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趣味与探究中发展游戏

2019-09-10 18:59万颖
新生代·下半月 2019年7期
关键词:趣味探究游戏

万颖

【摘要】:在幼儿的日常生活、学习、成长与发展的过程中,游戏是幼儿最主要的活动方式,在幼儿的生活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并发挥着及其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地发挥游戏在幼儿成长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本文通过低结构材料“竹棍”一物多玩的教学案例重点探讨了如何在趣味与探究中发展幼儿游戏。

【关键词】:趣味 探究 发展 游戏

一、体验初的困惑

这周我们新增投放了低结构竹材料竹棍,孩子们看到新增的材料有的孩子拿起棍子开心的舞动起来,嘴里还吆喝着:“看我老孙的!”“妖怪哪里跑?”有的孩子说:“这个竹棍还能怎么玩啊?你知道吗?”有的孩子说:“我们可以串上东西烤烧烤”可玩二天,孩子们选择玩竹棍的孩子开始减少,我便认真观察孩子们,有的说:“你有没有好办法啊?”“竹棍还有什么好玩的啊?”“你想到办法没有啊?哎”,“我想要那种有长长短短的棍子”“用什么办法能把竹棍连起来啊”。

分析:

为什么孩子一开始兴趣很浓,第二天孩子们兴趣变低呢?我发现材料种类不够,不再具有挑战性,没有符合不同幼儿年龄需求。材料的投放一开始陷入困境,幼儿兴趣持久性差,探究欲望不浓。通过观察与交流,我认识到问题所在:只想着材料投放进去观察幼儿的玩法,却忽视了幼儿的需要,了解到孩子真正的关注点是竹棍的玩法。于是,我立即对材料进行了改进,我将竹棍分成了5种长短尺寸、3种粗细的尺寸,并且增加了各种绳子作为辅助材料,尽可能满足幼儿的需求。

二、体验中的经验迁移

第二次集体游戏活动,我将改进后不同规格的竹筒投放到体育区,激发出幼儿探究的欲望。让孩子们自己想想竹棍可以怎么玩?怎么才能锻炼我们的身体?孩子们想出了很多办法:骑马、拼跑道、赶小猪、开汽车、举重等玩法,我看到涛涛坐在地上,手里拿着竹棍不停的用布条、毛线、绳子纏绕在竹棍上,经过多次实验选择了布条将2根竹棍缠绕固定,固定好了她又想了把2个棍子变成一个直角,一掰就散架了。睿睿看见跑过去,问他:“你的棍子要散架,我家里的玩具不会散架,因为有孔,你可以钻一个孔啊”,涛涛说:“我就想组装一个球门,我想踢足球?”达达拿着最粗的竹筒有规律的排了一排,然后从竹筒上面走过去,我看到了便开心的加入他的队伍,说:“你的玩法真不错,你可以教教我怎么玩吗?”达达自信地说:“好啊,那你可要跟在我后面,不要掉下河里了。”孩子们就开始快乐的跳起来。

分析:

在根据幼儿需要改进和添加了一些辅助材料以后,孩子们探究欲望很高,玩法增加许多,将“一物多玩”作为探究体育游戏活动的重点,探究不同的玩法,让孩子被“模仿”,提高幼儿“一物多玩”的自信心。通过观察幼儿探究活动中的表现,发现材料虽然改进了尺寸和粗细,添加了辅助材料,能满足部分幼儿的需求,给幼儿一个宽松、自由的空间。根据孩子的需求再次进行了“竹棍”材料的改进,将不同规格的竹棍打孔,竹棍更具有多变、立体的特性。帮助我们有效的开展自主探究环节,这样不仅解决频繁更换体育器械的困难,幼儿在探究过程中发展跳、跑、手臂、平衡等能力,同时能够充分体现幼儿的积自主性、探究性的培养。

三、体验中的提升跨越

第三次游戏,再次改良带有孔的竹棍、带孔的竹板、绳类材料、球类、竹圈等等,孩子们认真观察材料的不同,兴致勃勃的动起手来,涛涛更是激动地说:“终于有打孔的竹棍了,太棒了!”说完就抱了一堆不同粗细长短的竹棍拿到空地研究起来,通过他重复尝试多次,拼接成一个直角。他继续拿起一根竹棍穿进了竹棍的另一头孔里,做成了一个门框嘴里大声地喊:“我的球门做好了哈哈!”激动地把球门放在地上可惜瞬间倒了。涛涛仔细端详尝试许多次仍然会倒。涛涛小声说:“我就是想做个不倒球门”我说:“你见过不倒翁吗?想想为什么它不会倒?”涛涛说:“哦,因为不倒翁下面重一些”。涛涛想了想,找来了2个很大的竹筒,分别立在地上二边,然后把球门2边放进竹筒,没想到真的不会倒了,涛涛开心的抱着我说:“老师,真的成功了”。

分析:

材料挑战性不断提升,满足了幼儿的需求,幼儿通过不断的探究,教师适时介入,让幼儿体验到战胜困难的喜悦,整个过程教师注重每个幼儿的参与、尝试,幼儿在探索中发现问题——操作寻找——解决问题——经验升华。教师在活动中是材料的提供者、问题的观察者和探索活动的引导者、启发者。为幼儿营造了一个宽松、自主的探索范围,幼儿充分体验了自主的乐趣,体现了幼儿的主体活动意识。

四、案例反思

(一)游戏的趣味性与探究性是游戏活动的前提

在体育游戏活动中,幼儿为活动的主体,引导幼儿进行自主探究的活动形式,尊重幼儿的活动意愿,有效激发幼儿参加体育游戏的兴趣,,让幼儿从被动游戏走向主动游戏,在自己所感兴趣的游戏中实现一物多玩,感受体育游戏带来的快乐。

(二)材料要具有多变性、实用性和探究性。

一物多玩活动的前提就是所选的游戏材料要可变化、可重组,蕴含着多种多样的玩法,充盈着丰富的探索空间。活动中通过引导孩子大胆探索材料的各种玩法,有效地发展孩子的不同运动能力,挖掘孩子的创造潜能。我利用低结构材料“竹棍”,通过不断的尝试、改进,探究不同的玩法训练体能,从而达到探究利用竹棍一物多玩锻炼体能的目标。

(三)过程指导要具有针对性、适宜性和开放性

教师需要用心观察,适时介入,我们要开放引导,激发探索。为了让能力不同的孩子都能在原有水平上得到良好发展,适当增添一些具有一定难度的挑战性内容。在增添的挑战性内容中同样要关注到材料提供的层次性,要让不同的孩子在不同能力起点上超越自我,获取成功,体验到战胜自我后的成功与喜悦。

【参考文献】:

【1】孙艳丽.趣味游戏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实践探析[J].学周刊,2016(1):196-196.

【4】幼儿园科学游戏选材与运用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6.

猜你喜欢
趣味探究游戏
设问引导探究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午睡的趣味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
妙趣横生的趣味创意
趣味型男
让你HOLD不住的趣味创意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