态学原理及应用 [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作者简介:唐正华,男,1997年1月,民族:汉,四川成都人,本科在读,四川轻化工大学,研究方向:环境设计。

(四川轻化工大学 四川省自贡市 610000)

猜你喜欢
园林规划运用
景观生态学基本理论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园林景观设计中水景设计方法分析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巧用插图,注入课堂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