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区社会保险基金投资运营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9-09-10 20:55李红
现代营销·理论 2019年8期
关键词:社会保险问题对策

李红

摘 要:社会保险基金是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实施的经济之基、物质之石,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伴随社会保险基金收支规模的日益扩大,社会保险基金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支付压力。。加强对社会保险基金日常监管、投资监管.完善风险预警机制,建立健全风险补偿机制,切实保障参保人的权益不受侵害。

关键词:社会保险;投资运营;问题对策

(一)投资运营制度缺

目前,我国实行的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制度有以下三个特点:强调安全性多,强调收益性少;强调稳健性多,强调灵活性少;强调日常管理多,强调投资方向少。从L区社会保险基金的情况来看,享受优惠利率仅限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而涉及人员更多,牵扯范围更广的居民医疗保险并未覆盖在内,这对社会保险基金尤其是基层社保基金的运转、增值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影响。社保资金资金量大,投资更为稳定,理应成为银行定期储蓄的大客户。但由于缺乏有力的制度保障及优惠政策,基金收益率更多的按照市场利率的规律和惯性,使得社保基金等同于一般社会资金,无法达到收益最大化

(二)收支端人员比例失衡

宏观来看,人口老龄化是造成收支端人数比例失衡的主要因素。当一个国家或地区 60 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 10%,或者65 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 7%,我们便认为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进入老龄化。如果说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只能看成是体制内、少数人养老保险的话,那么2011年成立运营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收支端人数的变化则更为明显。2011年,60岁以上领取人数9.43万人,全年发放基础养老金6116万元。到2016年,领取人数为11.55万人,全年发放基础养老金13860万元。领取人员年均增加0.35万人,发放基础养老金年均增加1291万元;2011年,实际缴费人数21.81万人,到2016年,实际缴费人数21.1万人,缴费人数不仅没有增加,甚至出现了负增长。

(三)个人账户支付压力大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已经由传统的现收现付制转轨到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部分积累制,也就是说现在的养老保险基金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单位缴纳进入统筹基金的部分,用于发放基础养老金;另一部分是个人扣缴计入个人账户的资金,纳入发放基数与基础养老金一并发放。根据现行的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本人退休年龄对应的计发月数得到。目前,我国所普遍执行的60岁退休对应的计发月数为139个月(相当于11年零7个月)。也就是说个人账户的储存额发放11年零7个月后余额清零,未来的4年零2个月则要由统筹部分完成发放,个人账户产生的缺口要由社会统筹基金来弥补。

(四)基金保值增值难度大

首先,保值增值理念过于强调安全性。毋庸置疑,在基金的投资运营、保值增值过程中,安全性是基本原则,甚至可以说是第一原则。但安全性绝不是基金投资运营的唯一原则,尤其是在市场经济高度活跃的今天。从历史来看,我国社会保险基金保值增值理念总的来说过于保守,注重管理胜于投资,注重安全多于收益。严格遵循安全性原则没有错,毕竟这是老百姓的“安身钱”、“保命钱”,但更需要指出的是,基金投资营运的直接目标是保值增值,是较大甚至最大限度的获取收益,而更高收益必定伴随着更高风险。一旦过于强调安全而极大限度的规避风险,只会使得社会保险基金放弃更高的收益甚至出现明升暗贬。在社会保险基金投资运营压力如此之大的宏观条件下,忽略大规模基金的经济收益,过于重视安全性而不能正确处理风险与收益的关系,投资运营理念的失之毫厘,经过时间的发酵,极有可能带来谬以千里的严重后果。

二、加强济南市L区社会保险基金投资运营制度建设的对策建议。

(1)加强投资运营制度体系建设

加强社会保险基金投资运营制度体系建设,首先要从制度入手。用制度来支撑投资运营管理,用法律来约束投资运营行为,用政策来营造投资运营氛围。《社会保险法》是我国一部较为成熟的社会保障法,是一部纲领性法律,对社保基金的管理及投资运营有了概括性、方向性的规定,但其指导意义大于实践价值。我国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法律体系,健全规范制度。不仅仅明确不能做什么,更需要明确可以做什么,应该做什么,做什么会带来更高的收益。只有尽快对社会保险基金投资运营制度体系建设,使社会保险基金投资运营有法可依,才能降低运营风险,提高运营收益,为社会保险基金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使其安全、高效、流暢的运转下去。

(2)加强风险监控制度体系建设

中国的资本市场正处于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金融市场上的各种投资项目尚不规范,整个市场架构还不成熟,存在一定的缺陷。社会保险基金进行金融市场的投资存在一定的不稳定因素,导致投资的风险较大。因此,社会保险基金想要在资本市场上进行投资运营以获取最大化的收益,必须首先要将风险控制在比较合理的范围内。因此,作为社会保险基金的管理者必须要以被参保人的利益为首要出发点,通过对投资市场上的风险进行科学的识别和合理的控制,安全、有效的开展投资运营。

(3)建立社会保险基金投资风险补偿机制

风险监管制度体系的建立、完善不能想当然的万无一失,只要基金参与到市场经济的竞争中,就一定存在风险,而只要存在风险,就有承受风险的可能。前面已经提到,对于社会保险基金的监管,第一位的目标在于实现社会保障政策目标,实现社会稳定。一旦社会保险基金投资风险无法防范而导致发生亏损时,社会保险基金投资风险补偿机制的建立可以减少风险给社会保障制度落实带来的冲击,尤其是当亏损涉及个人账户基金时,可能会影响到未来退休人员养老金的正常发放。所以建立补偿机制是保证社会保障制度持续运行的最后一道防线。区县财政应在财政支出预算中专门安排一定的资金,来作为社会保险基金的储备金,随时做好应对亏损风险的弥补措施。同时,社会保险基金管理机构要严格按照有关财务规定计提相应风险金。在基金的内部和外部同时建立起有效的风险补偿机制,保障基金持有人的实际权益不受到侵害。

参考文献:

[1] 陈衡:《我国养老金投资运营的监管改革》,《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10月。

[2] 高曼丽:《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筹资与投资模式研究》,2003年3月。

[3] 李晓雯:《对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监管的策略研究——以上海市社保基金机关改革为例》,2008年3月。

猜你喜欢
社会保险问题对策
平台经济下新业态从业人员社会保险问题研究
探讨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制度的完善途径
社会保险稽核现状及对策
社会保险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小学英语课堂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测量船质量管理QC小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