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设环境引出精彩

2019-09-10 22:17周真平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19年43期
关键词:环境创设幼儿园

周真平

摘  要:在我国教育水平不断发展和提升条件下,各界对幼儿教学和环境给予高度重视,强调了幼儿园教学环境对幼儿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性,比如幼儿良好心理品质的培养、文化传播等。这就说明了幼儿园环境在教育中占据着十分关键的地位,因此需要基于生态学视域,积极创设良好的幼儿园环境,让幼儿在和谐、舒适的环境中成长、发育。这篇文章着重分析和谈论了生态学视域下幼儿园环境创设,通过巧设环境引出精彩。

关键词:生态学视域;幼儿园;环境创设

引言:随着综合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实施,幼儿教育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而环境作为幼儿教育主要资源之一,可以通过环境的有效创设,保证幼儿健康、全面的发展。同时需要站在生态学的角度,深入分析幼儿园环境创设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明确环境创设与幼儿发展之间的关系,思考幼儿园环境创设的根本目标。基于此采用科学合理的措施有效创设幼儿园环境,以此全面发挥环境创设的积极作用和教育功能,促进幼儿综合发展和健康成长。

一、幼儿发展与环境创设

在传统理论观念中,多数认为幼儿发展与外界环境无关,主要与自身内部有关,即幼儿是独立的个体,与环境之间是分离的。但是由生态学理论得出,幼儿身心发展与外界存在密切联系,是不可分割、息息相关的。作为一个实体,环境也需要幼儿进行描绘,两者之间保持着相互作用的关系。同时,对于幼儿园来说,环境创设目的在于保证环境资源合理使用,促使环境创设的教育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促进幼儿全面发展。而根据生态学学者研究可知,在生态学视域下,幼儿园环境创设存在如下几点特征。

(一)系統多元化、结构化,促进儿童成长

从传统思想观念角度来说,环境是一个抽象的整体,对于人类存在一定的刺激性,其中包括幼儿,但是在幼儿发展中并不具有主导作用,也不是幼儿教育的主要内容。从生态学理论角度而言,幼儿成长、发展与外界环境的多层次结构是息息相关的,环境一旦变化,极易对幼儿产生影响。所以需要从多元化、多因素、多因果等角度,准确审视幼儿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关联。带领幼儿多开展室外活动,并在室内外设置不同的环境区域,比如活动区、休息区、学习区等,同时可以设置一些充满乐趣且不同主题的区域环境。避免发生闭门造车情况,防止幼儿独处于单一环境,抑制幼儿能力的培养和发展。

(二)多样可变环境,促进儿童发展

根据上述内容可知,环境并不是传统理论主要研究对象,仅仅是一个永久不变的个体。在这种环境条件下,幼儿成长和发展也是存在固定规律的,即沿着固定方向或轨迹进行发展。但是根据人类发展生态学研究可知,环境是生态学理论重要研究对象之一。当前,幼儿所在环境具有可变、多样的特点,由此得出,幼儿的发展是无法确定的。因此需要密切关注幼儿和环境之间的双向作用,鼓励幼儿主动参与环境创设,共同打造“海底世界”“森林探险”等走廊环境。而该环境可以启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以此保证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二、幼儿园环境创设现状

(一)缺乏系统性和教育性

幼儿园环境不仅包括幼儿身心发展所需的物质条件,还包括了精神条件。对于一个良好的幼儿园环境来说,其一定具有教育性、系统性、整体性和一贯性。在生态学角度基础上,可知幼儿园环境创设内容缺少上述特征,这与环境创设作用认识不足、缺少发展观念有关。同时在幼儿园中,对室内外装饰、家具摆设、绿化、建筑等给予过高的关注,进而忽视了园貌、园风、情感气氛、人际关系、工作作风、办园指导思想等内容。比如,许多幼儿园内会张贴各式各样的贴纸,比如小动物、向日葵、花草等,这些内容在视觉上缺乏生动性,无法引起幼儿的共鸣,也难以凸显出教育性。同时这些环境创设内容是各自独立,缺少联系性,无法合理延伸出环境创设内容,充分显示了环境创设的随意性。

(二)缺少创新性和可变性

目前,许多幼儿园在环境创设中尽可能实现材料美观性,但事实上,仍然比较单一,环境创设缺乏创新。尤其是站在生态学角度,其总体规划无生态性、长远性和多样性。且幼儿园环境创设目的并不清晰,极易造成形象工程,对形式美过于重视,进而忽略了教育功能。虽然多数幼儿园已经意识到自身环境创设中出现的不足和问题,也进行了相应的改进,但整体上并未出现明显变化。许多教师在环境创设方面产生了多个新误区,比如认为幼儿园环境就是将室内外环境布置成五颜六色,以此吸引幼儿注意力。

(三)主体单一,幼儿参与积极性低

基于生态学角度,当前幼儿园环境创设仍然未能反映出幼儿发展,同时还存在对幼儿关注不够、主体单一、幼儿参与积极性低的问题。具体体现:第一,幼儿教师过于要求成人完美,导致环境创设模式单一,幼儿无法参与环境创设,这也是当前各幼儿园环境创设主要问题。出现该问题的原因在于教师未能认识教学目的,只是单方面进行环境创设,严重降低了幼儿参与的兴趣,同时还浪费了教学时间。第二,部分教师将幼儿参与环境创设作为一个成果进行展示,认为环境创设对幼儿参与提出一定的要求,故需要将幼儿的手工作品、绘画粘贴到墙上进行展示,以为幼儿会习惯。但事实上,这样的做法严重打击了幼儿园环境创设的教育意义和价值。第三,环境创设过于追求个性,未能充分考虑幼儿实际需求,不符合幼儿兴趣爱好。同时,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许多时候是不允许幼儿使用或解除的,仅在特殊条件下才可开放,从而导致环境成为摆设,无法体现环境创设的隐性和显性教育功能,难以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四)缺少与幼儿的双向互动

从布朗芬布伦纳理论可知,幼儿发展在幼儿园环境中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在此变化期间,幼儿可以感受自身所处的生态环境,并与其进行互动。因此,幼儿与环境之间存在双向互动关系,需要幼儿积极发现、探索区域活动和环境的特征。但事实上,当前,幼儿园环境创设难以实现与幼儿间的互动。比如,幼儿教师开展一个与绘画相关的美术主题活动时,所有教师为了突出幼儿园特点,在很长时间内会将绘画内容作为环境创设,采用幼儿的线描画来装饰幼儿园室内、走廊、区角等场所。这样虽然从表面上是有机集合了环境创设与幼儿教育活动,但忽视了美术教学中的多种元素,无法带领幼儿感受到自身所处的环境,导致幼儿难以探索和发现各区域活动的变化和特征,进而严重阻碍了幼儿与环境之间的双向互动。

三、幼儿园环境有效创设措施

(一)合理布局区域环境

在生态学基础上,创设幼儿园环境的本质目的在于强化生态性,同时所有目标均需要具有整体的系统性与教育性,从而为幼儿园营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保证幼儿身心健康,促进全面发展。比如,针对托班环境创设,其最主要目标:根据托班幼儿身心特点,帮助幼儿尽快融入幼儿园生活,同时为幼儿提供一个自我发现、探索、学习的场所。故在托班环境区域布局中,需重点突出家庭化,消除幼儿陌生感,加强幼儿安全感。同时,帮助消除幼儿因离开家庭而出现的焦虑感,给予幼儿一个亲切、温馨、熟悉、舒适的空间。另外在托班区域环境布局中,需选择一些安全、质量合格、柔软、舒服的装饰物,比如木质玩具、毛绒娃娃等。除此之外,在区角环境创设中需要突出内容的情景化,以此充分调动幼儿参与环境的积极性和热情。且需要整合优化区角环境空间,促使三维空间得到充分使用,重视上下里外、立体、平面相互交错。同时需要结合幼儿园自身特点和条件,将环境合理划分成多个区域,各区角间可以相互连通,保证隔断低矮有序,从而有效提高幼儿视野的开阔性,为幼儿活动提供更多的便利。

环境作为幼儿园教育主要部分之一,具有隐性的课程功能。通过实践可知,作为隐性课程教育,幼儿园环境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多彩性、立体性。让幼儿在这样环境中学习和生活,可以引导其自主创造、探索和观察,有助于幼儿智力、情感整体发展。另外,需要对幼儿园环境创设资源的生态性给予高度重视,促使辐射资源与家长之间建立一种生态合作关系。还需要对幼儿园室内外环境生态结合给予关注,保证幼儿园内和幼儿园外環境高度一致。

(二)实现环境与儿童双向互动

现阶段,在幼儿园教育中十分流行一句话,即让主题墙说话。这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幼儿园环境创设对幼儿和环境双向互动的重视。事实上,幼儿与环境之间的双向互动效果直接关系到幼儿在园内的学习与生活。幼儿与环境之间是相辅相成、共存的关系,幼儿需要依靠环境,也能够作用于环境。而这种相互作用的形式也对幼儿的成长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所以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教师需深入了解幼儿身心发展的实际需求,有目标、针对性地创设幼儿园环境,为幼儿积极营造一个舒适、自由的生活和学习环境,进一步加深幼儿与环境之间的双向互动,充分体现环境创设的教育作用。以幼儿园托班或小班环境创设为例,教师事先需要了解托班或小班每位新入园幼儿的情感需求,并以此为主题设计相关的活动,积极创设班级环境。另一方面,幼儿教师需积极鼓励、支持幼儿参与环境创设,全面培养幼儿参与意识,从而进一步实现幼儿与环境之间的双向互动。

(三)依据教学目标,合理安排环境

根据教学目标的生态角度可知,幼儿园教学目标在于促进幼儿全面发展。作为幼儿园环境系统主要个体,幼儿极易受到幼儿园环境的吸引。为了进一步提高幼儿园环境生命力和教育价值,需要全面激发幼儿主观能动性和兴趣,以此合理安排幼儿园华景,充分满足幼儿身心发展的需求,提高幼儿舒适度。同时,幼儿园开展的所有活动均需要以幼儿为中心,为其教育活动进行准备。在幼儿园环境创设活动中,需要深入了解、采纳幼儿意见,并鼓励幼儿积极参与环境创设,充分调动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和热情。另外,需要重视幼儿与材料之间的相互作用、幼儿与幼儿之间的相互作用,基于此营造一个活跃、有趣、生动的游戏氛围,为幼儿快乐玩耍、自由活动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使幼儿产生一种自由的感受。

幼儿作为环境创设的主体,与幼儿园环境存在相互积极作用。因此,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参与环境空间创设和内容选择活动中,指导幼儿自主操作室内空间创设工作中。比如,幼儿园空间环境创设是一种创作环节,可以增加幼儿生活经验,强化幼儿审美,全面激发幼儿创造力和主观能动性,对幼儿动手实践能力具有积极促进作用。另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幼儿自行设计内容,自觉维护幼儿园空间环境,从而强化室内空间环境在幼儿心中的地位。

(四)从科学视角合理选材

在生态学视域下,幼儿园环境是一种开放、多结构的系统。就材料而言,其作为一种独立的系统,与多个系统均存在密切关系。因此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材料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以此更好地吸引幼儿,充分调动幼儿参与环境创设的兴趣和热情,促使创设出来的幼儿园环境更具生态性。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开放性材料主要包括一些多用途的材料,比如水、彩纸、彩纸等。通过合理选用材料,可以加深幼儿对环境创设材料的认识,从而有效提高幼儿认知功能。基于生态学理论的指导,幼儿教师需鼓励幼儿走出校园,深入到自然环境中采集各种与环境创设相关的材料,从而加强幼儿与自然之间的互动和接触,充分体现材料采集的教育价值。另一方面,还需要对环境材料进行多样化的选择。在幼儿采集材料过程中,幼儿教师需给予适当引导,支持幼儿多去探索、发现和观察,全面开发幼儿动手实践能力,将各种废旧的包装袋、报纸、易拉罐等制作成玩具、工艺品,用于装饰幼儿园环境,从而有效强化幼儿园环境的活力。

结束语:

作为一门系统且具有教育意义的艺术,幼儿园环境创设不仅关系到自身教学成效,还会影响到幼儿身心健康和发展。基于生态学视域,幼儿园环境创设需充分认识到幼儿这个主体的实际需求,根据教学目标合理进行环境区域布局,促使幼儿与环境实现双向互动,全面体现幼儿园环境创设的系统化、整体化和教育功能。让幼儿在自由、舒适、温馨、亲切的环境中进行学习和生活,有效加强幼儿园环境的活力和生命力,从而启发幼儿创新思维,提高幼儿动手实践能力,促进幼儿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 沈雪松. 基于生态学视域的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J].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5):16-17.

[2] 袁颖. 生态学视域下幼儿园环境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 基础教育参考,2017(2):44-45.

[3] 薛娟. 生态学视野下幼儿园教室墙面环境创设的特点[J]. 教育界:综合教育研究,2017(4):148-149.

[4] 孙娓娓. 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中的环境观对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启示[J].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4(3):165-166.

猜你喜欢
环境创设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幼儿园形象识别系统与环境创设整合的探讨
传统节日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实施初探
想念幼儿园
幼儿园私家菜
幼儿园私家菜
幼儿园来了男老师,你欢迎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