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2019-09-10 17:25施越男
新生代·下半月 2019年7期
关键词:独立思考能力培养小学数学

施越男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教育领域也获得了很大提升。现阶段我国正在实行新课改和素质教育政策,这对于我国不同学段的教育教学工作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对于小学生个人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以及未来的学习都会起到基础性作用,教师应该按照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要求,来培养小学生的个人独立思考能力。本文中将分析现阶段小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缺乏的原因,并给出具有针对性的改进策略,希望能对我国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教学 独立思考能力 培养

一般而言,培养小学生在数学方面的独立思考能力是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应该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日常课堂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并且有针对性地采取一些改善措施,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和特点和心理特点,运用多元化教学方式,来培养小学生自身的独立思考能力。另外,由于新课改的实施,小学生是否具有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也成为了对数学教师进行考核的维度之一。

一、现阶段小学生缺乏数学方面独立思考能力的原因

(一)缺乏一定的引导

要想培养小学生在数学方面的独立思考能力,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小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和自主学习。通过在课内外所学的知识,对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进行独立思考和解答。现阶段很多数学教师仍然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使得小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所教授的知识,跟着老师的思路走,而且在课堂上学生很少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教师所提出的问题。教师所布置的课后作业也都有固定的解题思路和标准答案,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难以培养小学生数学方面的独立思考能力,使学生思考问题时,只能按照老师所教授的一贯思路去进行思考【1】。

(二)教师没有尊重小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随着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尊重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放在教学目标的首要位置。很多教師在进行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仍然将自己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忽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一味地按照教学任务的安排,来教授数学的理论知识,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较少,这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小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和热情【2】。

二、培养小学生数学方面独立思考能力的有效路径

(一)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

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创新自身的教学理念,在未来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尊重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根据小学生的学习基础和接受能力,来设置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营造开放包容、利于小学生独立思考的数学课堂教学环境,并围绕培养小学生数学方面的独立思考能力,开展多元化的教学活动。

在用字母表示进行数一数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先举例说明:“一只青蛙有四条腿,一张嘴和两只眼睛,扑通一声,然后跳下水”,要求小学生按照教师所举的例子往下接,如“两只青蛙有八条腿,两张嘴和四个眼睛,需要扑通、扑通两声,然后跳下水”,以此类推,在青蛙数量不断增加的过程中,学生出错的概率也会增加,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小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最后,教师进行规律总结,“当青蛙有n只时,那么有4n条腿,n张嘴和2n只眼睛,需要扑通n声,然后跳下水”。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有效发挥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还有利于培养小学生个人的独立思考能力【3】。

(二)创建有利于小学生进行独立思考的课堂教学氛围

课堂教学氛围和课堂环境对小学生数学方面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有很重要的作用,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营造出开放包容的教学氛围。例如,在进行有关倍数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猜自己的年龄,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个提示“老师的年龄是5的倍数”。这样学生可能会猜测35岁、40岁等,教师可以适时地提问学生“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猜测?”接下来教师可以再继续给学生提示,例如,“老师的年龄既是7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你们说老师多少岁?”这样学生会异口同声地回答“35岁”。教师利用对话的形式,使课堂的教学氛围变得轻松愉悦,从而有效地激发小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小学生自身的独立思考能力【4】。

(三)用生活化的案例拓展小学生的数学思维

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对于数学中比较枯燥的理论知识无法完全理解。因此,教师可以运用生活化的案例来讲解数学知识,这样可以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生动地感受数学知识的应用,这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数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新课改教学目标。例如在学习平行和相交方面的数学知识时,教师可以运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设备,将铁轨、斑马线和操场跑道等多种图片为学生进行展示,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图片中“直线的位置存在怎样的关系?直线的交叉、平行需要怎样的条件?”教师应该为学生预留出足够的时间进行独立思考,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小组交流,让每组派出一名同学表达本小组的观点,最后教师在学生表达完个字的看法后,进行相关数学理论的总结,这样能够加强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5】。

结束语:

综上所述,要想培养小学生数学方面的独立思考能力,提升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成效,数学教师就应该积极主动地创新自身的教学理念,尊重小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运用生活化色彩较强的案例进行教学,构建有效的问题情境,使小学生能够愿意参与到数学课堂的探究性学习活动中来,从而培养小学生利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参考文献】:

【1】.史尧光.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7(20):36-37.

【2】.李志芳.论小学数学教学中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J].时代教育, 2018(2):174-174.

【3】.李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J].学周刊, 2017(7):84-85.

【4】.肖茜匀.探究小学数学教育中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J].数学大世界(下旬),2017(7).

【5】.陈春英.小学数学教育中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J].教师博览(科研版),2018,8(1).

猜你喜欢
独立思考能力培养小学数学
关于初中数学教学中应怎样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分析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探讨小学数学教育中独立思考能力的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