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如何体现学科素养

2019-09-10 12:34小巴桑
学习与科普 2019年21期
关键词:探究能力初中化学核心素养

小巴桑

摘要:初中化学是化学知识的基础知识,初中教授学生的时间只有九年级一个学年,学生步入初三刚刚开始接触化学,对于化学知识的学习还停留在基础知识和化学的表面现象上,初中教师只需要培养学生对学习化学知识的学习方式和方法,在学习初中化学知识时能够产生兴趣,有初步的对基础化学知识产生理解就可以。教师注重的是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提升初中学生学习新学科的学习动力,培养学生的化学素养,在学习化学之初就渗透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可以很好地促进学生之后对化学的长期学习,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能够有方法有规律的去学习化学知识。

关键词:初中化学;强化观念;探究能力;培养精神;核心素养

初中化学教学的核心素养体现在学生的变化观念,实验探究能力,科学精神三方面;学生要有对化学变化的观念和意识,因为初中化学有一定的实验探究的部分,所以教师在教授初中化学知识的时候也要注意锻炼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并且要注意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学生拥有一定的科学精神能够更有兴趣的学习化学知识,因为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学习过程就是不断证实科学真理的过程,是认识科学真理的过程。学生会增加对化学的学习兴趣,这样一来,学生会一直对化学产生兴趣,从而对化学的学习保持着积极的学习态度。

一、强化学生变化观念

教师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要注意强化学生的变化观念,因为化学主要是研究自然物质中国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结构与变化规律;创造新物质的科学。化学中存在着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两种变化形式,学生要有很强的变化观念才能掌握好化学知识,对化学中物质的变化持着一种积极接受的态度,并认同它的变化。教师 在教授初中学生学习化学知识阶段主要还是培养学生对化学核心素养的构建,先从基础上让学生掌握好一个良好的化学素养学生才能更轻松更正确的去学习化学知识。

例如,教师在教授“分子和原子”这一知识内容时,教师就需要学生拥有很强的变化观念才可以更好地去了解物质结构中的分子和原子,因为分子和原子是极其微小的化学变化的元素,那么学生拥有很强的对化学变化的观念才能更加轻易的去接受化学物质的分子和原子的知识内容,分子和原子组成的不同的化学物质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转变,这也是初中学生需要掌握的化学变化反应,这样一来,学生能够理解去将化学中微观的变化,掌握好化学物质变化中的过程和相关知识。也会对分子和原子变化的观念更加强烈,当两者发生变化时学生对化学反应的敏感度也会更加强烈,学生会认为化学反应是奇妙而特殊的,其化学物质因为特性和构成要素不同,其发生的化学反应也各不相同,所以强化学生变化观念能够更好地进行理解和学习。

二、锻炼实验探究能力

教师在教授初中化学知识时要注意锻炼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初中化学中的化学知识内容比较简短,教授学生和需要学生完成的化学实验并不多,学生的实验探究的机会并不多,教师可以适当的增加给学生锻炼实验探究的机会,让学生多进行化学实验,去锻炼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这样一来,学生能够边对化学实验进行亲手的探究边进行理解学习。所谓百闻不如一见,与其不断地给学生讲解化学物质的变化原理不如让学生自己上手去研究化学中的变化,这样一来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化学变化和化学知识。也能够锻炼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学生能够明白实验的步骤和行为规范,对化学实验有初步的了解,在日后面对实验题型时能够有所准备,有所了解。

例如,教师在教授“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这一化学知识内容时,教师可以组织班级学生在实验室中进行实验,教师教授学生氧气的性质以及如何在实验室中利用器材制取氧气。实验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会对化学实验用品和装置的作用和用法有一定的了解,能所见书本上的实验容器,结合实际去学习化学知识。能够见到实体的化学药品高锰酸钾、澄清石灰水、木炭等。教師让学生进行实验室锻炼比课本上的知识描述更加直接更加具体,学生也能更加清楚的了解到氧气的制取方法和其所借助的化学工具,以及其中重要的又易于忽略的步骤。学生的知识印象更深刻,化学记忆更加持久,培养了初中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三、培养学生科学精神

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最重要的一个要求就是拥有对科学的热情,拥有科学精神。教师在化学知识教育的时候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让学生保持追求真理、追求科学的学习态度,对化学知识中的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都能够很好地掌握,并且积极去研究他们之间的不同区别。正因为初中化学与学生的生活也有着一定的联系,所以教师也可以依据生活中的事物去结合课堂化学知识去教授给学生,化学变化中有着变化和平衡思想,化学变化中物质看起来发生了转变但是在总体是统一的。

例如,教师在教授《酸和碱》这一化学内容时,生活中就存在着很多常见的酸和碱,对于初中学生来说,“酸”对学生并不陌生,调味用食醋有酸味,是因为食醋中含有醋酸;一些水果也有酸味,是因为水果中含有果酸。“碱”学生也在生活中有遇到过,但由于学生的知识性不强,在使用的时候并不能知道其中的化学成分。而教师就可以教授结合生活区教授学生认识生活中的“酸”与“碱”。并对生活中运用到的化学用品保持着科学的态度,教师在教授酸碱中和反应的时候也要秉持着科学严谨的态度,“酸”和“碱”看上去是相反的化学特性,但是有着相似的化学性质,它们掺和在一起是否能发生化学反应,就需要初中学生积极的去探究和学习。教师在课堂上不仅要提出问题假设,更重要的是通过教师在课堂上的指导去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对化学的反应和各种实验会更加专注,学生会保持着追求真理和科学的心态去学习化学。

总而言之,教师在培养学生化学教学中的核心素养方面要从强化学生对化学变化的观念、锻炼实验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科学精神三方面入手,教师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要更加注重对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和锻炼,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良好的习惯和精神状态才能长期的学习整个化学知识,去促进学生的化学整体进步。

参考文献:

[1]许彬.基于提升学科素养下的化学概念教学[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8(04)

[2]汪定用.初中化学教学回归学科素养的教学实践与思考[J].化学教与学,2013(01)

猜你喜欢
探究能力初中化学核心素养
加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绿色化学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探究
浅析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初中化学方程式的记忆技巧
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初中化学基础教学初探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