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课程改革带给语文教学的改变

2019-09-10 07:22邓莹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19年42期
关键词:高中课程语文能力新教材

邓莹

教学改革的实质和核心是观念的改革,素质教育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它的推广使用使语文的教学观念和方法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中学语文教学已经走出了单纯的师传生受,重知识轻能力、重成绩轻素质的传统模式。“语文教学是为社会发展和学生的潜能开发、健全个性发展、自我教育能力和终身学习习惯的养成打下坚定的基础的。”“语文学习是现代人们生活和生命中最重要的基础部分,是提高人们学习生活和生命质量的基础。”这些现代语文教育观正在为越来越多的教师所接受并落实于教学的实践。钱梦龙的“四段导读法”、宁鸿彬的“五步教学程序教学法”、魏书生的“六步自学法”、余蕾的“课内外衔接语文能力训练”实验、蔡澄清的“点拨教学”实验、许序修的“读写创”教改实验等,大大的丰富了语文素质教育理论,广泛而深入的启发和影响了中学语文教学。

一、高中课程改革带来语文教学观念的转变

现在,我们感受到教师们已适应了新教材,语文教学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首先是从教学观念的变化开始的。

(1)语文是思维、交际的工具,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我们教学的终极目标。过去的语文教学普遍存在着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倾向,教学围着知识讲解、语法分析以及解题技巧培养转。学生知道不少语法规则,却不能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运用。就阅读能力而言,过去课文教学很少注意到培养学生的信息整合能力,学生学课文往往是学基础知识,而不是为提高阅读、筛选和整合信息的能力。新教材分板块,联系生活实际,不仅让学生通过自主思考掌握相关知识,更注重让学生学会怎样学习,怎样获取提炼信息,为终生学习培养良好的习惯。知识和能力辩证关系的再认识,使教师的语文教学观和学生的语文学习观发生了变化。

(2)语文能力的全面发展是学生语文素质的重要体现。语文学习的目的在于交流思想和情感,互通信息。过去语文教学重阅读,轻听说,结果造成学生普遍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现象。新教材以生活为板块结构的综合教学模式使教学中让学生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平衡地发展成为可能,克服过去教学中轻重不均现象,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和学生的语文素质。特别是重视和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对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有着重大意义。听说能力是语文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是语文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没有较强的听说能力,在现代社会将受到更大的限制,现代社会通过有声语言交流的信息量比以前大大增多了。

(3)我们要把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作为语文教学的终极目的。语文学习必然包括对文化的学习,社会文化不可避免会反映到语文中。文化素质是一个人素养的基本组成,并影响到思维能力的形成。如今跨文化意识的教育也正受到教师们的极大关注。过去语文教学没有让文化意识教育“显性”出来,教师在教学中缺乏传授文化知识的培养文化意识的自觉意识。新教材中许多有关文化教育的内容,为教师进行文化意识教育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敏感性和文化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对提高其语文能力是非常有益的。正如高中语文教学大纲所指出,“熟悉文化知识有助于理解和表情达意”。

二、高中课程改革带给语文教学方法的改变

教学方法是伴随教学观念的变化而改变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转变具体就表现在课堂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改变。

(1)新教材为教师的活动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和形式,而且将学生的实践活动作为把语文知识转化为语文能力的必要过程。包括两层意义:一是把听说读写作为手段使学生通过练习掌握语文的规则,学会正确的用法;另一是把听说读写作为教学的最终目的,在真实的交際生活中训练学生使用语言进行交际,培养语文能力和训练交际能力。

学生活动直接打破了过去课堂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改变了教师的角色,教师由单一的知识传授者改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活动的组织者。师生的关系有过去的单一的师生问答,变成不仅有师生关系,也有学生和学生的活动,如:同桌互动,小组讨论,班级活动。形式由教师的讲解变成不仅有教师的讲解,也有学生表演、讨论、辩论、模拟采访等活动。这不仅仅是活跃了课堂气氛,更重要的是创设情景,让学生在实践中培养语文能力。

(2)教学观念和方法的改变也带来了教学手段的革新。众所周知,多媒体技术集图文、声、像于一体。多媒体因其所具有集成性和交互性使它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前景十分广阔,为优化课堂教学效果,创造生动活动泼的课堂教学氛围,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创造了条件。

多媒体技术是课堂教学更为直观的,形象化的教学手段,为课堂教学创造了更富表现力,更具真实感的教学环境。对语文教学而言,“学习最好的刺激是对所学教材兴趣。”它可以使语言文字所描绘的内容变成形声结合的画面或动画,达到创设教学情景,渲染课堂教学气氛,从而能迅速地引起学习者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能保持很高的学习兴趣,寓教于乐,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激活学生的思维。

这是我们在高中课程改革以后所感受到的在教师、学生和课堂教学中所发生的一些变化,是我们新课改以来的感想和体会,尽管这种变化在学校与学校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还不平衡,但高中课程改革为中学语文教学进行素质教育开辟了道路,为以后更具时代性的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极大的促进了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

猜你喜欢
高中课程语文能力新教材
浅析高中数学深度学习的实现途径
地理新教材封面图像解读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挺立于课本之中的“树”
不因人文失语言 要因语言悟人文
浅论小学语文探究性学习的教学策略
高中生物学习焦虑原因及对策
应用型本科人才语文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构建高中思想政治课合作学习模式的研究
PBL教学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