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华德福教育课程观及其对我国基础教育的启示

2019-09-10 00:23朱欲晓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42期
关键词:鲁道夫

摘要:华德福教育是由德国教育学家鲁道夫·斯坦纳根据自创的人智学理论创立的一种已有近百年历史的完整而独立的教育体系,其独到的教育思想为世界各国的教育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对华德福教育课程观进行探究,华德福教育对我国基础教育的启示,为华德福教育的研究和我国基础教育的改革及发展提供更多的思考。

关键词:华德福教育;鲁道夫·斯坦纳;课程观

一、华德福教育课程观

(一)以孩子为中心的课程设置

华德福的课程真正从孩子为中心进行课程设置。“华德福课程在全世界实践了近百年,有其完整性、丰富性和独特性。它基建于努力对孩子天性的理解和把握,以孩子意识发展为线索,从头、心、手,即思考、情感、意志三方面给予孩子适时的、全面的教育。”[1] 这段话来自大陆第一位华德福主课教师,成都华德福学校总校长的李泽武老师,他多次演讲,都反复华德福课程的深层内涵。

华德福学校的课程目标是“滋养儿童心灵,寻求儿童身体、心灵和精神三个层次的全面发展,更详细的来说,其教育目标有七个方面:运动和身体感觉,感觉器官,语言,想象力和创造力,社会能力,目的性和注意力,对正确与错误的感觉。”[2] 从课程目标出发,华德福学校设置了以孩子为中心的课程大纲,包括:湿水彩画和绘画、语文、文学、历史地理、音乐、艺术、手工等课程,这些课程的教学内容在不同年龄阶段是不同的,同样的在华德福学校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学习的课程也会不同,比如九岁以下的孩子要学习书写、阅读和算术,同时还要安排艺术活动,但是课程内容没有明确的规定,这是由于儿童在九岁之前还没有形成充分的自我意识。

“5月底6月初,成都华德福学校的校园里按彩虹颜色粉刷的教室总会空上几间,一下子似乎少了许多人。一问,你就会知道,三年级去郫县安龙村农耕了,四年级去青城山野营了,五年级去外地游学了,或者是顺长江而下,或是翻秦岭而上,六年级呢,去了丝绸之路的某一段。这些游学都是华德福课程的一部分。”这段是李泽武老师在华德福小学老师师资培训会上分享来自成都华德福学校的游学活动。游学也是他们以孩子为核心的课程设置的有力体现。

(二)艺术与生活化的课程内容

教育应该是一门艺术,在教育的过程中作为教育者要用艺术的方法深入到孩子们的内心深处,在斯坦纳看来七岁到十四岁的孩子是审美家,在这一时期教学必须要有艺术的渗透。华德福学校不仅强调艺术课程的学习,而且在实施的过程中强调教师教学的艺术化与生活化。华德福的艺术课程包括“音乐、雕塑、绘画、手工等,这些课程能够使学生全面的感受一个人的内在发展,”[3] 教会他们用多种方式来表达自我。

华德福学校的课程内容主要是对日常生活的学习,如晨圈、湿水彩画、手工制作等教学活动。华德福的课程内容还蕴含着自然的规律,“通过节日庆典可以让孩子们感受到季节的变化,时间的流逝,以及感受到自然的呼吸和节律。”[4] 总之,华德福的教育理念不是直接进行知识性的教学,他是不漏痕迹的渗透到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环节,孩子在教师的引导下按照自身的节奏培养着自己的意志力、想象力、与创造力,它强调课程内容的艺术化与生活化,让孩子们在活动中增强与大自然的融合。

(三)整体观全科的教学设置

华德福学校的教学方法与我国中小学的教学方法有着很大的不同。我们平常所熟知的学校教学是按照学校的课表来上课,有固定的时间,有固定的课程安排,比如:星期一第一节是语文课,第二节是数学课,在这个学期内一直按照这个课程表来上课,学生要学习所有制定的课程,因此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学生上节课学习了童话故事,还没反应过来就要进行下一节课的算术活动。学生一天要应付多门课程,这么多的学习内容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全部吸收,加上身体的劳累,学生就会疲于应付,教学效果自然也不会太好。华德福学校采取“整段式”的方式来进行教学,具体来说就是选择一个主题,这个主题可能会持续教二到三周,也就是在这段时间内持续教授这一个主题,可以是内容的不断重复,也可以是在主题不变的情况下增加新的内容。当孩子们可以用学的知识举一反三时,才换另一种主题,也可以视具体情况来安排主题教学时间。这种方式可以“免于伤害到孩子们的灵魂生命,不会在吸收下一堂课的东西的同时又要消化上一堂课教的东西。”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保证课程内容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二、华德福教育课程观对我国基础教育的启示

(一)课程设置合乎孩子天性

华德福教育认为,“教育学的首要问题是应当真正和准备地了解人,关于人是身体、心灵、灵性三位一体的生命的知识不应只停留在智力的层面上,还应当过渡到情感,从而激励意志。”[5] 华德福学校重视儿童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协调发展,其课程设置将思维、情感到意志力的培养都渗透到每一门课程的实际教学中,比如体育锻炼、课外活动等锻炼四肢的活动可以用来培养意志力;音乐等艺术课程的开展是为了提升儿童的情感;语言课程的设置是为了发展儿童的思维能力。因此,我们应开展多种课程,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课程设置应该有层次、有秩序地培养孩子的思维、情感与意志。

“华德福学校的课程实施重视儿童的亲自体验,要求儿童发挥主观能动性,多感官、全身心地投入、探索、交往、亲身体验学习内容。”[6] 在华德福学校中,教师是需要自己动手制作孩子们的玩具,比如在教师缝制布偶的时候孩子们可以在旁边观察,也可以自己动手跟老师一起制作玩具,孩子們在动手的过程中,认真观察、勤于动手、不仅锻炼了身体感官而且发展了思维能力。从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我们也可以得出,儿童主要是通过自身同外界的联系,在与人和物的互动与操作过程中,学习知识。在教育教学中,儿童进行大量的外部操作,也就是运用肢体进行练习,加上脑部的不断思考,综合运用多种感知与外界事物进行联系,获得丰富的科学知识,不断积累经验。因此,在课程的实施中,我们要充分给予孩子们自由活动的时间,让他们之间多点彼此的交流,增进他们的友谊;给他们时间,让他们在跌倒中爬起,给予他们克服困难的勇气;给他们时间,让他们随心所欲的活动,尽情的破坏然后重建,养成他们的责任心;给他们时间,让他们在互相争执中讨论和交流,培养他们化解矛盾的意识。

(二)注重教师艺术培训,强调教师艺术化教学

史代纳提出教育是一门真正的艺术,史代纳认为,艺术的形式分为两大类,一是造型艺术,它以形象化的形式呈现的绘画或湿水彩画、建筑和雕刻。二是音乐,它不仅包括音乐本身,还包括诗歌和戏剧所用的语言。因而华德福教育的艺术教育并不仅仅指艺术课或者孤立的艺术教育,而且是整个的教育过程艺术化地进行。华德福教育的艺术化比纯艺术教育的范围更广泛,并不是指单纯重视音乐、美术等艺术形式的训练,而是注重学生的生活艺术以及发展的艺术,包括绘画、雕刻、手工艺、韵律舞、话剧和音乐舞蹈等。这种艺术化的教育手段,能让学生内心产生对学习、对生活最真诚的热爱,以及体验创造的有趣性及成就感。艺术化在华德福教育有着重要的地位,华德福在教育上追求艺术化,艺术化的教育能够激发学生深层意识,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对学生的创造性发展有着重要作用。福教育特别强调教师教学的艺术性,正如斯坦纳所言“教师的任务就是发掘可以调动全人的教学方法,所有的教学方法必须渗透艺术的元素,”[7] 艺术化教学可以使学生得到更和谐的发展,但是这对教师自身的要求更高了,我们可以从华德福教师的做法中吸取好的建议,注重教师培训。

小结

华德福教育从建立到现在已经一百年了,它是一套完整而独立的教育体系,其倡导生命的协调、均衡、全面和持续发展学校的教育目标。这些教育理念都是我们现如今教育所需要的和想要达到的理想的教育境界。任何理论都会有自身的不足,只有通过实践和时间的检验才能得到最终的结论,现如今,我们需要“百家争鸣”、“博采众长”,华德福教育能够在新时代中不断发展,获得越来越多人的支持和青睐,就足以证明它有自身的科学性、有長期的实践保障。从华德福教育理念中我们也可以得出,无论是华德福还是蒙台梭利,教育理念都要教育者来付出实践,教师自身才是教育最重要的环节。华德福的教育理念,给了我们的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这种理念闪耀着着最原始、最自然的光芒,作为教育者,我们应该从中汲取有益的经验,不断充实原有的教育理念,使教育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黄晓星.人智学与华德福教育[M].深圳:海天出版社,2017.

[2] 吉尔伯特·蔡尔兹.做适合人的教育—斯坦纳教育理论和实践[M].第1版.北京:新世界出版,2012:24.

[3] 王雪梅.华德福幼儿课程的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2.144.

[4] 鲁道夫·斯坦纳.童年的王国[M].第1版.深圳: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2014:88.

[5] 吴蓓.请让我慢慢长大[M].第1版.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13.42.

[6] 刘长伟.顺乎自然合乎人性---华德福教育中的人性和谐发展观探析[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8,(04):27-29.

[7] 鲁道夫·斯坦纳.斯坦纳给教师的实践建议[M].第一版.贵州:贵州教育出版社,2013:05.

作者简介:

朱欲晓(1988.1—),女,汉族,籍贯:河南焦作,硕士,信阳师范学院,专业:学前教育学,研究方向:学前教育;音乐教育

(作者单位:信阳师范学院)

猜你喜欢
鲁道夫
可爱的圣诞礼物
“因为爱情”诞生的第一块车牌
为了表达爱意,他发明了车牌
从蒙台梭利到华德福:国际儿童教育范式的渐变
请把你的眼泪寄给我
简析光线与阴影在绘画中的表现作用
请把你的眼泪寄给我
解读阿恩海姆艺术“张力”理论
普契尼歌剧《波希米亚人》中鲁道夫的戏剧形象研究
论歌剧影片《波希米亚人》中鲁道夫的音乐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