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考”永远在路上

2019-09-10 07:22
新长征 2019年10期
关键词:赶考西柏坡中华民族

70年弹指一挥间。

70年前,毛泽东离开西柏坡时提出了著名的“赶考”命题。争取考出好成绩,跳出人亡政息的“历史周期律”,从此成为中国共产党人执政“赶考”的永恒考题。“赶考”路上,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了社会主义建设;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孕育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我们党的“赶考”实践波澜壮阔、跌宕起伏,既立足于现实“考题”、又着眼于未来使命,既立足于提高自身执政能力和巩固执政地位、又指向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我们党在一场又一场历史性考试中均取得了优异成绩,向历史和人民交出了一份又一份满意答卷。

今天,新中国以崭新的姿态屹立在世界的东方,但“赶考”也成了人民对我们党永不谢幕的考试。

2019年6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强调,我们党作为百年大党,如何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永葆青春活力,如何永远得到人民拥护和支持,如何实现长期执政,是我们必须回答好、解决好的一个根本性问题。我们党要求全党同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就是要提醒全党同志,党的初心和使命是党的性质宗旨、理想信念、奋斗目标的集中体现,越是长期执政,越不能忘记党的初心使命,越不能丧失自我革命精神,在新时代把党的自我革命推向深入,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党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政党,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并一以贯之体现到党的全部奋斗之中。回顾党的历史,为什么我们党在那么弱小的情况下能够逐步发展壮大起来,在腥风血雨中能够一次次绝境重生,在攻坚克难中能够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根本原因就在于不管是处于顺境还是逆境,我们党始终坚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义无反顾向着这个目标前进,从而赢得了人民衷心拥护和坚定支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千万不能在一片喝彩声、赞扬声中丧失革命精神和斗志,逐渐陷入安于现状、不思进取、贪图享乐的状态,而是要牢记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加强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作为全体党员、干部的终身课题。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今天我们党面对的“考题”,我们党的“赶考”之路从未止步。

2013年7月11日至12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始不久,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自己联系的河北省调研指导。11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上午到石家庄正定县进行调研之后,来到革命圣地西柏坡。

习近平总书记30多年前在石家庄市正定县工作时就到过西柏坡,其后又多次来。这次是他到中央工作后第二次来。

青山滴翠,细雨蒙蒙。11日下午4时许,习近平总书记首先来到西柏坡纪念馆。广场上,“五大书记”铜像前,“新中国从这里走来”——鲜花铺就的几个大字格外引人注目。

“总书记来了!”惊喜的人们纷纷围了上来,有的大声问好,有的抢着握手,更多的是拿起手机、相机,记录下这难得的一刻……

毛泽东用过的转椅,周恩来用过的办公桌,董必武用过的华北详图……从西柏坡纪念馆、毛泽东旧居到中央军委作战室、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旧址,在一幅幅图片、一件件文物前,习近平总书记认真听取工作人员讲解,不时询问有关情况。

17时许,习近平总书记在一间长方形的土坯房——著名的“九月会议”旧址召开县乡村干部、老党员和群众代表座谈会。

“党的生日刚过,我们来到革命圣地西柏坡,瞻仰旧址,重温革命前辈的谆谆教导,同时见见西柏坡的父老乡亲们。”大家围坐在一起,习近平总书记开门见山,“这次来,主要是就开展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围绕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同大家谈谈心,听听你们的意见和建议。我们不讲套话,请大家有啥说啥。”

“百姓生活在逐渐提高,为什么感觉和我们的距离反而有点远了?”西柏坡镇党委的领导回答说,为加强同群众的联系,镇党委采取了措施,第一个就是在今年年初向群众发放民心卡,上面写有镇里干部的电话,便于群众联系和监督。

習近平总书记听了马上问:“民心卡是发到所有的村?”

“对,发到村里面。”

习近平总书记又问:“干部都联系到村?”

“干部都有包村,有的干部包一个村,有的两个村。”

“一共多少个村?”

“16个村。”

习近平总书记边听边记,不时插话交流……

18时06分,乡亲们结束了发言。习近平总书记环视着旧址,这间屋子意义非同寻常。正是在这间简陋的房间里,1948年9月8日至1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了扩大会议即“九月会议”,提出从根本上打倒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战略任务,要求军队向前进。会议作出关于执行请示报告制度的决议,要求各级党组织增强纪律性,还强调要继续克服某种程度上存在着的成分不纯、思想不纯、作风不纯的不良现象。

“这里是立规矩的地方。党的规矩、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有力推动了党的作风和纪律建设。”习近平总书记说:“刚才几位同志从不同角度谈了一些认识,对党的作风建设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提出了意见和建议,都很好。”

习近平总书记表示,西柏坡我来过多次,每次都怀着崇敬之心来,带着许多思考走。对我们来讲,每到井冈山、延安、西柏坡等革命圣地,都是一种精神上、思想上的洗礼。每来一次,都能受到一次党的性质和宗旨的生动教育,就更加坚定了我们的公仆意识和为民情怀。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多重温这些伟大历史,心中就会增加很多正能量。

“每次来西柏坡,我想得最多的是,毛泽东同志当年提出‘两个务必’,主要基于哪些考虑?我们学的还有没有不深不透的?‘两个务必’耳熟能详,但在当前形势下我们能不能深刻领会‘两个务必’,使之更好指导当前党的建设?今天如何结合新的形势弘扬?”一连串的问题,反映了总书记的深沉思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中国革命即将取得全国胜利之际,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向全党郑重提出“两个务必”,是经过了深入思考的。这里面,包含着对我国几千年历史上治乱规律的深刻借鉴,包含着对我们党艰苦奋斗历程的深刻总结,包含着对胜利了的政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对即将诞生的人民政权实现长治久安的深刻忧思,也包含着对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深刻认识,思想意义和历史意义十分深远。

习近平总书记表示,“两个务必”的提出已经过去60多年了,我们对“两个务必”坚持和弘扬得怎么样?应该说总的是好的。正是因为始终强调和坚持“两个务必”,我们党才能保持同群众的血肉联系,团结带领人民战胜了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和挑战,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要跳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律,就要靠头脑清醒,靠保持“两个务必”。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这么多年中央经常讲、反复提“两个务必”,围绕改进作风发了不少文件、采取了不少措施,但为什么背离“两个务必”,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那一套还有不小的市场?为什么还有些人对不正之风乐此不疲?主观上说,主要原因是一些同志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问题没有解决好。客观上说,主要原因是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在有些地方没有落到实处,在一些方面管党、治党失之于宽、失之于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正在征程中。‘考试’仍在继续,所有领导干部和全体党员要继续把人民对我们党的‘考试’、把我们党正在经受和将要经受各种考验的‘考试’考好,努力交出优异的答卷。”

从习近平总书记的深情话语中,我们深切地感到,“赶考”是个时代话题,时过境迁中被赋予了更丰富的内涵。“赶考”不仅意味着解决种种困难、突破层层障碍、取得各项成就,更表明了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一颗勇往直前、努力奋斗、顽强拼搏之心。

习近平总书记到西柏坡重提“进京赶考”,在当前特殊的世情国情党情之下,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刻,对全体党员干部有着极其重要的警示意义。

“赶考”是个学习的过程,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始终坚持“赶考”思维,不断传承历史智慧、借鉴国外经验,用尽可能短的时间、尽可能高的效率不断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更是围绕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开拓进取、创新争先、勇攀新高,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贯彻五大发展理念,全面提升国家的话语权,强化国际硬实力,不断为全球治理提供“中国方案”。而这恰是对我们进一步“赶考”提出的更高的要求。

中国共产党人在“赶考”路上,尽管渐行渐远,但也依旧困难遍布、荆棘丛生,我们没有理由停滞不前,更没有时间驻足欣赏沿途“风景”。“赶考”虽然很早便被提出,但始终在接触最新的思想、融入最新的理念、结合最新的局势、摸索最新的举措,不断提升、不断加压,毕竟这是党对人民最庄严的承诺。

社会发展、人民小康、国力强盛固然值得欣喜、欣慰,更值得自豪、自信,但国内依然存在脱贫攻坚、结构性改革、体制性创新等挑战,国际上更是“多事之秋”,面临诸多“麻烦”,机遇与挑战并存。如何克服困难、内外兼修?如何从诸多变数中摸清规律、找出解题之策?这依旧是我们党需要答好的现实“考卷”,也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赶考”远未结束。

我们的社会主义道路无人走过,我们的发展模式更是未曾尝试,“考题”之难可谓前所未有。要在“赶考”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我们只能主动谋划、积极探索、坚持学习、勇于创新,“摸着石头过河”,一步一个脚印,走得平平稳稳、走得实实在在。同时,我们更要坚信,人民不仅是“赶考”的“主考官”,更是指导我们科学“迎考”的老师,只要始终以人民群众为中心,赢得全社会的鼎力支持,我们就能凝聚强大的信心与合力,带着人民群众的信任和祝福“赶考”,“考”出令人满意的好成绩。“赶考”存初心,奋斗永不止。我们黨必定会在“赶考”路上不断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将“赶考”新篇章续写得更精彩、更辉煌。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70年间,神州大地旧貌换新颜,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中国共产党向人民交出了一份又一份优异的答卷。

放眼今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又带领中国人民迈步新的长征,新时代的考卷已然铺展开来。“党的十八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接过了党、国家、人民交给我们的沉甸甸的接力棒,我们一定要接好这一棒。”——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再次道出了中国共产党永远在“赶考”路上的不变初心。

“赶考”,赶赴一场人民的考试、执政的考试。在举国上下隆重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中国共产党仍在“赶考”的路上肩负使命、疾步前行、初心未变。“从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正在征程中。‘考试’仍在继续,所有领导干部和全体党员要继续把人民对我们党的‘考试’、把我们党正在经受和将要经受各种考验的‘考试’考好,努力交出优异的答卷。”——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再次道出了中国共产党一定会在新时代“赶考”中考出更好成绩的钢铁决心。

在一以贯之的“赶考”心态背后,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不变的初心。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什么?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历史已反复证明,一切为了人民,是中国共产党全部实践的原点,是立党的永恒初心;一切依靠人民,坚信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共和国最坚实的根基,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最大底气。我们党一直强调,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14条基本方略之一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是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就义无反顾肩负起来的历史使命。为了实现这一历史使命,无论是弱小还是强大,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中国共产党始终初心不改、矢志不渝,团结带领人民历经千难万险,付出巨大牺牲,敢于面对曲折,勇于修正错误,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攻克的难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使伟大梦想不曾有过地离我们如此之近。

70年前进京“赶考”之时毛泽东曾说:“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70年来,我们党带领人民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都发生了极大的改变,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中华民族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都充分证明,思想指引行动,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思想指引我们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审视国际国内新的形势,通过总结实践、展望未来,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党的建设成效卓著、成就巨大、未来光明。正是在科学思想和理论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在一次又一次的“赶考”中始终能交出合格并优异的答卷,中国共产党能始终带领中国人民走在时代的前列。

党的十八大描绘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蓝图,党的十九大进一步清晰擘画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路线图、时间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也正是我们处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和关键期,“赶考”仍在继续,考验更为艰巨,秉持不变的初心,担负新的使命,我们还要进行新的长征,一步一个脚印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不断取得新的胜利,不断向人民交出更为优异的答卷。

猜你喜欢
赶考西柏坡中华民族
西柏坡
哪项世界遗产被 誉为“中华民族不 屈的脊梁”
毛泽东在西柏坡使用的办公桌
做人美德
季札挂剑
西柏坡精神的理论意蕴和党建价值
建国以来西柏坡研究文献统计分析及发展对策
律师“赶考”法官
不忘初心,继续“赶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