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批判性思维培养的策略研究

2019-09-10 07:22崔欢欢
成长 2019年5期
关键词:批判性思维培养策略高中语文

崔欢欢

摘 要:高中阶段是培养学生独立思维能力的重要时期,进行思维锻炼是一项长期坚持的过程,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是锻炼学生在阅读中发现问题和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本文主要介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和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批判性思维;培养策略

1 引言

批判性阅读是指大脑思维要参与到阅读过程中,要对读物所表达的内容和思想做客观的分析,并且拥有明确的观点。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主要是要克服阅读中人云亦云的惯性思考方式,引导学生学会质疑,站在不同的角度审视问题,最后在日常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观察分析问题越来越趋于完善缜密。

2 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

我国高中语文教学除了突出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还要重视学生独立思考和质疑探究的能力。在日常学习、阅读中脱离开批判性思维,学生将丧失主动思考的能力,只能被动地接受理解,长此发展学生容易产生惰性和依赖心理对学习产生消极影响。其次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发展,能激发学生产生创新思维和独特见解。最后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鼓励学生理智的、实事求是的分析问题,而且多角度、深层次、逻辑客观的看待事物,拓展了学生分析各类问题的格局所以在阅读中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3 高中阅读教学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必要性

3.1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决定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模式很有必要

因为现阶段高中还是以应试教育为主,所以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依然是教师作为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的主动思维意识被限制。因为备战高考的影响,教师教学也是以提升学生成绩为目标,忽视了学生能力培养。例如,课堂教学中教师会强调自己的权威性,喜欢把问题标准化、模式化解答,希望所有的学生都按照自己的思维模式思考问题,不符合自己标准的答案一般会被忽略或纠正。这样在学生意识中就会形成只有满足教师的答案才是解决问题的方案,学生就没有进一步思考探究的欲望,本来应该活泼生动的阅读教学变成机械化的思维传导,这是传统阅读教学中最大的弊端。

3.2 批判性思维能提升学生的竞争能力

在当前复杂的竞争形势下,批判性思维能力是每个人必备的素质。信息化社会各类信息繁杂多样,传播速度又快,所以每天要面对各类问题。只有经过长期的锻炼培养,具备发现问题的敏锐触觉,再经过科学分析,及时的甄别取舍才能更快的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因此在高中阶段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能为以后适应社会生活打下基础。

3.3 高中阶段是培养学生思维习惯的黄金时期

高中阶段是学生记忆能力、思维能力成长的黄金阶段,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初步形成价值观,所以高中学生具备了培养批判性思维习惯的条件。其次,高中学生喜欢突出自我,渴望被肯定,因此教师一旦启发学生开始批判性思维锻炼,他们会积极的探索创新,乐于和其他人交流观点。最后,高中学生即将面临相对独立的学习生活空间,为学生后期的长远发展考虑也很有必要开展批判性思维锻炼。

4 在高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习惯的策略

4.1 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激发学生提问的意识

质疑能力和提问意识是开启批判性思维习惯的起点,只有发现了问题才能开始分析、论证。怎样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呢?我认为首先是要摆脱依赖和惰性思想,如果只是遵循作者的思想和意愿阅读虽然理解和思考会很流畅,但没有融入自己的判断和思维就不会对知识产生自我理解和认知,因此这样的阅读没有实际效果。所以批判性阅读是要带着思考进行,要边读边想,在文章中和自己认知、理解有冲突的地方,就是问题存在的地方,也是我们要展开挖掘分析的地方。例如我们现在阅读《红楼梦》,因为古代与现代的文化背景,价值观念完全不同,所以在阅读中用现代的思维理解就会有很多疑惑和不解,学生要解开这些疑惑就要从了解当时的历史文化背景入手,因此批判性思维能拓展学生的认知领域,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

4.2 培养学生全面客观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批判性思维的核心是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要全面客观的分析论证问题,除了要遵循逻辑性,还要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和层次审视。逻辑性是分析思考问题的框架,而多方位多角度的观察是在培养学生用辩证的思维方式考虑问题。批判性思维的关键是不遵循惯性思维,锻炼出一双能发现问题新视角的慧眼。当然这样的能力是建立在丰富的知识储备和经验积累上的,所以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是经过长时间的锻炼,不断总结经验才能实现。例如,在阅读了莫泊桑的《项链》后,人们认为文章批判了小资产阶级爱慕虚荣的心理。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启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所以让学生尝试站在不同的角度理解主人公心理。比如,只是把丢项链事件看作主人公人生中的无常变故,他们为了应对这场变故而顽强的与命运抗争站在这个角度去分析,是不是主人公也具有敢作敢当能与命运抗争的勇气。所以文学作品和生活一样是一面多棱镜,关键是看你站在什么角度去观察分析。

4.3 教师要转变观念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敢于表达不同意见

培养批判性思维习惯是长期的过程,教于学都要尊重彼此的思考方式,教师不是知识的垄断者,所以在学生面前偶尔愚蠢并不丢人。同时学生要有不怕犯错的意识,有句俗语是“失败乃成功之母”,只有经过多次尝试总结失败经验,才能不断完善自我认知思考的体系。素质教育讲究因材施教,在教育中坚持惯性思维,鼓励学生们向标准答案看齐,这一点是万万不可取的。教育的关键是要尊重人的自由思考,鼓励学生表达自己对事物的认知判断,是培养批判性思维的基础。学校教育不是在组装机器,所以教学模式要人性化、科学化。

总之思维方式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见成效的,培养学生在阅读中的批判性思维要靠日常教学中不断的积累和引导,才能使学生逐渐形成这样的思维習惯。十年树木,百年育人,教育讲究的是持之以恒的坚持,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成长过程,在思维模式锻炼中不能揠苗助长。

参考文献:

[1] 余党绪.批判性思维应成为教师的必修课[J].教师教育论坛,2018,10.

[2] 李瑞雪.批判性思维教学法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8,35.

猜你喜欢
批判性思维培养策略高中语文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论批判性思维与信息分析能力在高等教育中的培养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