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解千愁

2019-09-10 07:22何少森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19年4期
关键词:小学语文

何少森

【摘要】朗读对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感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篇课文如果学生能够声情并茂、恰如其分地运用感情朗读,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自由发挥;花样朗读;领悟拓展

一节优秀语文课的标准,首要的条件应该是“书声琅琅”,引导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感悟文本的美。“读书读书”,首先是“读”,以“读”来解决学习中所碰到的各种问题。

一、课前:自由朗读,自由发挥

每讲授一篇新课文前,笔者习惯让学生把课文反复自由朗读。读熟读透为止。这个时候,最不提倡的是集体朗读、齐读。因为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很容易出现浑水摸鱼,滥竽充数的现象。让学生自由朗读,自由发挥,方便学生因人而异来解决在课前读的过程中出现的疑难杂症,如生字词,写作方法等等。所以,初读课文的时候,笔者也一定要求学生把《新华字典》等学习用具放在身边,养成随时随地查字典,随时随地通过学习用具解决学习难题的好习惯。书,读得是否深透,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在这个环节上,笔者很舍得花时间,少则20分钟,多则一节课,40分钟的时间。多年来所执教的班级,学生已形成良好的“三读”读书习惯。一读,通课文;二读,明内容;三读,写收获。

一读时,学生借助学习工具,扫清生字词的障碍,把课文读得通顺流畅,遇到不懂的问题要问个为什么,并做好标记;二读时,笔者要求学生做的事情比较多,要在原文找出修辞手法、写作方法、各自然段的意思、文章主要内容等等;三读时,学生就能在篇旁或篇末写写简单的感受或收获之类的,多少不限。三读下来,你会发现学生的书本写得满满的整整齐齐的,相互交换一下,满足感溢于言表。日积月累,学生的阅读能力明显提高,教学效果显著,分析课文时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在教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触摸春天》一文。学生一接到这篇文章,一看题目,肯定会懵了,会冒出一连串的疑问,春天,看得见,摸不着,怎么去触摸啊?这时候,笔者不会急着讲解课文,也不会马上告诉孩子们答案。让学生读,反反复复地读课文,这个时候一定要舍得花时间。

首先课前的读,笔者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习惯。“一读”扫清生字障碍,重点解决了“翘”“畅”“袅”等9个生字,理解了“花繁叶茂”“磕磕绊绊”“灵性”等词语,扫清了生字词障碍,文章读起来就顺多了。“二读”就要能说出文章的主要内容,所谓“触摸春天”是说名叫安静的盲女孩,心地纯洁善良,在花丛寻找春天的过程中,意外地捕捉到花蝴蝶的事。文章内容看似简单,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三读”时,我对学生的要求更高,既要初步体会感受深刻的句子,又要写写自己的感受,实在完成不了的,允许给课堂留下悬念,这样的好处是,老师分析课文时,学生会更用心去听课,怀揣悬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而所有的这些,都是在课前读来完成的,一开始会觉得有难度,怕学生完成不了,但只要你肯放手,你会发现,学生潜力无限,只要你充分相信学生,他会还给我们一个惊喜。

二、课堂:花样朗读,别样精彩

“把读书的时间还给学生,把实践的权利还给学生。”这是语文教学改革的呼声。我们都知道,只听老师滔滔不绝、不闻学生书声琅琅的语文课,不是好的语文课。在品读中要抓准朗读训练点,做到每次训练都有侧重点,锤锤敲打、锤锤有声。

又如在讲读《触摸春天》时,笔者采用“品悟法”和“情感朗读法”进行教学。“品读法”就是采用品词句、悟情感的方法,抓住关键词句的分析,理解句子意思,感受作者情感。“情感朗读法”就是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行有感情的朗读,感受并体会文章的写作目的,入情入境。如文中“安静的手指悄然合拢,竟然拢住了那只蝴蝶,真是一个奇迹。睁着眼睛的蝴蝶被这个盲女孩神奇的灵性抓住了。”其实,对于小学生来说,这个句子所表达的意思是令人难以置信的,甚至觉得不可思议,老师讲得再多,也是徒劳,孩子们理解不了。只能从旁引导,让学生慢慢理解,慢慢吸收。教学中,我首先让学生理解“竟然”“奇迹”“神奇的灵性”这些词语,一个视力正常的孩子都难以捉住一只蝴蝶,一个什么都看不见的女孩想捉住一只蝴蝶,谈何容易,安静却做到了。与其说是蝴蝶被安静抓住,不如说是蝴蝶被安静神奇的灵性所吸引,心甘情愿地落入她的掌心。而这些理解,笔者是通过让学生反复用各种形式的读,圈点批注,合作交流而悟出来的,杜绝老师用满堂灌,问答式的讲解。

又如“蝴蝶飞走了,安静却在仰起头来张望”一句,更耐人寻味。一个盲童,怎样张望?“张望”一词看似不合适,却又意味深长,这时是只能意味,不能言长。笔者只是要求学生联系上下文,反复读、范读、齐读,个别读,自由读,比赛读,反复体味。原来,正是这“张望”,可以看出盲童是多么热爱生活,热爱生命啊,她是在用心灵来触摸春天,感受生命。

朗读的形式多样,不一而足,但各种形式的朗读有各自的功能和适用范围。当需要激情引趣或学生读得不到位时,宜用范读指导;当需要借助读来帮助学生分清段中的内容、层次时,宜用引读;当遇到对话较多、情趣较浓的课文时,宜采取分角色朗读;当需要思考有一定难度的问题时,宜用默读;当需要理解文中关键词语的意思时,宜结合上下文反复品读,实现与文本的对话;当需要渲染气氛、推波助澜时,宜用齐读……

如俄国列夫·托尔斯泰的《跳水》一文,通俗易懂,学生兴趣盎然,深深被猴子的顽皮所吸引,而忽略了文章用词的精妙之处,老师画龙点睛,因势利导,挖出一连串的问题来引导学生品读:环游世界回来,大家为什么都来到甲板上逗猴子?猴子为什么追孩子?猴子为什么敢把孩子的帽子挂在桅杆的顶端?孩子为什么敢追猴子?最后,船长为什么叫孩子跳到水里?等等,一系列的问题,其实就围绕一个词语“风平浪静”来引出。试想,如果当时不是风平浪静,会发生这一连串的问题吗?由此可见,大作家用词的精妙,如果不细细品读,反复地进行各种形式的读,学生哪能体会到呢?

“书声琅琅”是语文课堂的最高境界,40分钟的课堂,应最少有20分钟即一半的时间用来读书,亲爱的老师们,如果你想让你的学生的认知水平有一定的层次和高度,请赶紧闭上我们的嘴巴,减少提问的次数,让学生们在书的海洋里自己遨游吧,让他们真正学会“一读解千愁”。

三、课后:沉默是金,领悟是真

工作多年,笔者听过不少语文课,发现有一种普遍现象,一篇文章新授完毕,很多老师就这样戛然而止。其实这样很缺乏教学的完整性,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也缺乏一个整体的认知。新授完毕,笔者喜欢让学生再一次把全篇文章“默读”,边读边对文章进行一次反馈,好像牛吃草那样,来一次反刍的过程,来一次自我再吸收,同时再回顾“课前读”的内容,该修改的修改,该补充的补充,这样,整篇文章的学习才算完整。

如《触摸春天》一文的教学设计,笔者以“读”贯穿课堂的始终,运用多种形式的品读,让学生感悟语言文字的美,感受盲童的心地善良,感悟文章的深刻道理,让学生学得轻松,读得入情。最后的环节,是让学生闭上眼睛,沉默,把文章默念一遍。

筆者认为,其实,这个“读”还不能停留在对文本的理解上,还要注重阅读的课外延伸。学完《触摸春天》,笔者让孩子们把课前查阅到的海伦·凯勒的资料谈一谈,交流交流,并推荐学生阅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通过阅读,感悟作者辉煌而又平凡的一生,在不经意间接受精神的洗礼,这样的效果,何乐而不为呢?

“读”占鳌头,是语文课堂教学不变的真理。

猜你喜欢
小学语文
基于微格教研的语文阅读教学探究
基于情景交融的诗歌品读教学研究
语文课堂教学的导入艺术研究
语文教学中因势利导渗透德育探究
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探讨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