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背景下信息技术与地理课程的整合

2019-09-10 15:16姜磊珏
天津教育·上 2019年9期
关键词:学科信息技术课程

姜磊珏

社会已经进入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信息技术的升级换代给高中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这对培养什么样的人或者具备怎样素养的人才能在新的时代生存和发展提出了挑战。社会呼唤教育改革,新的高考改革呼应了这种变化趋势,更加关注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引起了人们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式的转变,如何构建人地协调观,培养综合思维,增强区域认知力和创新地理实践力成为地理学科育人价值观的的集中体现。

目前高中地理教学要完全走出传统的单纯追求高分数和高升学率的误区,突出立德树人目标,就必须正视地理课程的整合现状,破解信息技术硬、软件利用率不高的问题,对此要形成清晰的思路和认识。必须要创新培育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充分利用地理信息技术,营造直观、实时、生动的地理教学环境,结合地理学科实际科学合理地进行课程整合。

不知从几何时教育压力空前增大,学生作业完成质量和考试成绩高低成了家庭情绪的晴雨表。在追求高分数、高升学率的指挥棒下,中小学生都在喊苦喊累,家长叫苦不迭,教师顾此失彼,好像全社会都在为教育烦恼着,浮躁着。学生课业压力大、睡眠不足、缺少课外生活,身体素质下降等;教师教学压力大,考试评比,排名乱象横生,身体健康严重透支等俨然已经成为“老大难”问题。社会呼唤升学制度的改革和教育教学理念与手段的更新换代。

一、高中教育信息技术与地理课程整合的必要性

(一)全国教育大会关注社会热点,突出立德树人的目标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认为,“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中国教育之通病是教用脑的人不用手,不教用手的人用脑,所以一无所能。”“手和脑在一块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齐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王阳明先生也说“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他们都强调了“知行合一”,反对只追求分数和升学率,而忽视综合素质的发展。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关注教育评价导向的改革,就是要从根本上改变唯分数和升学率为评价指挥棒的问题,让立德树人的百宝箱中,不再只有分数。

高中地理教学如何走出传统的单纯追求高分数和升学率的误区呢?《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版)》中强调“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是地理教学改革的助推器,对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当教师的教育方式,帮助学生享有公平和有质量的地理教育具有重要作用。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学习,是面向未来的学习方式”,特别是在新高考形势下,如何对学生的认知水平,价值判断能力,思维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等进行科学测评,并全面反映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状况,更强调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与地理基本课程相结合,这就是一个减负增效,提质达标实现立德树人任务的高效途径,也是一个复杂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

(二)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学科整合的现状不符合地理核心素养培养的要求

要使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并能落到实处,需要教师深刻反思日常教育教学和评价的方式方法。对于地理教学要有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整体观念,使教学具有开放性和创造性,鼓励学生要敢于质疑,推动课堂内外的思考和辩论,根据不同的知识内容,善于创设出不同的切合学生认知水平的地理情境,引导学生学会认知,学会整体思考和参与实践行动。想参与,能参与,敢参与,有效参与应该是学科核心素养的具体表现。而这一切正是当前教育所迫切需要改进的地方。如何有效引导学生参与知识学习过程并能得到锻炼,信息技术的参与将会使之变得事半功倍。

要做到教育信息技术与地理学科科学合理整合,能为己为人所用,教师必须是一个“双料”教师——学科教育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经验丰富而且教育信息技术全面、熟练、过硬。但就目前来看,真正掌握现代教育信息技术而且学科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恐怕占很小的比例。大部分老师,要么是教学经验丰富但信息技术不熟练,或者信息技术空白甚至是抵触使用信息技术,感觉用还不如不用;要么就是信息技术很在行但教学经验相对不足,或者热衷于信息技术的表现力而制作一些看似光鲜亮丽但是不实用的课件资料。而且熟悉信息技术的大多是青年教师,大部分的教师信息技术属于OUT的行列,尽管有些培训,但是有时间参加培训的还是少数,况且当前面临换用新教材,适应新课标,应对新高考的问题,所以要想把课程整合到位难度较大。

(三)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硬、软件的利用率低,切合现实的学科资料少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无处不在,应用程度越来越高,应用范围也是越来越广。近些年,新的高科技教育教学设备如多媒体电脑,电子白板,实物展台等相继进入日常教学,大大方便教育教学过程,促使教学效率有较大提高,效果也很明显。但在实际课堂上,有的教师由于习惯于“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书”的传统教学,短时间不能驾驭这些新鲜玩意,潜意识难以突破自我封闭的藩篱,对高科技设备的使用不熟悉,不积极,使用起來感觉很麻烦,甚至是抵触,即便使用也只是简单地利用投影播放课程课件,触摸式白板甚至当成黑板,加上部分设备使用起来,运行成本较高,维修保养不配套,不及时,有些学校把这些设备当成“金疙瘩”不舍得用,从而造成部分设备利用率不高。

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某种程度上讲依赖于课程软件资料才能大显身手,如何有效的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效率,取决于教学软件质量的优劣,但是教学软件的制作往往是企业根据自身所掌握的教学设备情况来按规格定制的,并不是一线教师有的放矢的制作,所以其可操作性和适用性大打折扣。于是有些软件也就会有“水土不服”的问题。比如利用某软件学习外力作用这一节,讲到河流侵蚀作用,沉积作用等原理时,所选择的目标河流与学生学习实际相去甚远,难以理解什么是溯源侵蚀,河流袭夺,造成教与学极不协调。要想有得心应手的教学资料那就得教师亲自制作,但是由于教师在时间、精力及信息技术水平等的限制,难于改造或者完善某些课程软件资料,即使改造也难以完全脱离原作的痕迹和思路,由于教学进度的问题,使得教师在日常众多的课程中,即使选而优选,舍而又舍,有时也只能单纯的“拿来主义”,教学效果难免会打折扣。

二、教育信息技术与地理学科整合的思路

(一)学科整合必须有坚定信心

“互联网+”已经深度融合到了教育领域,这是一个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和历史潮流。慕课,翻转课堂,网络公开课等信息技术与地理课程整合的手段风起云涌。作为教师必须确立“信息技术与地理课程整合”势在必行的理念,立足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着眼未来,积极开展信息化在常态课堂中的实用和探索,不断总结信息技术环境条件下地理教学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型和升级。并持之以恒,前赴后继。当然,一种新的教育教学手段的选择和运用,往往不是一蹴而就的,其需要管理者的过人胆略、教学智慧和超前意识,需要教师们摒弃久已成习的教学模式而敢于进行大胆尝试,自我革新和不懈追求,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磨合和参与。这个过程肯定会有成功,也肯定会有失败,这个过程注定是痛苦的,但从历史上来看,每一次的改革都需要付出努力甚至是血的代价。这个过程考验了决策者的大智慧和实践者的使命坚守。最终,凡是坚持下来的都成功了。陶行知先生说:“我们在教育界任事的人,想自立,想进步,就须胆量放大,将试验精神,向那未发明的新理贯射过去;不怕辛苦,不怕疲倦,不怕障碍,不怕失败,一心要把那教育的奥妙新理,一个个发现出来。”

所以,只要认定了教育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今后教育教学和应用的提速增效之路,是未来教育方式和学习方法革新的发展趋势,那就不要犹豫。早动手,早尝试,大胆创新,敢于尝鲜,怀疑和排斥最终被淘汰的就是自己。

(二)学科整合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和可行的思路方法

信息化技术条件下,可用的教育设施设备等教学手段相当丰富,也对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师生互动的架构模式等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我们学校的PAD智慧课堂就是一种有益的尝试:电子白板和学生人手一部的PAD开展交互式多媒体教学,使教育资料同步呈现,教育评价和分析同时进行,直观、生动、高效并贴近实际,实现即时互动。在实际教学中,有教师的公开课往往采用大量的技术手段,音频、视频、图片、网络直播等等相关教学内容精彩呈现,一堂课热热闹闹,视觉冲击力强,信息量也大,学生兴高采烈,积极参与,听课的教师也觉得课堂气氛很好,互動节奏强。但是一团热闹后,有时静下心来反思就会发现原来设定的教学任务往往达不到预期目的,课堂成了表演,有时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就需要再用一节课,去完善去补充,因此这种课信息技术往往占用大量时间,却没有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某种程度上讲浪费了时间,淡化了课的中心。

所以在热衷教育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过程中,是不是应该搞清楚:信息技术究竟在教育教学中应该居于什么位置,是主导还是辅助?是身体还是灵魂?要是不能摆正信息技术的位置,那就会不断上演追求形式的课堂剧,让信息技术成了课堂的主角,造就了喧宾夺主的局面,那就失去了应用教育信息技术的本意和宗旨。

目前微课作为比较常用的教学配套资源,得到了最大化的开发和利用,“一师一优课”活动的深度开展为我们在地理学科教学中提供了较多的参考和借鉴。但是怎样用好这些资源,实现信息技术与地理课程的整合,我们觉得应该从改变教学方式开始,要从打破常规教学结构开始。不管是“先学后教”“先教后学”“以学定教”还是”导教并举”,要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思维习惯,综合实践能力高低等要素,要考虑到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要考虑到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还要考虑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习方式和互动方式,在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的前提下,为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能力的提高,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环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供有力支撑。

(三)学科整合不能过分依赖信息技术手段而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

信息技术再怎么先进,我们也要明确它只是一个工具。强调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和作用,但不能忽视教师的“人格魅力”。师生情感的交流,潜移默化的“师表”影响,电脑是无法替代的。如果长期依赖于电脑,就会带来严重的思维缺陷。有问题,不是通过思索,学习和讨论寻求答案,反而直接去上网搜索。把自己的思维定格在那个网络空间,不去考虑网络上来的材料所呈现的观点是对是错,把自己也变成了缺乏主动性的查询机器。就像有的教师说“我离开了电脑,思维就僵化,就不会思考,感觉没有主心骨了”这多么可怕,把自己的思维寄托于电脑,要是电脑的程序乱了套,岂不是思维也要乱了套?曾经见到在公开课的课堂上,教师调用实时的天气象云图,结果网络不给力,一时陷入冷场,师生面面相觑,陷入了尴尬。所以,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计算机软件的确可以应用大数据提供多样化的选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无法实践的地理场景的缺憾,但无法完全替代真实的课堂。技术是死的,学科知识是活的,是需要感悟、掌握和随机应变的,而这一切只有人脑做得到。电脑没有人的情感和心理,某种程度上虽能做到辨是非,但没有是非观,价值观和荣誉感,更没有使命感和责任感,缺少“人的气息和味道”,而这正是实施教育所不可缺少的特质。人才是施教的主导也是受教的主体,家国情怀,人文情怀,机器是不懂得的。

三、结语

如何科学地进行信息技术与地理课程的整合呢?我们认为,它应该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群策群力,形成人人会技术,人人搞整合的大氛围,“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就是很好的尝试和创新。信息技术深度融入地理课程中也不是一年两年就能完成的。随着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手段和范围的不断深入和优化,随着教育大数据的科学,客观,准确 实用的应用于日常教学,信息技术与地理课程的整合必将越来越精确,越来越具有个性化和差异化,能够满足不同领域的要求。但是,无论这种整合程度有多高,都要记得教育初心。不要因为走得太急,而丢掉了教育的魂。

教育家陶行知说,“教育中要防止两种不同的倾向:一种是将教与学的界限完全泯除,否定了教师主导作用的错误倾向;另一种是只管教,不问学生兴趣,不注重学生所提出问题的错误倾向。”“敢探未发明的新理,即是创造精神;敢入未开化的边疆,即是开辟精神。创造时,目光要深,开辟时,目光要远。总起来说,创造、开辟都要有胆量。”这就应该是我们实现整合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责任编辑  范娱艳)

猜你喜欢
学科信息技术课程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科学构建超学科STEAM课程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深入学科本质的深度学习——以“表内除法”为例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超学科”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