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读不厌,全赖有妙招

2019-09-10 12:34谢兰香
学习与科普 2019年21期
关键词:竞赛游戏

谢兰香

摘要:中华经典诗文是古代圣贤思想、智慧的结晶,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为了吸收民族文化精髓,让学生热爱经典,喜欢读经典,笔者通过实践、研究,总结出“老师带头诵读,进行多样诵读,组织竞赛,自编游戏,多表扬鼓励学生”这几个让学生喜欢读经典的妙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诵读经典;竞赛;游戏;表扬鼓励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指出,要使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前国家主席江泽民同志也号召大家多读经典诗文,以“陶冶情操,加强修养,丰富思想”和“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为了吸收民族文化精髓,培养学生诵读经典的兴趣尤为重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基础,是前提,是动力。只有当学生自身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那么,怎样让学生喜欢读经典呢?我通过实践、研究,总结出以下几个妙招:

一、以身作则,带头诵读

西方哲学家黑格尔有一句名言:“教师是孩子们心目中最完美的偶像。”因此老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中华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正如滚滚东逝的黄河,孕育了底蕴深厚的民族文化。源远流长的经典诗文恰似璀璨晶莹的明珠,是文化艺苑中经久不衰的瑰宝。为了让这颗明珠照亮学生的心灵,喜欢诵读经典,我带头向班里的图书角借书读。我读“四大名著”、外国名著、唐诗宋词……我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每次我看过的书,同学们都抢着借,有的同学还为没借到而闷闷不乐。从学生身上,我切身感受到了什么叫“身教重于言教”,因此班里掀起了一股讀书热潮,同学们都如饥似渴地读书。可见老师的言传身教、带头诵读、示范引领的确是开展经典诵读的一大妙招。

二、多样诵读,百读不厌

我校经典诵读的教材有《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及《小学生经典诗文选读》。这些读本,如果学生每天只读一种,且每次都齐读,时间长了,学生一定会感到枯燥乏味,产生厌烦情绪。相反,如果注重诵读内容的新颖性和形式的多样化,学生一定会饶有兴味。

我非常注重内容、形式的安排,让学生每天轮流读一本经典的部分内容,四本经典四天一个循环,且诵读形式多样化,有时教师范读,学生跟读;有时一小组领读,其他小组跟读;有时个别读、分组读、男女对读、齐读、比赛读等多种形式。“多样诵读”,激发了学生的诵读兴趣,让学生在读中感受到了祖国语言文字的形态美、意态美、节奏美和韵律美,从而亲近并热爱母语,景仰祖国悠久文化,受到情的感染,美的熏陶。由于诵读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学生都觉得新鲜,每天都高声诵读、抑扬顿挫、声情并茂。

三、组织竞赛,体验成功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他强调让每一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从而对学习充满兴趣。小学生不但贪玩,而且好胜心强,开展适当的竞赛活动,让学生在一次次竞赛中体验成功的欢乐,非常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有利于小学生获得并保持经典诵读的兴趣。因此我在班里积极开展以经典诵读为主题的讲故事、读书汇报会、诗歌朗诵比赛、背诵比赛、书法比赛、绘画比赛、手抄报设计比赛、作文比赛、“与经典同行”主题班会等生动活泼、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让诵读经典同各项活动、比赛紧密结合在一起,将诵读经典与书法、绘画、作文融为一体。丰富多彩的活动,既让学生开阔了眼界,增长了才干,又增添了经典诵读的兴趣。每次比赛都评出一、二、三等奖,给予操行分、笔或笔记本等奖励。实践证明,奖品对小学生极具诱惑,大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体验到“诵读”的喜悦,尤其让获奖的同学充满了成就感。

四、自编游戏,寓学于乐

喜欢做游戏是孩子的天性。我把学生的游戏活动和经典诵读结合起来,使学生的课间活动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我将经典诗词、成语故事、神话传说编排成课本剧、韵律操和传统游戏,让经典诵读活动成为孩子生活、游戏的一部分。例如,三人一组踢毽子念《三字经》;四人一组跳皮筋念《笠翁对韵》;五人一伙拍手对唱《百家姓》;十人一群丢手绢背诵《千字文》……这些活动形式活泼,寓学于乐,深受学生喜爱。学生课间活动时一边念着经典诗文,一边欢乐地做游戏,大大激发了学生对经典诗文的兴趣。

五、表扬、鼓励,调动兴趣

莎士比亚说:“赞赏是照在人心灵上的阳光。” 心理学研究表明,得到他人的肯定和赞赏是人的一种心理需要,这能让人心情愉悦,并对所做的事情产生更深厚的兴趣,投入更大的努力;而负面的评价只会导致人情绪低落,甚至产生抵触情绪。爱听表扬的话是人类的天性,何况这些小学生,他们更渴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和鼓励。表扬和鼓励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动力源泉。他会使学生产生一种愉快的情绪体验,增强学生信心,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保持对经典诵读的兴趣。

在教学中,我总是设法让每个处于不同水平、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表扬、鼓励。对那些经常被冷落、缺乏自信的学生,我总是努力寻找他们的闪光点,稍有进步,就大大表扬他们;对优秀生,如果能坚持诵读,并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我也会赞赏他们。记得读书交流会上,班里成绩最落后的李民同学居然能把《三国演义》中“合肥之战”这个故事详细地讲给大家听,我便大大表扬了他,还给他奖了操行分和笔记本,他高兴得手舞足蹈。我发现从那时开始,他更喜欢读经典了。实践证明,表扬、鼓励的确是一剂让学生快速进步的良药。在我的表扬、鼓励下,学生们个个自信满满,对诵读经典充满热情与乐趣,都悄悄地喜欢上了经典诗文。

皮亚杰说:“一切有成效的工作都是以某种兴趣为先决条件”。 孔子也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是的,兴趣是基础,是前提,是动力。只要讲究策略,一定能培养学生诵读经典的兴趣,从而热爱经典,喜欢诵读,在诵读中积累语言、陶冶情操、增强文化底蕴、提升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猜你喜欢
竞赛游戏
数学潜能知识竞赛
创新思维竞赛(3)
游戏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
创新思维竞赛(6)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
第八章 直接逃出游戏
第三届“小书虫杯”双语阅读竞赛揭晓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