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无所依 何以为家

2019-09-10 07:22周丽兰
读写月报(初中版) 2019年9期
关键词:难民生活

周丽兰

《何以为家》剧情简介

法庭上,十二岁的男孩赞恩向法官状告他的亲生父母,原因是,他们给了他生命。是什么样的经历让一个孩子做出如此不可思议的举动?故事中,赞恩的父母在无力抚养和教育孩子的状况下依然不停地生育。作为家中的长子,赞恩弱小的肩膀承担了无数生活的重压。当妹妹被强行卖给商贩为妻时,赞恩愤怒离家,之后遇到一对没有合法身份的母子,相互扶持勉强生活。然而生活并没有眷顾赞恩,重重磨难迫使他做出了令人震惊的举动……

黎巴嫩女导演娜丁·拉巴基的社会现实主义儿童题材影片《何以为家》(原名《迦百农》)于2019年4月29日开画,这部影片在获得2018年戛纳电影节评审团奖近一年后,终于与中国内地的观众见面。

与是枝裕和的《无人知晓》和《小偷家族》一样,《何以为家》亦是关于贫困家庭、关于父母生了孩子却不养护或无能力抚养给孩童造成的痛苦与创伤。《小偷家族》去年夏天在内地上映,最终收获了9700万元左右的票房,打破了日本真人电影在中国内地的票房纪录;这部黎巴嫩的小语种影片,在中国内地累计票房突破3亿元。同为“五一”档,比《复仇者联盟4》中国内地票房破40亿元更令人意外的,是《何以为家》这样一部纪录片风格、小制作的剧情片的逆袭。

126分钟的《何以为家》囊括了很多社会问题——儿童买卖、未成年人婚姻、童工、毒品交易、无户口居民、叙利亚非法移民、非法居留等,这些因贫穷而生的社会百态密集地穿插其中。这一次,娜丁将她的镜头聚焦在了儿童问题上。

电影开头展示的那种毒品贩卖是这个社区再平常不过的日常生活截面,利用儿童去药房骗取处方药(比如镇定药曲马多),研碎泡水,用衣服浸泡并晾干,带进监狱用水提取制成可以饮用的带镇痛药的饮品进行售卖。赞恩奔走在那个他无法选择的出生地之间,去药房骗处方药、换煤气、搬水、送货、摆地摊卖水果汁,而那辆接送学生的校车成为他与理想生活之间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

片中赞恩的家庭无疑是众多贫穷、迷茫的难民家庭的縮影,他们甚至无力生活,更不要谈对孩子的抚养和教育。战争夺走了他们的全部,也将他们对生活的美好向往消耗殆尽,他们没有身份、没有收入,行尸走肉、浑噩麻木……无节制的生育和对孩子的压榨似乎就是他们的全部。在所有人都在忙着生存的时候,赞恩在默默地抵抗这种恶性循环,丢掉阿萨德向萨哈示好的甘草和拉面、向父母提出上学的要求、隐瞒萨哈来月经的事实。然而,突破阶层、逃离原生家庭,不是用“努力”两字就可以实现的。苦难的生活看似让人无所期待、无所留恋,面对妹妹的被迫卖掉以及父母的漠视,赞恩对生活充满了无力感。为了抗争这难以改变的命运,他选择了离开。赞恩在背井离乡流浪的路途中,遇到了承受着社会与家庭双重重压的拉希尔。拉希尔收养了赞恩,赞恩则在她出去工作时照顾约纳斯。没有身份的三个人,就像生活在泥土中见不到太阳的蚯蚓,相互依偎取暖。整部电影从始至终都充斥着忧伤的基调,在这样一个充满混乱和暴力的世界里,每个人都是这个社会悲剧的受害者。因为没有身份,拉希尔被警察带走。为了让自己和约纳斯活下去,赞恩想尽一切办法,用乐观与坚忍奔波着挣钱维生。生活终于难以为继,赞恩不慎将约纳斯卖给黑心商人,并为了给去世的妹妹复仇刺伤了她的丈夫,被关进少年监狱。

《何以为家》以法庭戏结构全片,这令人想起伊朗导演阿巴斯的《特写》;这个因战乱而承受成人之罪、令人心痛的小男孩又让人想起罗西里尼的《德意志零年》;这些最易受到伤害的孩子怨恨自己为何被带到这成人制造的人间地狱……近年来银幕上涌现出不少优秀的以小人物为主线的影射社会问题的现实题材电影:探讨种族问题的《绿皮书》、揭露白血病群体冷暖人生的《我不是药神》、扛起女权精神大旗的《厕所英雄》……这几部电影都采用了以小见大的手法,通过平凡人的不平凡经历给观众以深刻的震撼和内心的反思,并给人以希望。但《何以为家》不一样,影片中并没有探讨难民问题该如何解决,也没有刻意营造场景和氛围,在很多本可以煽情的镜头中保持冷静,并没有过度催化个体之间的情感因素,而是用一种更为客观全面的态度去展现贝鲁特这个被轮胎紧紧压下的混乱社区。演员就是难民、难民就是演员。《何以为家》给了这个贫穷社会毫无偏见的、不加修饰的、甚至略带粗暴的一刀,把一个囊括黎巴嫩众生相的社会横切面,赤裸裸地摆在观众面前,那种绝望和压抑,甚至让人无法呼吸。

犹记得,2015年欧洲各大报纸头条都刊载了一幅照片:一名已失去生命的3岁的叙利亚小难民,面朝下趴在沙滩上,仿佛睡着了。这一揪心的画面让世人潸然泪下,引发国际社会巨大的震惊。《何以为家》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则再次让全世界聚焦中东难民问题。长期处于战乱的黎巴嫩,岁月静好从来都是一种奢望。影片结局轻巧开放且随意,片中的赞恩无疑是幸运的。看得出导演是温情的,或许她希望能够鼓励现实生活中无数的“赞恩”站出来,或许她想告诉所有心存善良的人们:噩梦是短暂的,无论如何,人生是美丽的!

此外,需要一提的是,该影片的剪辑略显粗糙,叙事结构轻微失调,音乐在后半段偶有不克制之嫌;但这样的电影,不需要多高深的哲理或技巧,这种有切肤之痛的题材、真切的关注、并非猎奇的态度,就很值得推荐。

“心若没有栖息的地方,到哪里都是流浪。”最后,就像电影结尾说的那样:愿每个勇敢的小孩,都能被世界温柔以待。

猜你喜欢
难民生活
150万乌克兰难民涌入邻国
孟加拉 难民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
水煮生活乐趣十足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生活小窍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