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物理教学

2019-09-10 07:22杨永艳
新生代·下半月 2019年7期
关键词:高中物理核心素养

【摘要】:以“物理观念”、“科学思维”、“实验探究”及“科学态度与责任”四个素质方面的培养为核心内容,以“电子的发现”课堂教学为模板,通过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教学资源的开发等方法,开展学生核心素质的培养计划,旨在学生核心素质的养成。

【关键词】:高中物理 核心素养 电子发现

高中物理核心素养的培养主要基于“物理观念”、“科学思维”、“实验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四个方面来进行开展,通过“电子的发现”这一课程可促进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养成与提升 通常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本节课程往往会被当做非必修课程而一笔带过,学生只能以自学和练习的方式进行了解,使本节课程的教材完全丧失了原本设计的意义。教学内容可以基于“电子的发现”这一课程的教材及学情进行分析,设立教学目标,有针对性的设计教学内容,让学生了解科学建立的历史背景及过程。在这个教学的过程中,传达和教授了物理课程知识的同时,让学生对科学与科学家有了准确、系统的了解,并且也促进了科学文化的传播与弘扬,让学生对科学精神与科学的人文特性都有了一定理解。

1.课堂教学背景分析

基于高中生在初中及高中选修的相关课程中对原子基本结构、阴极射线等基础知识的学习,已经对电子有了初步的了解,可以根据电磁场中带电粒子的偏转来分析其运动情况,及对带电粒子电性的判断,教学中应将教学内容带入到真实且有意义的情境中进行演示、剖析,让学生可以将基础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来进行科学探究,学习并深入了解电子发现的过程,特别是过程中所呈现的研究方法及微观世界的科学意义。

2.教学目标

在“电子的发现”这一课程中,教学的目标不仅限于让学生获得电子相关的知识与技能,还要在这个过程中找对方法帮助学生学习发现的过程与研究方法,从而建立相应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具体内容可以体现为:知识技能的获得,通过“电子的发现”这一课程的学习对阴极射线和相关科学家对其本质的分析思路进行了解,跟着汤姆逊的思路去发现“发现电子”的科学思维和实验研究方式,并对电磁场中带电粒子的运动的相关知识进行回顾,将基础知识扎牢 教学的内容围绕电子是如何被发现的这条主线,以设问的方式让学生展开思考,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让学生的思维在引导教学中有所发展,通过对研究的实验基础及思路方法的强调,让学生学会以实验现象和已知的经验展开假设和猜想 在一系列的学习与实验中,让学生对人类研究微观世界一部分方法有所了解,培养学生的推理及抽象思维的能力,让学生可以学会通过现象进行分析,从而认清事物的本质的能力,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探究的乐趣,让学生了解到人类对微观世界的认识过程及广大的认识空间,以便于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的开展。

3.教学设计

在教学内容上教师可以引入新的课程,并以图例的形式辅助讲解,以生动的图文对比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兴趣,还可以将不同且相关的学科进行穿插演绎,在体现科学的广泛性、人文性及和谐之美的同时,还可以实现轻松教学 实验的演示在教学中也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可以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加深对一些定义的认识,并且可以在演示之前、进行中和完成后分别提出问题,让学生根据实验的深入不断进行思考,比如在阴极射线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根据其本质所存在的争议进行发问,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所知道的知识做出回答,互相渗透,再由教师对前一个问题做出总结进而再次发问,让学生结合实验在层层递进的问题进行思考,这样的做法不但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展示学生的个人风采,还可以根据学生积累的课外知识进行可接受又有障碍性的提问,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的同时,检验他们得学习成果 除此之外,对于“电子的发现”历史进程的学习也不可或缺,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将历史上的相关论证以时间轴的形式进行呈現,再填充其内容做具体讲解,通过这样的提炼可以让学生对电子发现的科学发展史有一个系统的了解,感受科学家们热爱科学、不断摸索、勇于创新的精神力量 在一系列的认知与学习过后,教师可以通过某一理论知识设置探究命题,引导学生思考,比如在介绍汤姆逊测量电子比荷装置时,教师就可以通过这一方法针对其表达方式、怎样测带电粒子的初速度等设置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作答,通过这样具体的设问,不断引导学生探究,培养其自主学习和运用现有知识对问题进行分析总结的能力,让学生能够将知识融会贯通,从中体验科学家们的探究思维及实验方法,了解其探究过程中一个个重要的实验。

4.总结

高中生核心素质的培养需要结合课堂实际,保证教学方式及内容与高中生的能力和知识水平相匹配 以“电子的发现”课程为例,教学课本内容相对有限且枯燥,不可能面面俱到且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对此,更需要教师针对课本上的知识内容进行扩展、查阅资料、搜案例,做好全面的教学准备,让内容尽可能的详细完善,并结合实验进行复现,以贴近真实情景的方式进行讲授,让抽象的物理内涵得以呈现,使学生可以眼见为实,达到学有所思、思有所感,从而增进学生的学习兴致及深度,争取让每个学生都能学有所长。

【参考文献】:

【1】 王杰,任俊艳.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物理教学设计 ——以"互感和自感"的教学为例[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8,12(33):38.

【2】 高明桃.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物理导学案设计、使用探微[J].新课程导学,2018,(5):53.

【3】 梁晓南.关注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物理教学方式解读[J].华夏教师,2018,(23):69-70.

【4】 夏瑞素.基于核心素养培养下高中物理实践教学探究[J].考试周刊,2019,(8):163.

作者简介:姓名:杨永艳 (1981-09) 女  籍贯:山东省威海市  学历:大学本科  学位:学士  职称:中学一级教师  研究方向:高中物理教学

猜你喜欢
高中物理核心素养
高中物理解题中推理法的应用
“初高中物理衔接知识”融入中考试题的评析与启示
未来教室:高中物理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高中物理传送带模型简析
高中物理实验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