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产业与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创新路径

2019-09-10 01:55白音特古斯
名城绘 2019年7期
关键词:文化旅游产业融合体育产业

白音特古斯

摘要:现如今,我国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国竞技体育实力不断加强,群众体育运动蓬勃发展,社区体育、家庭体育、学校体育发展有条不紊,正努力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为了适应新时代背景的发展需要,体育产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也是提升国家软实力、增强产业竞争力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也必须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体育旅游产业的创新驱动成为关注重点,因此体育产业与文化旅游产业相结合,有利于推动我国体育事业走上快速发展的康庄大道。

关键词:体育产业;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创新路径

一、体育产业与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性

在推行多年的文化旅游产业中,过度开发、资源浪费等不良现象日渐显现,不仅给既有的产业扩展规模、提升效益形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而且制约了文化旅游产业在调结构、转方式上实现可持续发展。而在体育产业发展过程中,竞技体育的快跑与全民健身、休闲体育的慢走长期以来形成强烈反差,不仅无助于全民健身运动的深入推广,也制约了竞技体育做大做强。

体育产业与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才能从根本上缓解二者在传统发展模式下的缺陷和不足。众多规模化、系统化的体育设施设备、产业平台等早已是文化旅游产业现代化发展的亮点和热点。而将文化旅游元素融入体育运动后,越来越多普通人、非专业的体育运动爱好者便有更多机会和条件享受到优良的体育资源,这显然对提高全民身体素质大有帮助。

二、体育产业与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创新路径

1、 以文创产业为契机推动体育产业与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在中国社会已经全面进入“双创”的时代契机下,体育产业与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也需要立足于创新创意创造化的改变。文创产业正是实现二者创新式融合的路径之一。

比如在河南少林的禅宗音乐大典就融合了少林武术表演、文化旅游、佛教文化展示乃至中国功夫学习等多种体育文创形式,每逢大典必会吸引至少二十万中外游客,收入更是超千万,且已在国内外形成了一定的知名度。仿照少林大典模式,全国各地都可以开展类似的体育文创活动形式。尤其当下日渐临近北京-张家口冬奥会,北方冰雪运动融合文化创意旅游正当其时。包括全国各地、省市区县的各级各类体育馆、场等也可以开辟出一块文化创意场地,结合本地区流行或传统的体育运动项目打造本土体育文化旅游文创地方项目、产品。甚至在全国具有一定知名度的体育院校也可以尝试設置更多具有文创性质的专业,将大学校园的运动场馆打造成本区域的竞技体育或休闲体育与文化旅游的知名品牌。

以文创产业为契机推动体育产业与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着眼点在于因地制宜、不拘一格、敢于想象和尝试。要立足于本地既有的体育运动和文化旅游资源全面整合,深入挖掘其中富于人文精神、娱乐元素的成份,再结合丰富的创意思维和创新手段开拓出个性化的体育文旅文创项目。

2、 体育产业和文化旅游业双向渗透

体育产业向文化旅游产业渗透包括:(1)竞赛表演业的发展带动举办地旅游业及相关服务业的发展,比如湖北武汉的“汉马”城市马拉松比赛、“武网”国际网球比赛等,受赛事影响吸引观众来到武汉这座城市从而带来了旅游消费。(2)休闲旅游业的开发。很多城市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户外运动旅游资源,比如哈尔滨滑雪、登山攀岩、海滨城市的海洋运动帆船摩托艇等。这些特色运动也成为了城市特有的旅游名片。(3)大型体育场馆及良好的基础设施建设也能吸引游客从而促进当地旅游业发展。北京奥运会后,鸟巢、水立方等大型场馆也成为了地标性建筑,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

文化旅游产业向体育产业渗透包括:(1)民族传统文化的挖掘与复兴能带动体育产业的发展。例如,湖北荆州是楚文化发源地有着几千年的赛龙舟文化。随着赛龙舟赛事制度的不断完善,很多国际龙舟比赛也在这里举行,吸引了大量的参赛者和观赛者。在举办比赛的同时宣传荆州特色楚文化、三国文化等。例如,2018年6月中国龙舟公开赛在湖北荆州护城河畔举行,以独特的娱乐性和观赏性充分展现体育和文化的融合。(2)民间节假日旅游和少数民族特色运动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吸引着国内外游客。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其中摔跤、射箭、骑马等传体育统项目得到了良好的传承和弘扬。

三、加强体育产业与文化旅游产业深度融合的建议

1、 政府应该给予“体育+旅游”发展模式更多政策保护及更多发展规划。更多政策保护不仅是给予体育旅游业更多政策优惠,而且也能号召各城市挖掘自身特色,实现产业升级。政府评定出一些示范性体育旅游产业公司及体育旅游模范小镇作为范例,号召更多城市充分挖掘自身旅游资源和体育运动资源相结合,并给予一些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资金支持,培养更多旅游服务业人才和社会体育指导人才,鼓励节假日体育旅游消费,进一步促进旅游消费结构从低层次的观光需求向高层次的体验性休闲度假需求转型升级。

2、 加快体育旅游标准体系建设的首要任务是转变思维与观念。将由政府单一供给的体育旅游标准制定转变为由政府推动、市场主导、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模式,转变传统条块状的发展理念,树立产业协同发展理念,更新旅游产业和体育产业的资源观,发展观。鼓励企业从自身需要出发,制定符合企业需求、具有企业特色的企业标准,完善并推广有价值的企业标准,并鼓励其上升为地方标准;鼓励科研机构、标准化研究机构、大专院校等有针对性积极参与行业标准、企业标准的制定。

3、 要充分展现体育发展优势,挖掘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发展体育旅游经济价值同时也要注重其文化和社会价值。积极引进国外体育赛事,体育娱乐活动,注入自身文化内涵,推动体育与文艺表演、传统文化、少数民族节日相融合。在发展体育旅游产业时,将传承传统民族体育文化作为使命,通过刺激旅游消费来宣传文化内涵,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和民族体育文化的国际竞争力。

4、 加强规划创新营销,根据基础、资源、分层次分重点打造成熟的体育旅游示范项目,发挥带动效益。通过区域联动、部门联合、企业联手的一体化旅游营销战略,采取多形式,多渠道,广泛覆盖的宣传手段,提高营销效果,打造自身优势特色。

体育产业与文化旅游产业在实质上建有相关性与互补性,完全可以互通有无、合作共赢。因此,体育产业与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实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提高供给体系质量,是新时期新经济模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 陈同先.体育旅游市场开发的功效探析[J].体育与科学,2016,6(2).

[2] 徐虹,范清.我国旅游产业融合的障碍因素及其竞争力提升策略研究[J].旅游科学,2016,22(4).

(作者单位:内蒙古兴安盟科尔沁右翼中旗文化馆)

猜你喜欢
文化旅游产业融合体育产业
我国体育产业政策演进与效果评价
体育产业之篮球
我国体育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大数据时代广告产业融合发展的模式与机制分析
贵州省文化旅游创意发展态势评价
基于贸易转型背景下的大连服务贸易发展对策研究、
文化系统剥离与市场割裂对文化创意体验产品的影响研究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
体验视角下文化旅游产品深度开发研究
旅游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