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策略

2019-09-10 17:21勾世强
新生代·下半月 2019年7期
关键词:练习本白兔应用题

勾世强

【摘要】:小学数学教学的重难点是应用题教学。不管是单元测验还是大面积的调研考试,应用题所占总分的比例均较大,学生在解答应用题的过程中,失分也均较多。因此,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判断力,优化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是小学数学教师认真研究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小学数学应用题 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分析、比较、抽象推理,准确判断的思维过程。为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解题思路,发展学生的智能,加快数学教育改革步伐。落实新课程标准对小学数学教学所提出的具体要求,改进陈旧的教学理念,创新数学教学模式。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为此,针对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谈谈个人的几点看法。

一、提高兴趣增强合作意识策略

(一)培养学生解应用题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应用题具有综合性、逻辑性强的特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是教师的教学重点 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学生作业时感到头痛的也是应用题。很多学生对数学产生厌学,更难对应用题学习产生兴趣。尽管老师为学生板书出数量关系公式,把教材中,应用题的例题举一反三 学生作业时,对应用题还是茫然无措。给教师的数学教学带来了极大的困惑。其原因何在?是老师教不好吗?不是,问题还是出在学生对学习应用题不感兴趣【1】。因此,只有采取由浅入深的办法,从较简单应用题入手,逐步加深应用题的内涵。让学生提前掌握一些最基本的解题方法和技巧。鼓励学生在解答应用题的过程中,挑战自我,发扬不取得胜利不罢休的精神。在解题之中产生自信,尝到解答应用题的甜头,从而产生学习应用题的兴趣。由此可见,怎样提高学生学习应用题的兴趣,是教师在授课之前要认真思考和研究的工作。

(二)帮助学生寻找解题的突破口

一道应用题中包括问题和条件两大部分,一般情况下,常用两种解题方法。其一,抓住问题找条件,也就是根据应用题提出的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相关条件 其二,分析应用题提出相关条件能解决什么问题,弄清条件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打开解题的突破口。

例如:《乘法应用题》中有这样一题:小青买了5本练习本,每本7角,一共花了多少钱?此题的问题是“小青买练习本一共花了多少钱?”条件是“5本练习本和练习本的单价7角”,一共花的钱是“总量”,5本练习本是“数量”,每本7角是“单价”。条件和问题的关系是:单价×数量=总量。即:7角×5本练习本=一共花了多少钱【2】。还可以引导学生把此类应用题不断延伸,提出不同的问题,变换不同的关系,计算法则也就变了。如,用3元5角钱买5本练习本,一本练习本多少钱?知道总量和数量,求单价。即:总量÷数量=单价。如此循序渐近,逐步使学生打开解题的突破口,提高解答应用题的兴趣。

(三)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数学应用题也是一种能简要而确切地表达思想和问题的语言,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创设一个平等、民主、宽松的环境。让学生在和谐愉快的气氛中交流。发表自己的见解,充分展示自我。培养合作意识,增强交流能力。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策略

(一)让学生自主探究解答应用题的方法

独立思考、分析数量关系。题目是学生最好的老师。“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鼓励学生认真读题,题目会把问题和条件直接或间接的告诉你【3】。不同层次的学生要采取不同训练方法,教学时,低年级以实物、图片为主要教学工具。由于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理解能力跟直观的实物图片联系的十分密切。因此从低年级开始培养解答应用题的素养,奠定良好的解大应用题的基础,促使学生把自主学习、探究、合作交流结合在一起,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例如:“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或者少几”的应用题,在教学时,通过让学生摆白兔和黑兔图片,弄清楚“白兔5只,黑兔比白兔多2只,白兔和黑兔一共多少只?”的解题过程是先摆5只白兔,再摆出黑兔跟白兔同样多的5只加上比白兔多的2只是黑兔只数7只。然后把5只白兔,7只黑兔合起来,数出一共的只数是12只。这样的教学过程,不但给学生提供了形象思维的依据,而且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明白了数量之间的关系和解题的基本方法。提高了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二)养成解题后反思的习惯

解答出应用题答案这只是目的之一,更重要的是通过解答应用题,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解完一道应用题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回顾,认真思考,我们解决了一个什么问题?要用到哪些从前学过的那些知识?运用了哪些解题方法?哪一种方法比较简单?

又如:修路工程队第一天修了40米,第二天修路是第一天的2倍,两天一共修了多少米?此题含有两个数量关系:方法一,用分步算出两天一共修的路:第一步,第二天修的數=第一天修的数×2 第二步,两天一共的数=第一天修的数+第二天修的数 方法二,用综合算式计算两天一共修的数:第一天修了40米+(第二天修的)40×2=40+80=120(米)。两种解法,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和兴趣去确定适合个人的解题方法。随后,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两种解题法的过程,从而发散学生思维,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养成勤思考的习惯。

(三)更新教学手段

利用多媒体和图解法教学。多媒体是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最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图解法能启发学生的解题思维 充分利用这些好的教学手段,不仅能让学生直接感受解答应用题的乐趣,还能提高学生学习应用题的积极性,从而爱上数学这门学科。

总结:综上所述,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离不开“提高学生兴趣,增强学生合作意识 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策略。同时更新教学手段也十分重要。只要小学数学教师们更新教育观念,紧随教育改革的大好形势,不断创新,改进教学方法,我们的数学应用题的教学质量,必将会更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杨芳. 小学数学中应用题的教学策略[J]. 科学咨询, 2018(11): 118-118.

【2】钱芬. 浅析高效课堂背景下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J]. 时代教育, 2018(8): 188-188.

【3】杨琴. 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策略分析[J]. 读书文摘(中), 2018(2): 66-66.

猜你喜欢
练习本白兔应用题
有限制条件的组合应用题
有限制条件的排列应用题
数列应用题、创新题
白兔眼睛红
失踪的练习本
整体着眼,类比入手
找到突破口
白兔打狼
兔兔兔赛跑
白兔白,黑兔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