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美工区材料投放的虚与实

2019-09-10 15:16陈卫瑛
天津教育·上 2019年9期
关键词:创作材料儿童

陈卫瑛

幼儿园美工区中诱发幼儿创作的主要因素是各种各样的材料,但是很多幼儿园美工区对于材料的布置存在盲目性、缺乏目的性;种类单一、不充足;摆放杂乱无序;更换频率低等现象,致使美工区失去应有的教育意义,形同虚设。美工区材料投放中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兴趣、能力水平等进行投放,有序摆放,定期更新。

幼儿园美工区是适合幼儿学习和创作的一个特殊学习场所,是符合国家的基本要求和标准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建议,教师要为幼儿“提供丰富的便于幼儿取放的材料、工具或物品,支持幼儿进行自主绘画、手工等艺术活动”。的确,很多美工区的活动材料琳琅满目,但是实际上幼儿取用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大多数成了摆设。看似热闹的美工区,其实只是一个缺乏教育意义和价值的空洞外壳,成为一个“虚”的美工区。

一、 幼儿园美工区材料投放的基本原則

(一)丰富材料,开启创作之旅

幼儿园美工区材料投放的基本原则就是能够激发儿童的创作热情,这就需要教师为幼儿提供丰富的美工材料,精心布置和规划区域,并对幼儿进行巧妙引导,这样才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创作的热情,让幼儿能够全身心投入自己的创作中。

教师准备美工材料的时候还要根据幼儿的需要进行准备,对于美术绘画中使用的纸张、笔、颜料等要多备点原材料,保证数量充足。此外,一些手工材料及工具橡皮泥、剪刀等材料也要有充分的准备,这样才能为儿童的创作提供基本的物质基础,让儿童的思维创造力能够充分的发挥,使他们的创作活动更加自由。儿童本身对于绘画创作都有着浓厚的兴趣,而幼儿通过对丰富多样的材料进行感官和接触,能够通过不同的思维方式对美工材料进行创作,从而创造出更加具有想象力的作品。

此外,教师在进行艺术教学时,还要注重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例如,穿上事先准备好的服装,在桌子上铺上桌布,防止儿童在操作的过程中将衣服和鞋子弄脏。这样,能够让幼儿安心地进行美工创作,即使把衣服和鞋子弄脏了,也不用受到家长和教师的批评,进而就为儿童提供了一个更加宽松自由的创作环境,有利于幼儿天马行空的想象。美工材料准备的充分让幼儿在创作中得到满足,不仅如此,材料的充分让幼儿的创作更加具有多样 性、选择性、有利于幼儿创作出更加丰富多彩的作品,从而获得一定的成就感,鼓励儿童积极的创作。

(二)注重艺术性,启发审美能力;

幼儿的美术区域材料的设置还要具有一定的艺术性,这样能够让儿童在艺术的氛围下进行创作,而且浓烈的艺术氛围对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以及创作能力有极大帮助,不仅如此,环境对于幼儿的影响也是巨大的,充满艺术性的环境往往容易激发出优秀具有创造性的人才。因此教师应该充分借助外界环境的力量,有效提升儿童的审美情趣。

幼儿的成长中不仅需要丰富多彩的物质材料做保障,还必须为其提供一个舒适开放的创作环境,这样才能让儿童充分的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因此,教师在对美工材料进行投放的过程中还要尽可能注重材料的艺术性,可以多投放一些工艺美术品,名画、木雕等这些美好的工艺品。投放时,也应该适当让幼儿提前进行了解,这样可以激发幼儿的创作灵感和创作素材。在美工区环境的创设中也要注重艺术气息的氛围营造,要让幼儿能够在美工区中看到美、摸到美、听到美、感受到美,才能创造出美。教师可以在美工区中留出一块空间专门用于陈设优秀的艺术品,创设欣赏角,让幼儿可以在欣赏中找到创作灵感,激发出创作的欲望。同时,欣赏角的材料还应根据幼儿近期的创作主题而适时更新。例如,近期幼儿对水墨画感兴趣,那么在欣赏角中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名家水墨画作品供幼儿欣赏。对于儿童创作完成的作品要对其进行认真保存,将其放置到美术区域,这是对幼儿作品的一个尊重和鼓励,也可以激励幼儿互相欣赏同伴的作品,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进行创作。此外,教师在对儿童的艺术作品可以稍作装饰后进行展示,这样不仅能够更好地呈现幼儿的作品也能够让幼儿看到自己美的作品,从而激发幼儿的进一步创作的欲望,让幼儿更加自信。

(三)适当废物利用,培养环保意识

在对幼儿美工区域材料投放的过程中还应遵循节能环保的原则,将生活中一些普通的生活物品进行再次利用,在教师的引导下鼓励儿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对这些已经使用过的产品进行二次利用,变废为宝,创造出更加具有艺术气息的作品。所以说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还要对生活中的物品进行充分观察和利用,使其能够发挥自己本身最大的价值。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身边的废旧物品,把它们制作成精美的作品,吸引幼儿的眼球,从而激发幼儿使用这些材料的兴趣。比如,雪碧饮料瓶可以做成美丽的花瓶,用来装上水养绿萝,还有就是用完的洗涤液瓶子,可以制作成精美的储物盒,装小件的物品。教师通过自己废物利用的行为去感染幼儿进行创作,当然教师要给幼儿准备大量的物品,这样才能发挥幼儿的想象力,让创意得到充分发挥。

幼儿对教师提供的材料进行自由的选择,教师对他们的选择不要干涉,但在制作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的引导,因为有的幼儿虽然有丰富的想象力,但实际制作的过程可能不能独立完成。鉴于这种现象教师可以将幼儿分成小组,并将材料分成几份,让幼儿进行小组合作,教师适当引导,这样就降低了创作的难度,同时培养幼儿相互协作,互帮互助的精神。让这些废旧的东西变成幼儿的创作道具,变废为宝让他们更有成就感。但是教师应该注意的是在材料的选择上,要以幼儿的健康为前提,要讲究物品的安全和卫生。教师要对美工区中的材料进行筛选,确保幼儿在安全健康的环境中创作。

二、美工区材料投放“虚”的问题所在

1.材料种类随意,繁简不一,缺乏针对性。有的教师未考虑幼儿现阶段能力特点,盲目将看到认为“新颖”的材料不加选择地都搬进自己的美工区。导致美工区看似热闹,实为摆设,缺乏教育意义。有的教师所投放材料不能满足幼儿完成不同作品的需要,降低了幼儿参与创作的兴趣。许多乡镇幼儿园的美工区常备的材料就是幼儿自带的一盒彩色笔和橡皮泥,分桌分篮摆放,用途单一。教师提供平行材料、作业性材料多,大多一桌幼儿每人一张底图,进行涂色活动,这样的材料只能引发幼儿被动和枯燥的操作。

2.材料摆放杂乱,不加分类,缺乏条理性。致使幼儿进区不能有效选择,大量时间花在寻找材料上。同时,美工区内分区不明确,手工、绘画等材料混在一起,导致幼儿之间互相干扰。

3.材料更新迟缓,重复呆板,缺乏新颖性。一般每学期初一次性投放所有想到的可用材料,平时只是对用完的材料进行添补。时间一长,幼儿易对所准备的材料失去兴趣,活动中或无聊摆弄材料,或频繁地更换材料,同时也造成材料的浪费。

三、美工区材料投放“实”该怎么做?

华东师范大学华爱华教授指出“游戏材料和幼儿发展之间存在一种双向关系,也就是说,材料的种类特点能刺激幼儿的行为方式,而幼儿也会根据自己的需要决定对材料的操作方式”。基于此,我们在美工区投放材料中,要充分考虑所投放的材料能刺激幼儿的创作行为,诱发幼儿通过自己的想法和意愿来进行操作学习,并且选择适当的工具和材料来進行创作,不仅如此,还可以通过对一些简单艺术画欣赏来感受艺术的文化魅力,激发幼儿的绘画兴趣。

(一)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及艺术领域目标投放材料

美工区每一种材料的提供都应该是教师精心准备的。在提供材料前,应考虑到材料能够引发幼儿什么经验的形成,是否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例如,《指南》要求大班幼儿“能用多种工具、材料或不同的表现手法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象。”那么教师在为大班幼儿投放材料时,要多进行开放式的投放,投放更多的低结构或非结构化的材料。即教师在投放材料时,只根据目标做简单的设计,不限定具体的操作方法,幼儿可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创作,教师适时给予支持和帮助。而小班幼儿要求是“经常涂涂画画、粘粘贴贴并乐在其中”,那么教师在提供材料时就应以情景式呈现,即依据幼儿具体形象化的思维特点,以拟人化的方式投放材料,激发幼儿涂涂画画、粘粘贴贴的操作兴趣。比如泥工《毛毛虫》,教师可以利用大盒子制作有情境的背景,用绿色纸屑做草地、草地上用橡皮泥捏的花和草,还有一只捏好的毛毛虫。材料一投放就会吸引幼儿,并引发幼儿为毛毛虫捏“好朋友”或“毛毛虫爸爸、妈妈”。

(二)根据本班幼儿的阶段性关注点投放材料

杜威认为,兴趣是幼儿生长中的能力的信号和象征,显示着幼儿最初出现的能力。教师在校园里观察幼儿的日常生活,应该细心地了解发现幼儿近阶段的关注点和兴趣点,并选择性地在美工区中体现。例如,发现幼儿近阶段沟通交流机器人的话题较多,那么在美工区中就可以提供大大小小的纸盒、瓶瓶罐罐,引导幼儿自主选择材料制作机器人。另外,可以一段时间与幼儿一起讨论下一阶段想在美工区看到哪些操作材料和工具,与幼儿和家长共同准备活动材料,幼儿对于自己准备的材料兴趣更浓。

(三)根据幼儿不同的能力水平,投放有层次性的材料

每个幼儿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的发展速度和水平都不完全相同。教师应在充分了解本班幼儿个体差异的基础上,提供有层次性地操作材料,支持和引导他们从原有水平向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发展。

材料的层次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横向,即幼儿由于发展水平不同存在着明显的个体差异,教师应该提供不同难易程度的材料来支持不同幼儿获得成功,达到自己的“最近发展区”。例如,制作小花的活动内容,教师提供折纸、绘画材料,幼儿可以根据自主选择用折纸的方式,也可以选择用画好再剪的方式,都可以完成作品。二是纵向,即为实现某一阶段目标,教师提供一种材料是不能实现的,需要通过分解目标,将目标与内容细化、物化,通过系列材料投放的先后顺序上体现层次性。例如,小班玩色活动,可先投放棉签大面积涂鸦填充颜色,再投放适当的背景底图,添加炫彩棒、印色等材料,并适当增加绘画操作过程,让学生自己感受绘画,按照自己的想象力画画,在这个过程中也让幼儿接触到不同的绘画工具,吸引了幼儿的好奇心,提高了幼儿绘画的兴趣。

(四)对所投放的材料进行分类,有序摆放

教师根据主题课程、领域目标等投放相关的活动工具和材料。如,画笔、纸张、颜料及辅助材料等,可以根据本班幼儿的操作和取放习惯,进行分区或者分类摆放。如美工区空间较大,可分为颜料区、绘画区和手工区,并将相应的操作工具材料有序摆放到相应区内。如美工区空间较小,可将区域柜或台面分为工具区(画笔、剪刀、胶带等)、材料区(纸张、装饰类材料等),用无盖的盒子或者篮子分类有序摆放。

美工区材料的有序摆放,既可以让幼儿能根据活动内容自主取用活动材料,也能无形中培养幼儿有序做事的能力。首先,美工区中可以使用不同颜色的篮子或者盒子存放不同种类的材料。如红色篮子存放画笔类、黄色篮子存放胶带类。可在篮子外用图示(材料相片或是师幼共同设计的标记)标记篮子内的物品,利于幼儿按标记取放材料。其次,不同的材料可以根据材料的性质选择不同的物品来盛放。如,剪刀可以将鞋盒盖子上扎小洞后将小剪刀倒插在盒里,既安全又整齐;画笔可按颜色放到不同的纸筒中,纸筒还可以粘贴成不同的造型。再次,在美工区内可以多设置2~3个篮子,一个用于存放幼儿近期的作品;一个用于存放未完成的作品,供幼儿下一次区域活动时继续创作;一个用于存放多余、暂时没用的材料,让幼儿根据需要自主取用或待材料变换时做调整使用。

(五)及时更新、更换操作材料

美工区的材料需要循序渐进投放,不断满足幼儿的兴趣、需要和发展水平。首先,教师在观察幼儿与材料接触的过程中,有目的有意识地调整材料。例如,大班幼儿线描画“房子树木”过程中,由于树木和房子的线条结构过于简单,绘画过程没有新意,还有一些投放的纸张过大不利于幼儿画画,导致幼儿对这个内容不感兴趣。教师可以将投放的画纸变小,提供稍粗的勾线笔,适当提高难度,增加新意。其次,教师应依据幼儿在活动中的需要适时添加材料。在美工区创作中,幼儿的想象和创造常常会使他们有许多新的想法和需要,教师需要敏感地发现幼儿的新需求,适时增添材料支持幼儿。

美工区是一个充满创造力的地方,能否引发幼儿的艺术创新,所投放的材料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需要努力观察、了解幼儿的兴趣、能力,选择和投放适宜的材料,让幼儿进区时就会被环境和材料所吸引,产生创作的兴趣和欲望,并能在环境的指引下完成创作,使美工区成为一个创作之地。

(责任编辑  范娱艳)

猜你喜欢
创作材料儿童
Jazz
可爱的小瓢虫
留守儿童
材料
六一儿童
摇摇鹅
赠送折纸材料
“六·一”——我们过年啦!
创作失败
关于《翔》的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