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杭高校留学生文化休克现象研究

2019-09-10 18:09王露颖陈琳佳
新生代·下半月 2019年7期
关键词:学习环境

王露颖 陈琳佳

【摘要】:自从国家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的综合实力就在不断增强。在这样的背景下,来华留学生数量也逐年上涨。但是,由于这些留学生在生活习惯、学习方式等方面与本国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很多留学生很难适应在华学习的模式,从而出现焦虑、恐慌等一系列的文化休克现象。为了帮助来华留学生更好地适应新的学习环境,我们针对这种文化休克现象进行了研究,并且提出了相应的改善对策。

【关键词】:高校留学生 文化休克 学习环境

近几年来,在中国文化软实力大力提升的背景下,世界各国的很多学生也开始来到中国留学。并且,来华留学生的数量也在逐年上涨。根据杭州高校留学生的情况来看,很多留学生都出现了“文化休克”现象。在本文中,就针对这些留学生产生“文化休克”的原因进行了调查,并且针对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让留学生们可以健康地学习和生活。

一、关于文化休克

这里的“文化休克”,又称文化震荡或文化冲击,指的是长期生活在某一种文化环境中的人,进入到另外一种不熟悉的文化环境中时所产生的不知所措或惶恐的心理,并且由此产生抗拒新文化、留恋旧文化的心理反应。很多学者认为,这种文化休克现象一般会经历四个时期,第一是蜜月期,第二是危机期,第三是复原期,第四是双文化适应期。但是,由于每个人对于不同环境的使用能力不同,所以这四个时期的持续时间、表现形式以及程度深浅也会存在差异。

二、在杭留学生文化休克情况调查

(一)调查设计

为了了解在杭留学生文化休克现象产生的原因,设计了本次问卷题目为“在杭留学生文化休克情况”的调查问卷。问卷有中、英文两版本,一共有11道题目,其中前面9道为客观题,最后2道为主观题。问卷内容主要涉及在杭留学生身上所表现的“文化休克”类型、持续时间、产生原因等内容,旨在能够调查出更加全面的在杭留学生文化休克情况。

(二)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对象涵盖了杭州当地几所高校的留学生,其中包括浙江大学、浙江财经大学等等。其中,这些留学生来华的时间也并不一致,3个月到2年不等。男学生占被调查人数的46%,女学生占54%,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在杭留学生身上的“文化休克”现象的共性与个性。

(三)调查结果分析

在本次调查中,一共发出问卷88份,收回有效问卷80份。其中,在回收的有效问卷中,有12%的被调查者具有比较严重的“文化休克”现象,且此现象已经对他们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产生了影响。此外,从中还可以了解到,他们的“文化休克”过渡时间都保持在12天以上。另外63%的被调查者出现了较轻微的“文化休克”现象,他們的过渡时间基本上保持在6~12天,其中,多数都是浙江工商大学的学生。剩下25%的被调查者尽管也面临着文化环境、语言差异等问题,但是由于他们自身的适应能力强,所以几乎没有出现比较明显的心理反应。此外,根据这些调查问卷可以得知,产生“文化休克”现象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自身性格原因

通过此次调查问卷可以得知,在一些自信、乐观的留学生中,只是出现了比较轻微的“文化休克”现象,甚至是没有。而且,性格比较外向的留学生在克服“文化休克”问题时所需要的时间也比较短,基本上都能够控制在两周以内。而那些安静、内向的留学生,所产生的“文化休克”现象比较严重,过渡时间也比较长,有的甚至需要三个月及以上的时间。

2、汉语水平原因

在此次调查中可以发现,有13%的留学生们汉语水平比较高或者是在来华之前就已经具备足够的汉语知识。所以他们通常都比其他的留学生具有更高的汉语应用能力。较强的汉语水平,可以帮助他们更快地了解中国文化,从而更好地适应,所以在他们身上所出现的“文化休克”现象是比较轻微的,而且持续的时间也比较短。

3、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认同程度

从本质上来说,“文化休克”现象产生的最主要原因是新文化环境与旧文化环境之间的冲击和差异。只有努力地适应新文化环境,并且去认同新文化,才能够避免文化休克现象的产生。根据此次调查结果可知,仅有18%的留学生表示理解和认可大部分的中国文化,71%的留学生表示理解小部分中国文化,但是无法认同,而剩下22%的留学生表示根本无法理解和认同。所以,他们的这种心理也导致他们很难适应中国文化环境,从而产生各种不良心理反应。

三、帮助在杭高校留学生克服文化休克的对策

(一)蜜月阶段

从现实情况来看,留学生初到中国,对于中国的方方面面都是充满好奇的,整体处于兴奋状态。在这个时候,学校便可以借助蜜月阶段给留学生们所带来的新鲜感来为他们提供一个缓冲时期。比如,带领他们参观城市景观,介绍城市风貌和社会情况,帮助他们熟悉周边生活设施、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排解他们心中的忧虑。

(二)危机阶段

在危机阶段,留学生所面临的冲击越来越明显。此时,留学生身上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反应。在这个时候,辅导员就应该对此进行密切关注,并且加大人文关怀力度,帮助他们解决学习或生活中的困难,帮助他们快速适应新环境。

(三)复原阶段

在这个阶段,留学生的语言水平已经有了一定的提高,并且已经渐渐地适应了校园生活。所以,在这个时候,学校便可以开展多种文化交流活动,进一步帮助他们克服“文化休克”现象。

(四)双文化适应期

在这个时期,留学生都已经基本适应了中国的文化环境,在处理各种心理问题时他们也会更加坦然。这个阶段是他们交友和学习的最佳阶段。此外,学校应该鼓励留学生积极规划学习生活,并且积极地参与各种活动。

结束语:

总而言之,文化休克是跨文化交流过程中的一种客观存在,文化休克现象是广泛存在于来华留学生身上的。这种心理反应会对他们的生活和学习产生影响,所以学校也应该从各个方面来帮助他们克服这种反应。

【参考文献】:

【1】马立立.来华留学生文化休克现象及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2017(43):80-81.

【2】段亚妮,天泽中.来华留学生教育中文化休克现象的成因及其应对策略[J].科技资讯,2017,15(21):159-160+162.

猜你喜欢
学习环境
让英语与生活同行
让优秀成为习惯
探究班主任管理中对轻与重的把握
横跨时空的新兴教学环境——国内“智慧校园”相关文献综述
试论初中英语学习环境的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