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分析”在中学作文题目与论据材料中的使用举隅

2019-09-10 07:22唐春英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19年4期
关键词:观点材料分析

唐春英

现今作文题多为新材料作文,一般适合写成论述文,而论述文的论点源于题目所给材料,提取观点是否正确,论证是否深刻,均和考生“分析”能力相关。分析是指把一件事物、一种现象、一个概念分成较为简单的组成部分,找出这些部分的本质属性和彼此之间的关系。简单说就是根据关联进行拆分处理的能力。

现在学生写议论文的能力普遍不高,存在着审题不清或偏离、说理能力弱、论证没有说服力等现象,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比如积累不足、表达不强等。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是不会分析、分析太少、分析不到位、用结论代替分析,这样的分析往往会使文章大打折扣。“语文科核心素养”指出,学生应“能自觉分析和反思……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和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敏捷性、批判性、独创性”。分析是很重要的一种能力,笔者认为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必须重视指导学生学会分析,尤其要善于分析题目材料和论据材料,以促进学生提高审题、论证等写作水平。

一、多维分析

教师要指导学生对材料进行分析,以充分发掘其丰富的内涵,弄清事例能提炼出哪几个观点,这些观点是从事例中的哪个侧面提炼出来的。这样,到写议论文时,就会知道这些观点中哪一个切合话题,叙例时该突出哪一个侧面。许多事例类、观点类、寓言类的材料涉及对象较多,记叙描写详细,内涵也很丰富,可从中提炼多个观点。写作时,如果想用这类事例作论据,就要根据话题内涵和文章观点的不同,选取其中一个维度进行分析。现以下面两则材料为例,具体谈谈如何从不同的侧面进行多维分析。

材料①:人有卖骏马者,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之知。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与言。愿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之贾。”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而马价十倍。

材料②:徐悲鸿主张改革中国画,中西技法的融合形成了他前无古人的现实主义画风。他对古代画家的作品颇多讥评,认为古画的人物四肢不成比例,房屋、桥梁与山水也不相称。一次,他正在画展上评画,一乡下土佬倌忽然上前对他说:“先生,你这幅画里的鸭子画错了,你画的是麻鸭,麻鸭尾巴哪能有这样长的?”众人一看,原来是徐氏新作“写东坡春江水暖诗意”,内有麻鸭尾羽卷曲如環。乡人说:“雄鸭羽毛鲜丽,尾巴卷曲是有的;麻鸭是雌性的,羽毛麻褐色而短,你画错了。”徐氏承认疏于写生,深深致谢而退。书画界的人迷信权威,于今为烈,即使看出瑕疵,也不敢得罪大师,反而还要加码,说麻鸭卷尾是一大创造。如果不是这个乡人指谪,徐悲鸿的卷尾麻鸭也许还要再画下去。

1.横向分析法

根据材料中不同对象的表现或事例涉及的不同方面提炼出各自不同的观点。如材料①涉及卖马人、买马人、伯乐、马四个对象,据此可提炼出四个观点:要善于借助外力、要相信专家的眼光、名人要为经济发展作贡献、好产品也需要宣传;材料②主要涉及徐悲鸿、土佬倌、麻鸭画、书画界五个对象,从徐悲鸿角度可提炼出如下观点:人无完人、艺术家要广采博纳、艺术家要拜生活为师、艺术家要向劳动人民学习、要乐于接受别人的批评、名人认错比普通人更需要勇气等。从土佬倌角度可提炼出如下观点:要敢于怀疑权威、应坚持真理、实践出真知、要敢于批评犯错误的人、批评权威比批评普通人更需要勇气。从麻鸭画、书画界角度提炼出如下观点:艺术不能脱离生活、护短只会助短。

2.纵向分析法

根据材料中的人或事物在事情发展不同阶段的表现或状态提炼出不同的观点。如材料①中卖主的卖马过程包括消极等待和找人助销两个阶段,根据他后一阶段的表现提炼出“要善于借助他人力量”“要善于利用名人效应”的观点,根据他前一阶段的表现则提炼出“消极等待难以摆脱困境”的观点。又如材料②可根据徐悲鸿认错时的态度提炼出“要勇于承认错误”“要乐于接受他人批评”的观点,根据他认错后的影响提炼出“承认错误才能有所进步”的观点。

3.逆向分析法

从人们正常思维的反方向进行分析。如材料①中的伯乐,一般人认为他不问马之优劣,为“一朝之价”充当别人的“马托”,完全忘记了一个名人应尽的社会责任,从传统道德观念角度批判他见利忘义的行为,提出“名人应当自尊自爱”的观点。从现代道德观念的角度分析,伯乐是名人,也是普通人,不可能生活在真空中,他为骏马充当广告代言人,利己利人,造福社会,据此可提炼出“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观点。

4.关系分析法

根据材料中各对象或各方面之间的关系提炼观点。如材料①,可根据卖马人和伯乐的关系提炼出“既有精明的商人,又有乐于宣传的广告代言人,才能推动经济的发展”的观点。又如材料②,可根据徐悲鸿和土佬倌的关系提炼出“既要有敢于批评的人,又要有勇于接受批评的人,社会才会不断进步”的观点。

二、综合分析

笔者认为要指导学生学会分析材料,其实就是指导学生如何审题,只有读懂了材料才知道的内涵和限定,才利于选取适合的角度。弄清所给材料是否有隐含因素的限定:如内容限定,文体限定,对象限定,情感倾向限定,文体限定等,写作时要综合分析作文的材料和材料后的提示语,提示语往往有写作范围、任务等指令。把这些读懂十分重要,审题时不会偏离,铭记写作“要求”,利于行文扣住所有要素写作。下面以2019届高三第二次百校联考的作文题为例,具体谈谈如何对作文材料进行综合分析。

材料③2018年5月,西安摩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所属自媒体“暴走漫画”在《英烈保护法》实施之后,公然利用网络平台,发布一段丑化恶搞叶挺烈士作品《囚歌》和董存瑞烈士的视频,引起网友强烈谴责。5月24日,叶挺将军后人向法院提起诉讼,“希望以此对那些公然亵渎英烈的相关责任人起到威慑和警示作用”。该案已于9月由西安雁塔区法院公开审理。这是2018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施行以来,由英烈家属作为原告起诉侵权者第一案。

近年来,一些歪曲历史、恶搞英烈的网络公害引发众怒:有的为了博眼球、博出位,颠覆信仰,丧失底线;有的打着“娱乐到底”“张扬个性”旗号,变着法子调侃历史,哗众取宠,谋取暴利;还有部分网络“红人”“大V”反传统、反社会动机强烈,诋毁先辈,否定历史……

作为即将高中毕业,步人成年人世界的我们,你是怎么看待这种网络公害的?我们又该如何正确对待无数的英雄烈士?请联系个人的生活经历或社会实际,在高三最后一次国旗下的讲话中说说你的故事,或者谈谈你的思考。

本题为有明确任务的新材料作文,这类作文除了提供写作的材料外,还有多个明确隐含的限定性因素。在高考评卷中,作者对材料的解读能力体现了一个考生的思维,审题能力,如果关键要素,任务落实不到位,普遍得分不高。笔者用“综合分析”材料的方法指导学生审题和选取立意角度。

1.综合分析“材料语”的内容

分析首段主要信息:在《英烈保护法》实施之后,西安摩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所属自媒体“暴走漫画”出现一些歪曲历史、丑化英烈的网络公害。第二段材料先总后分,先写网络公害引发众怒,接着用并列式的分句罗列了一系列网络公害产生的根源和危害。这两段的关系是由小到大,由个体到普遍的关系。网络公害引发众怒,国家已立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而个别网络公司罔顾法律存在,公然污辱先烈,引发网友强烈谴责,烈士亲属上诉,国家公开审理。可见,任何丑化英烈、侮辱英烈的举措都是不可取的。于法: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要遭受国家法律的审判和惩处;于情:违背人情,不得民心的,现在的和平安宁生活是由无数的先烈经过浴血奋战出来的,情感上应感恩英烈的英勇牺牲;于理,违背常理,背离常理,英烈形象伟大,精神不朽,不被尊敬,反被恶搞、丑化,于理说不过去。

经过综合分析,确定立意角度。

①常规角度:批判、抨击网络公害。网络公害产生于别有用心的集团或个体,他们为了博得眼球,获得利益等,于是调侃历史,哗众取宠,颠覆信仰,丧失底线,诋毁先辈,否定历史……国家必须依法抵制网络公害,阻止歪风邪气,让违法者受到法律制裁。

②核心角度:抵制网络公害歪曲历史、恶搞英烈的行为。做一个有责任感的高三生,对网络公害敢于说“不”,正确对待英烈,尊重英烈。国家要依法惩处侵害英烈权益等违法行为,其意义不仅在于惩恶,更大的意义是正风,起到震慑和警示作用,形成崇尚英雄、敬畏英烈的良好社会氛围。

③创新角度:自媒体应自律自查。娱乐不能低俗化、庸俗化,不能背离公理、破坏伦理、违背情理,不可挑戰社会底线、法律法规。网络平台要负起责任,加强技术监测的能力,深化内容监管的力度,发现侮辱英烈名誉、肖像等内容信息、视频、图片应及时删除、屏蔽、下架,有效切断传播链,减少覆盖面,降低恶劣影响。

2.综合分析“提示语”多限定

这段提示语十分重要,共有3句话,综合分析却可以看到包含了5个明确隐含的限定性因素:写作者为高三生(准大学生),意味着你要有自己的比较成熟的思想和正确的价值观念;文章内容要解决两大问题——如何看待这种网络公害和正确对待无数的英雄烈士,据此可以从“抑制网络公害、正确对待英雄烈士”上立意写作;同时“高三最后一次国旗下的讲话”意味着这有场景限定、文体限定,应该写成一篇演讲稿;结合个人的生活经历或社会实际,意味着要联系时代、社会生活;说说你的故事,或谈谈你的思考,意味着要体现自己的思想、思维和价值取向及情感态度。

三、“叙析结合”

写作要充分发挥材料的作用,使论点和材料交融为一体,就要在全面理解材料的基础上,善于分析材料,灵活使用材料,做到叙中有析,叙析结合,析中有叙。

1.以析串例

以析串例,即用两个或多个紧扣话题和中心论点的事例组成句式整齐的排比句或排比段、对偶句或对偶段,也就是用话题和论点将多则事例串在一起,将叙例和析例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就显得材料丰富、气势磅礴、论证充分。例如:

简·爱放弃了自卑,选择了幸福;卡秋莎放弃了堕落,选择了重生;安吉尔·克莱放弃了自傲,选择了苔丝;斐迪南放弃了富贵,选择了爱情;牛虻放弃了生命,选择了革命;保尔放弃了苟全,选择了共产主义事业。

是的,选择可能平凡而又朴实,但其意义却伟大而又深远。正是这一次次心灵的选择,洗掉了人类这个物种因物欲而蒙上的恶名,铸就了坚韧而又脱俗的性格,塑造了高贵而又圣洁的灵魂。

文段以简·爱、卡秋莎、安吉尔·克莱、斐迪南、保尔、牛虻等人的人生选择为例,组成排比句,然后对他们的选择进行评价和分析,将这些事例串起来,充分地证明了“正确的选择能铸就脱俗的性格、塑造高贵的灵魂”的论点。

2.边叙边析

在论述过程中,必须摆事实,讲道理。这就需要对叙述的材料进行分析,可以采用边叙论据材料边结合论点分析的方法,让材料和论点更有机地结合,更好地发挥服务于论点的功能。例如,2017年“广州一模”优秀作文《创新之道在于‘合’》第三段:

纵观商场,深谙“合”之道的成功企业家比比皆是:腾讯曾经手握“QQ”这张王牌占尽市场风光,但机敏的领军人马化腾却在一片赞扬声中发现QQ的许多功能与运营模式逐渐与现代人的交往方式不合,于是他顶住压力,创立了“微信”,并凭借其人性化的设计一举成为便民如合的“掌中宝”。再者打车软件“Uber”和“滴滴”,亦是合乎人民之所需而“应时而生”,成为大家手机里的必备。再看中国首富马云及淘宝的成长亦是一段践行以“合”为道的史诗:合乎网络发展的潮流,合乎人们便捷生活的渴望。可见,“合”是一把利剑,看似充满了妥协与让步,但却包含了化被动为主动的大智慧。而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合”能助人披荆斩棘,赢取创新的成功。

这段文字,一边叙述材料,一边进行分析,结合腾讯公司、优步、“滴滴”和淘宝的成功事例,充分证明成功的创新在于“合”,符合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助人披荆斩棘,赢取创新的成功。

在选取材料前,总要对话题进行分析,因为准确分析话题是选好材料的关键。话题决定应该选取哪类材料。如果话题是一种有隐藏结果或能推出结果的话,运用材料时可设置这样的形式:分析材料或给材料设置原因──用话题作一个承上启下的承接──分析其产生的结果。这种写法是“以析承序”。

分析,是认识事物、解决问题的重要思维方法,是“高考考试说明”和“语文科核心素养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写作的一个基本要求。教师要针对学生分析能力不是很强的实际情况,指导学生重视分析,善于分析,循序渐进,举一反三,掌握分析方法,提高论写作水平,并以此促进提高“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观点材料分析
更多观点,请扫码阅读。
更多观点,请扫码阅读
更多观点,请扫码阅读。
分析:是谁要过节
回头潮
可爱的小瓢虫
材料
摇摇鹅
赠送折纸材料
观点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