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值时代

2019-09-10 07:22
家居廊 2019年5期
关键词:颜值网红设计师

今年是互联网(World Wide Web)诞生30周年。这30年来,随着互联网产业的风生水起,诸多互联网企业成为企业界的C位主角,开始重新定义市场规则,需要为自己的企业文化进行理论升华,甚至应运而生的“互联网思维”也重构着思维意识、社会形态的方方面面。

在Web2.0时代,社交媒体影响着设计艺术生态链里的各个环节。“网红”、“打卡”、“IP”……这些词成了近几年的网络高频词,不禁给人一种印象,追求网络爆款是品牌营销的王道。无论是网红产品还是艺术空间都有着共同属性,“出片率”高、吸睛、符合当下流行的审美趋势等等。这其实也反映出艺术与设计领域,从设计师、品牌、媒体主导的“精英化”特点,转变成各个环节相互依存、互相影响的关系。消费时代与媒体时代合谋的颜值经济也迫使艺术褪去了精英主义的外衣,正在以更富有亲和力的姿态最大化地挖掘潜在的观众。

5月,威尼斯艺术双年展即将开展。作为艺术界的流量明星,它仍是KOL和网红们的打卡胜地,其主题从两年前的“艺术万岁”也变为了低调而幽默的“愿你生活在有趣的时代”。本期《Elle Decoration家居廊》的《趣味至上》为你带去“有趣”艺术来消解无趣;《科幻表现主义》介绍德国艺术家安德烈·布特兹(André Butzer),他用一种不同于美国波普艺术传统运用流行文化的方式来切入创作,他的绘画以色彩明快、展现各种各样卡通式人物为特征,画笔在带活一个虚构幻想的时候,也在无休止地追问:“怎样大笔勾勒出生命,又怎样一笔勾消它?”

一如往常,大片《浓郁马蒂斯》和纽约、罗马、里昂、巴黎等地的“Home”继续奉上视觉盛宴。而本期《Elle Decoration家居廊》在关注互联网时代当下设计流行与趋势的同时,更着力于提出自己的思考,专题《颜值时代的设计与艺术》以“被社交媒体裹挟的艺术展”、“‘网红产品’不是新概念”、“网络改变设计?”等子标题,层层递进地来阐述颜值时代设计与艺术共同面对的机遇与挑战:如何打造出大卖的网红爆款是否已经成为了艺术家、设计师的统一目标?我们研究了时下热门的展览、空间,并采访多位“网红”设计师,试图总结出一条打造网红的成功秘笈;Notebook栏目《颜值先行,实力当道》则像是一个有立场的郑重声明—颜值固然重要,可如果我们只顾沉浸在这种单一靓丽形象的美学范式之中,我们的品味终将窄化和萎缩。颜值先行的时代,设计师们都在探索“美丽”构成的模式,让新的符号不断更新并且传播下去。

而香港巴塞尔艺术展期间,在无数人“自拍”打卡的Rosewood瑰丽酒店里,Tony Chi和盛智文(Allan Zeman)、Desiree Au、Disaphol Chansiri等共同出席的炉边对谈也平行进行着,直抒胸臆地聊到到底什么才是在当今世界脱颖而出的制胜关键,在什么情况下本土化必须走向国际化,以及何時小众和大众群体会在线上或线下出现交集。Tony Chi在本期的大师专栏中就对谈议题进一步延伸,发表了自己对“社交媒体与设计”的见解:“在当今这个Instagram时代,大众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最显而易见的表面或最终以照片形式表现出来的成品,我将之称为‘妆后效果’。如何在这个时代坚

守我们的价值观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但是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有义务坚持本真的自我、突出灵魂的深度,而不是仅仅从外观或透视等方面去解读”。

当我们被时代大潮裹挟着走向更新、更自动的时代,如何才能坚持自我呢?我大概更同意Tony Chi的那句话:“好作品就是好作品,不论是Instagram或是其他社交媒体,作品不说谎。谈到设计时,我始终认为最重要的是历经千帆、洞察世事、不忘初心。”

编辑总监

sunxinxi@hearst.com.cn

猜你喜欢
颜值网红设计师
我是小小设计师
我要当网红
创意设计师
除了颜值 你还会发现的我有趣
颜值高低只是一时的,保湿抗老是持久战
高颜值香氛
“网红”数学课
当网红遇上“网红” 国外网红们都拒绝不了的鞋包好品位
化好底妆好颜值不再靠Photoshop
天才设计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