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提高初中生语文阅读能力

2019-09-10 12:34王翠娟
学习与科普 2019年21期
关键词:阅读能力初中生语文

王翠娟

摘要:语文涉及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它同样也是一门艺术,而初中语文作为中学必修课之一,它对学生的素质的养成、三观的塑造与道德情操的培养都具有重要意义,况且它还对学生实现高的理想具有重要的影响。而初中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养成,强调要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的多向思维,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从而培养具有创造力的学生。

关键词:语文;初中生;阅读能力

在素质教育提倡培养核心素养的视角下,笔者提出了一是要培养学生语文学习兴趣。二是引导学生明确语文学习态度,从而调动其积极性。三是作为教师能够落实好课堂,使学生积累文章阅读写作素材。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所以,第四点是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

一、培养学生语文学习兴趣

美国进步教育学派的代表人杜威则提出了“兴趣中心论”。 因此,语文教学要保证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益,必须首先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由于兴趣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所以能调动学生的兴趣,也是为他学习指明了方向。初中生要想学好语文,首先要培养对语文这个科目的兴趣,其实所有科目都是一样的,只有产生了兴趣,才能在老师讲课的时候专心听讲,下课后自主学习。第一,榜样示范,诱发兴趣。学生喜爱的语文教师和崇拜的“偶像”都可以是模仿学习的对象,善于抓住学生追星心理来引导促进学习,还有“语言大家”是学生学习的楷模。中学语文课本中有许多名人名家的经典作品,教师要善于有意识地指导学生阅读、品析、鉴赏,吸收其精华。第二,赏识尊重,激发兴趣。人的潜意识都盼望得到赏识和尊重,尤其是中学生正处在心理和生理发展变化的特殊时期,更渴望得到老师、同学及家长的赏识、尊重和信任。因此,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找准学生闪光点,要善于实施赏识教育,给予真诚鼓励。同时要充分尊重和信任学生,采取因人而异的“倾斜政策”激发学生自信心,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第三,创造条件,培养兴趣。初中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不仅仅局限于课堂,还延伸到课外生活之中。在生活中培养语文学习的兴趣,首先是引导学生多看、多想、多积累;其次是多说、多写、多表达。还要活动中培养语文学习的兴趣。

二、明确学习态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第一,别把作业当任务。语文作业相对来说,会花比较多的时间,很容易不耐烦。如果每次都这样,语文不要学好了。读语文不是流于皮毛就好,学生不要以为自己想出一个点就万事大吉,稍微逼自己想得深一点,想得多一点。这种思维方式要多锻炼,毕竟语文还是很好玩的。第二,学会自己拓展,语文是教不完的,很多东西要自己去了解,学生也不要局限于书本那点知识。比如老师自己一般会到当当网上,找那种排行榜,去了解几本书,之后去百度,找生词,然后再去百度。我之前看到本书,是乔伊斯的《尤利西斯》然后我去百度,了解了乔伊斯发现是个真人才,然后又了解到意识流,一步步知道了很多东西。第三,制定目标为第一。语文简单好学,而且学得好可以有很多用处,只要方法得当是能快速增长分数的。比如像纪晓岚那样运用文字嘲讽别人,国外马克吐温的反讽幽默,语文既可以很高深又可以很通俗,所以很有趣,学生不妨坚定信念,制定目标,每次考试就想着要考第一。可以多多观摩对比班级里语文常常高成绩的试卷,寻找客观问题。第四,阶段性自我总结。学生应该清楚自己哪里薄弱和哪里有问题,这样才方便对症下药。还有学好语文一定不要脱离现实,学生要学会从现实中去寻找语文。

三、讲好课文,使学生积累文章写作素材

教材中有很多好的阅读写作积累材料,遇到那些文言文和可以当做人物素材积累的课文,教师要会讲并且讲得十分细致,同时教师还要力求把每一首古诗讲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例如:初中语文中有一单元学生们学了两首李白赐金放还时写下的诗,《将进酒》《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教师可以课上把百家讲坛蒙曼教授讲述李白生平的视频放给我们看,在这之前教师还可尝试用自己的更为生动有趣的语言叙述一遍,仿佛人物都出现在眼前。遇上吴敬梓的《儒林外史》范进中举,教师要给学生科普高中会涉及的文学常识,落实课堂教学。比如《儒林外史》是中国第一部长篇讽刺小说,进而延伸课堂,扩展学生文学领域,自然过渡讲到中国近代重要作品中四大谴责小说,李宝嘉《官场现形记》,吴沃尧《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刘鹗《老残游记》,曾朴《孽海花》。另外,教师也可以多多推荐学生一些国外优秀文学和电影作品,从而更多的积累了优秀人物写作素材,比如司马迁,曼德拉,迪士尼,比尔盖茨……积累的素材人物能够用在超过十个作文题材里才是值得的,但同时那些偏难怪的人物也可以写,但是需要学生们去合理演译。

四、着重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密切联系实际生活,知识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学以致用。换句话说,就是让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达到学语文-做语文-会语文-用語文的目的。在当前大家倡导着减负增效,呼吁向课堂要质量、向四十五分钟要效益的大背景下,重视语文课堂教学中练习的预设、实施、反馈、矫正,提高其有效性,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教师要清醒认识当前语文课堂练习的现状,是提高练习有效性的前提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了语文课程的功用,即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同样也详细说明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内涵。笔者认为轻易否认语文知识对语文学习的指导和促进作用,容易使语文教学走向非理性主义的误区;语文教学必须让学生占有一定量的感性语言材料,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在量的积累的基础上产生质的飞跃;百炼成钢,熟能生巧,熟练的技能到了一定程度就成为一种能力。在对前三者的教与学的反复实践中,达成对后三者的培养目标。

怎样培养中学生语文阅读能力,除上述笔者介绍的几种方法。本质上还是需要培养学生广泛阅读的习惯,激发阅读的兴趣,拓宽他们阅读的范围,保证学生阅读的时间。

参考文献:

[1]陈晓丽,浅谈如何提高中学生的语文课外阅读能力[J].语文天地,2011,(6).

[2]陈勤珍,新形势下初中语文如何凸显学生的主体性[J].新课程(中学),2015(4).

[3]邓鹏武,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语文素养的培养策略[J].语文论坛,2015(8).

猜你喜欢
阅读能力初中生语文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试析提高二外日语阅读能力之对策
分层导学有效提高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浅谈如何有效地学习初中语文
探究初中生数感的培养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