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读求知培情 寓学于趣于乐

2019-09-10 07:22李璧如
珠海 2019年6期
关键词:本馆通识约翰

李璧如

走进老约翰绘本馆,三十七平方米的空间里灯光明亮,书架上整齐砌着近三千册封面色彩斑斓的绘本,天蓝色的小凳子搭配着不规则的小矮桌,角落位置还铺着软垫和靠枕,搭成了一个温馨的阅读乐园。每到放学后的下午,或是闲暇的周末,许多孩子都会聚集到这里,以阅读绘本或聆听课程的形式,步入一个个新鲜有趣的世界中。

以读求知 在共读中触摸亲情

老约翰绘本馆馆长吴婷婷在2018年9月来到珠海,此前在香港工作时,她就常常在周末带着孩子参观各种博物馆。来到珠海之前,吴婷婷希望从事与儿童科普相关的工作,搭建一个可以带孩子进行科普参观活动的平台。“我最初想法来源于一个曾参观过的私人通识博物馆,后来了解不少项目,发现绘本馆需要的投资更少,而且效果也很好。”老约翰绘本馆的内容总监李瑾曾是一名记者,平时就喜欢与孩子一起阅读绘本,也希望促进身边已经当了家長的朋友进行早期的亲子阅读。两人一拍即合,决定共同经营一间绘本馆。老约翰绘本馆为一家全国连锁店,两人选择加盟这个品牌,一方面考虑到它已经是个成熟的阅读推广机构,在各大城市均有分店,二是因为它的整体理念更专注于阅读。此外,家长与孩子可以在老约翰绘本馆的网站APP上浏览书目和预约借书,个别小区还能够直接配送绘本。

如今老约翰绘本馆已经步上正轨,在借阅绘本的基础上举办过不少活动。在第一次活动里,绘本馆邀请了一位特级飞行员为孩子普及飞行相关的知识;第二次活动则紧扣气象主题进行科普,邀请了中山大学气象科学院的学生社团为孩子们进行科普讲座,并且组织孩子们参观珠海市气象局。吴婷婷介绍,绘本馆内较为典型的活动形式是他们先与孩子们共同阅读绘本,再根据绘本内容衍生出手工与表演等互动。例如2019年春节期间,绘本馆为孩子们讲了“十二生肖谁第一”的故事,简单教导孩子认识十二生肖和顺序,再与孩子们一同用纸制作生肖相关的拼贴画和对联,通过各种联动的活动,加强他们对故事内容的理解效果。四月初,以4月23日世界阅读日为契机,绘本馆举办了21天阅读打卡活动,最后有20多个家庭顺利完成了打卡任务,不少孩子甚至在活动结束之后依然坚持每日阅读。此外,绘本馆还举办过面向家长的讲座,家长之间共同分享亲子共读的经验。

对年纪尚幼的孩子来说,亲子共读是他们阅读绘本的主要方式。感情需要培养与呵护,也需要介质去传递和表达,在熟悉放松的家中,父母与孩子互相依偎着,绘本如同一根绸带将他们系在一起,父母不仅可以带领孩子汲取知识,更重要的是在共读过程中感受亲情的升温。吴婷婷和李瑾一直提倡亲子共读,在绘本馆里,时常会举行亲子共同参与的活动,但是它更类似一种社交团体活动,无法取代家庭氛围内的亲子阅读。“如今我们会员中大部分家庭仍然需要亲子共读,孩子至少在二三年级时拥有一定识字量并且掌握了阅读方式,才会慢慢过渡到独立阅读,即便如此,很多孩子识字后也应该与父母一起分析和欣赏绘本的内容,亲子共读是无法取代的。”

在经营绘本馆时,她们也观察到不少家庭的剪影。由于绘本馆坐落在一家儿童培训机构内,不少家长会送孩子来上兴趣班,有些家长会匆匆地将孩子单独放在馆内阅读,自己离开一段时间,但也有不少家长十分关心孩子的阅读书目,有一位家长会在送孩子上课后,来到绘本馆里为孩子仔细地逐本挑选绘本,一挑就挑到孩子下课,再一手牵着孩子、一手抱着绘本离开。让李瑾印象深刻的是一位女孩和她的父母,他们刚踏入绘本馆内,两个家长就开始分别在琳琅满目的书架上寻找心仪绘本,“抢”着和孩子一起阅读,这厢妈妈刚讲完一个绘本,旁边的爸爸立刻翻开一本新故事,两人都对亲子共读充满热情。

在早期家庭教育中,父母重视孩子阅读习惯的培养是关键,李瑾也察觉到很多家长存在认识误区,有些家长认为孩子太小不需要阅读启蒙,有些家长在孩子上幼儿园时就只注重提高孩子的识字量,还有些家长觉得孩子上小学后就应该只阅读有字的书,而不应该再读图画书等等。“不过现在许多人已经走出这些误区,在我们21天打卡活动里,有几个连一岁都没到的孩子同样完成了活动,这反映出了家长对孩子阅读的重视。”

寓学于乐 以通识教育推开窗户

在老约翰绘本馆的一角,有一块教学用的白板和卷起来的投影幕布,平时不引人注意,但是当那块投影幕布徐徐降落,孩子们会围坐在一起聚精会神地看着投影中缤纷的图画,听着老师绘声绘色的介绍,这就是老约翰绘本馆进行“儿童通识工作坊”的时候了。

不仅局限于绘本借阅与相关活动,老约翰绘本馆还借助本身平台,开设了原创的“儿童通识课程”。为此,吴婷婷和李瑾邀请北师大珠海分校通识教学中心和教育学院的有关专家作为绘本馆的学术顾问,为绘本馆的通识教育课程进行规划指导。通识教育的理念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它如今已成为世界各大学普遍接受的国际化议题,逐渐也被国内大学所接受和普及,近几年还有向中小学延伸的新趋向。北师珠通识教学中心副主任李晓进表示,通识教育注重培养孩子的五个核心素养,即本土文化理解与传承、批判性思维、创新、合作与沟通素养。在国内教育更重视专业化教育的情况下,通识教育的进行需要依靠家庭教育辅助完成,而每个家庭情况各异,要达成教育目的可能面临不同困难。

“我们教师长期从事教育行业,感受到许多学生在大学时没有阅读习惯,但是实际上阅读能力和习惯的培养应该在中小学阶段完成。”李晓进说,“阅读相比舞蹈和艺术培训班等兴趣班不太一样,阅读的过程其实是孩子综合能力培养的过程,在阅读中,孩子们可以锻炼理解力、领悟力和共情能力,还可以提高艺术审美素养。”在老约翰绘本馆开展通识教育课程时,李晓进会对通识教育课程的体系提供一些专业意见,例如针对不同年龄阶段设计的参考课程以及教学方式建议。

如今老约翰绘本馆的通识教育课程已经起步,目前在本学期内共设计了十二次课程,其中有不少充满吸引力的题目,例如人类历史上曾辉煌的玛雅文明、失落的亚特兰蒂斯文明等等,这些课题与地理、历史、民俗联系紧密,初衷是希望可以培养孩子们养成能够融合各方面知识的能力。

3月24日,老约翰绘本馆举行了第一堂通识课,课程主题为“我们从哪里来”。在吴婷婷和李瑾的带领下,孩子们分别从两个方向探索这个问题,一是从科学角度解释地球如何出现、人类如何诞生。二是从神话角度展开,介绍东西方人类在科学出现前的各种猜想,如中国传统神话中的盘古开天辟地和女娲捏土造人。“在授课过程中我们发现孩子们对科普类的故事,例如宇宙大爆炸、恐龙灭绝等话题很有兴趣,但是真正说到具体的神话内容时,大多数孩子都不太了解。”吴婷婷说。在课程内容上求简,在授课形式上求趣,让孩子通过课程对这个话题产生兴趣,在此基础上主动了解话题背后衍生的故事,这是吴婷婷和李瑾最希望达成的效果。

“我们是有意从大语文的方向扭转孩子们在学校教育的惯性。”李瑾解释道。“大语文”是“大语文教育”的简称,以人获得更好的身心发展为基点,同时注重思维方式、情感认知、人格与人文修养等方面的提升。在李瑾看来,如今的小学语文教育中,一方面课程时间短,每节课平均只有四十分钟;二是根据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每节课都有让学生认识多少个生字和词语等要求,很多时候老師把零碎的知识点介绍完毕后就接近下课时间了。“大语文的概念是从大往小开始讲,从课文的故事背景、作者、故事内容、人物等开始介绍,随后才具体到认识新的字与词,而课堂上的操作是从小往大讲。我们的通识课程在教学形式上把大语文的概念融入进去,不仅是教授知识点,更是从大背景拓展孩子的视野,让他看到故事背后还有很多的故事。”

不同年龄段的孩子适合阅读的绘本类型不同,幼儿园阶段的孩子正处于一种对认知有着高需求的状态里,而且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短,课程会将他们的认知和习惯养成需要结合起来,简化内容,缩短时间,将关注点缩小到一个孩子会感兴趣的具体细节上。吴婷婷举了一个例子:“有一次我们为孩子讲绘本时涉及许多动物,其中有一种叫河狸,考虑到孩子们经常分辨不清河狸和水獭,我们就根据这个主题制作幻灯片,利用两种动物的照片和视频讲讲这两种动物生活在哪里,各自的特点和区别是什么。”

环视绘本馆,每本静静地沐浴着灯光的绘本中都有一个折叠起来的精妙天地,颜色和线条里隐藏着启迪,文字和故事中浸润着情感,它们像是一扇扇窗户,温柔展示出绚烂世界的一角。“绘本里包含人类的知识、智慧和经验,我们希望孩子们通过阅读绘本和通识课程,尽早地接触到它们。”李瑾说,“绘本本身包含着教育方面的功能,而且阅读绘本不仅是内容方面的收获,还是一种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这是终身有益的。”

猜你喜欢
本馆通识约翰
高校通识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践研究
新商业模式下新商科通识课建设的思考和探索
我国大学通识教育的现状与路径构建研究
独立学院通识教育教学管理问题及对策分析
老约翰绘本馆
窗 前
绘本馆:童书营销新支点
我们的都市有童话
新电源
让孩子买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