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农村初中信息技术现状和教学探索

2019-09-10 07:22胡建勇
新生代·下半月 2019年7期
关键词:农村初中学习兴趣信息技术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计算机、多媒体、及互联网技术已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的重要手段与信息平台。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也就应运而生,且发展迅速。然而,农村的信息技术教育存在诸多问题,分析其原因主要有学校、教师、学生等方面的因素。现就农村初中信息技术的现状及教学作一些分析和探索。

【关键词】:信息技术 农村初中 学校 教师 学生 学习兴趣

目前,农村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现状不容乐观,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由于学生的素质参差不齐,学校电脑设备的落后,教师在课堂上很难完成教学任务。因此,基础好的学生能跟上老师的节奏,而基础差的学生就经常做一些与课堂无关的事情,如玩游戏、上网、讲话等,甚至有少部分学生去电脑室上课目的只有一个,上网玩游戏,老师一讲授知识就感到厌卷。

农村学生出现以上种种问题,分析其原因,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 学校因素

学校重视程度不够,认为本课程与升学考试无关,信息技术课还需学校投入大师资金购买设备、维护等,浪费人力财力,劳命伤财。所以在广大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设备老化、硬件缺乏,投入资金不足等问题普遍存在。如我校只有一个学生机房,学生机数量过少,学生上机很多两人共用一台电脑,再加上硬件更新慢,档次低等因素,严重影响了我校信息技术教学的正常发展。

二、 教师因素

第一,信息技术专业教师缺乏,科任教师专业水平不高,严重影响信息技术教学水平。第二,教师本身对信息技术不够重视,主要表现在备课不充分,缺乏教学组织能力,上课时只顾自己讲授不注重教学效果。有个别教师认为信息技术课不重要,学生玩其他的也不管,还有的教师不拘小节,乘学生做练习时自己上网、聊天等,做一些与课堂无关的事情。久而久之,学生会效仿,从而影响学生,使之失去学习兴趣。

三、 学生因素

我校是一所边远山区的农村学校,学生家里很少有电脑,学生掌握信息技术完全靠在学校学习,造成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小学开设了信息技术课,而有的小学由于没有电脑室而没有开设信息技术课,由于学生素质的良莠不齐,导致基础好的学生容易产生自负心理,认为老师讲得都懂了,而基础差的学生一个问题老师讲解几遍他也不会操作。由于这种情况,教师在授课时导致两部分学生都不会认真地听课,课堂效率不高,学生慢慢地失去学习兴趣。再次就是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不是在“学电脑”而是想“玩电脑”,学习目标不明确,又怎能学好本门课程呢?

根据目前农村初中信息技术课的现状,学校应重视信息技术教学,加大资金投入,更新电脑设备,保证信息技术设备正常运行。教师应改变思想观念,提升课堂效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因此,着力点必须围绕学生,必须要促进学生知识、技能、方法、态度、情感和意识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必须讲究课堂效率,以此为基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率。本人总结自己的十几年的教学经验和实践,我觉得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索农村信息技术课的教学:

一、创设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强大动力,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老师在课前应做好充分准备,营造恰当、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对学习信息技术产生兴趣,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和求知欲望。

二、 创设问题,激发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创造一个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产生我要解决此问题的心理状态,为教学目标的达成建立了坚实的基础。多提启发性的问题,促使学生积极思考。例如:在教学“PPT插入图片”一课时,我先告知学生这和在word里的方法是一样的,你可以在菜单栏中找,接着提出问题:(1)如何在PPT中插入剪贴画?(2)如何在PPT中插入文件图片?(3)如何在PPT中插入文本框?这样让学生带着问题上机摸索,并用知识带动新知,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对于基础不太好的学生还是很适宜的,能给他们带来成就感,提升兴趣。

三、 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创新能力

信息技术课的最大特点就是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培养学生素养全面发展,体现科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主线,重点培养学生的动力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师的教学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这样才能引发学生的兴趣,激起他们学习信息技术的强烈欲望。例如:Excel的公式、函数时,如果单纯的讲解,学生学习时就比较被动或不太愿意去理会的。为此,我事先在Excel中准备了一份学生成绩表(500人),上课时先抛出一个问题,希望大家能帮我计算这500人的总分、平均分、及格率和优秀率。同学们很积极讨论各种方法,但希望大家能在几分钟内计算完,同学们感到难为情,这时我拿起鼠标熟练地完成了总分、平均分、及格率和优秀率的处理,整个过程不超过三分钟,并让学生验证其准确性。此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下子提高了,这个时候我及时的引出课题,顺利完成了教学任务。

四、 重视上机操作,促进学生发展

由于信息技术教育学科可操作性强,所以要求学生加强上机练习,教师应少讲,要求学生多练。如在讲完word文字处理文字输入后,让学生自己设计一篇上机心得或自我介绍等,进行输入,设置字体、字号、颜色等,这样学生既可在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又能提升自己的能力。

正如一位教育局長所感叹的:课堂是教育教学改革最终归属与落脚的地方,新课程为我们打开了一个新天地,但要真正达到课堂教学的理想境界,却有无数个‘结’等待我们去解。”但我相信,只要我们不断去努力、去尝试、去实践、去探索,我们定会开创一条适合农村学校的教学之路。

作者简介:姓名:胡建勇 出生:(1976—),性别:男 籍贯:汉族,湖南永兴县人 学历:学历本科 单位:湖南省永兴县樟树镇中心学校 职称:信息技术一级教师 .

猜你喜欢
农村初中学习兴趣信息技术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农村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之我见
对九年级化学家庭小实验的实践与探索
浅谈农村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效率的提高
如何提高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效率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