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改革下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空间的开拓研究

2019-09-10 22:11李博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37期
关键词:发展空间体育产业供给侧改革

摘 要:近些年,我国体育飞速发展,再加之我国政府相关部门的大力推动,我国体育产业从此诞生,并得以快速发展。同期,我国体育产业总规模的增长速度已经远远超过全国GDP的增长。体育产业已经逐渐成为引领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型产业。供给侧改革对我国体育产业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国体育产业应该在供给侧改革下积极的开拓新的发展空间。笔者针对供给侧改革下我国体育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困境进行了探究与分析,并提出了供给侧改革下开拓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空间的有效策略,希望有助于我国体育产业的长足发展。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体育产业;发展空间;开拓策略

供给侧改革是指合理的调整供给和需求之间的关系,促使其达到一个平等的状态。在供给侧改革下,我国体育产业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有助于我国体育产业的进一步繁荣发展,拉近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距离,增强我国的综合实力。但是与此同时也给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困境,因此,在供给侧改革下,我国体育产业应该进一步开拓发展空间,以此在国际体育领域内占据一定优势的位置。

一、供給侧改革下我国体育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

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明确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重要作用,体育产业发育与我国市场机制之间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并且在理论学界已经逐渐达成共识,但是因为内部和外部一些条件的限制,阻碍着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还存在来自诸多方面的阻力。而十八届五中全会的召开,供给侧改革的实施,为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途径,通过跨界合作、拓展需求、改革制度以及调整结构,促进体育消费需求,从而优化我国体育产业内部结构,为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新的发展机遇。近些年,我国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供给侧改革的实施,我国政府为了促进体育产业的转型和升级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并将体育产业、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发展都纳入到了国家战略规划中。因此,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的减慢直接影响着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体育产业市场正在逐渐的缩小,经济效益也在逐渐的降低。目前,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已经进入到了为利润时期。为了迎合供给侧改革,体育产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不断的优化产业内部结构,注重加强对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充分发挥产业优势,增强体育品牌的核心竞争力,从而实现我国体育产业的国际化、市场化发展。

二、供给侧改革下我国体育产业发展面临的困境

(一)体育产品的无效供给

在经济学领域中,供给的有效性一直都是研究的重点问题。随着体育产业的发展,体育产品的品质与消费市场的需求相适应,并体育产品的价格设置符合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如果体育产品的价格高于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就会造成体育产品的无效供给。我国部分体育企业在以往的发展中,未能够对市场需求进行有效的定位,并且未充分考虑我国政策的变化,致使生产出的体育产品的价格高于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例如:高尔夫球产业,目前我国很多高尔夫球运动俱乐部都是以会员制的形式经营与发展,其消费群体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只有一些收入相对较高的高尔夫球爱好者才有足够的经济能力支付昂贵的会费。随着中央八项规定的出台,消费市场需求随之降低,高尔夫球运动需求也随之大大降低。如果这部分奥尔夫球运动俱乐部不及时对经营计划进行合理的改革,减少运营成本支出,就会形成体育产品无效供给局面。

(二)严重的体育产品同质化

我国部分地区政府部门和体育行业机构的重要职能未能够得以充分的发挥,致使我国体育产品同质化严重。现阶段,我国出口体育产品的企业大体都是贴牌企业和制造加工企业,缺乏完善的创新生产和研发体系,较低水平的重复性制造,致使我国的体育产品种类较为单一,同种类的体育产品面临着恶性的市场竞争。近些年,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人们越来越热衷健身,极大的推动了健身行业的发展。但是,从现阶段我国大多数健身俱乐部经营、管理的实际情况来看,其经营类型比较单一,项目服务具有较高的重复性,经营管理理念陈旧,很慢满足消费市场的需求。正是这些问题的存在,致使当前的体育产品的同质化十分的严重,未能够准确的定位市场需求群体。

(三)缺乏有效的高品质体育产品和服务供给

在我国体育产业的长期发展中,对产业内部结构的优化不够重视,而过于重视产业规模的扩大。例如:在世界范围内,我国体育产业的竞争表现,缺乏较高的技术含量,缺乏有效的高品质体产品和服务供给,尚未形成体育用品知名品牌,严重阻碍了体育产业市场竞争力的增强。除此之外,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还尚未形成完善的市场制度体系,很难实现对体育产品优劣质量的严格规范。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改善,品质较低的体育产品和体育服务在市场中的份额不断被压缩。虽然近些年我国足球和篮球产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是与欧洲一些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四)尚未形成具有加强国际竞争力的体育品牌

从现阶段我国体育品牌的实际发展情况来看,虽然已经形成了不少具有一定知名度的体育品牌,但是一些体育品牌市场定位较为模糊,缺乏个性化体育产品,再加之受推广计划的局限,致使我国体育品牌在国际范围内依然缺乏一定的竞争优势[1]。例如:在我国政府的帮助和扶持下,部分已经具有一定知名度的体育品牌已经初步获得飞速发展的契机,尤其是一些二、三线城市,知名体育品牌在当地市场中所占的份额较高。但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大众体育消费结构随之发生了很大变化,部分知名体育品牌在行业市场的份额逐渐的被一些在国际上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国外知名体育品牌所侵占。

三、供给侧改革下开拓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空间的有效策略

(一)积极的转变体育产品无效供给的局面

造成体育产品无效供给局面的主要原因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受我国体育产业传统发展体制的局限,另一方面市场化程度不充分。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体育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从现阶段我国社会经济的总体发展趋势来看,消费需求不足已经逐渐的成为阻碍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为了降低无效供给局面出现的几率,有效的增加有效供给,同时促进我国各地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就需要积极的转变体育产品无效供给的局面[2]。通常情况下,在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无效供给局面的出现是很难彻底控制的,但是,通过对体育产业发展制度的完善、体育科技的创新和经营管理模式的创新,可以有效的降低体育产品无效供给局面出现的几率。因此,在供给侧改革下开拓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空间的过程中,体育企业应该积极的更新自身的经营和发展观念,并对产业进行优化和升级,充分体用体育附件资源,减少企业生产和经营成本费用的支出,以此促使体育产品无效供给逐渐的转变为有效供给。

(二)创设良好的体育产业发展环境

我国各地方政府应该对当地的体育企业进行积极的引导,促使其多参与体育产品创新创业项目。供给侧改革下,我国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出台一系列体育产业自主创新发展政策,并鼓励各体育企业加强对体育产品和体育科技的研发力度,同时我国政府还应该针对体育企业的自主创新构建相应的奖励激励政策。对体育产业创新型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引起足够额重视,并注重加强对体育企业创新创业机制的完善,以此为体育产业的创新发展创设良好的环境。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创新创业已经逐渐的成为我国体育产业蓬勃发展的新动力来源,因此,我国政府应该对体育产业创新创业发展机制的优化引起足够的重视,在对体育产业财政税收进行优化的同时,不断的拓宽我国体育企业金融融资渠道。我国各地方政府则需要为当地体育企业的创新创业提供服务,与当地的体育产品网络联动,共同完成网络体育产业创业交流平台的搭建,并积极的引导当地具有较高知名度的体育企业进行积极的创新、创业。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体育企业应该明确内部、外部资源创新的方向,并注重加强对新型体育技术和产品的研发和推广,同时加强对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引起,以此为供给侧改革下我国体育产业的创新发展,新技术的研发和新产品的推广奠定良好的基础[3]。不仅如此,供给侧改革下,我国体育产业的运动场地受限性降低,运动起来更加自由。同时也是因为它对场地的随意性,使得运动本身更增添了不少随性色彩,在实际操作锻炼的过程中,也能让学生在舒缓身心的同时掌握相应的放松技巧。更重要的是,健身气功的基理和有氧运动异曲同工,坚持健身气功锻炼,在缓解压力和促进血液循环方面都有取得不小的成效。

(三)转变消费者的观念

在计划经济时代,我国为了实现整体社会群众身体素质的提高,将体育作为一项非盈利性产业为社会群众提供服务[4]。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经济体制得到不断完善,在这一背景下,我国各地方政府的职能逐渐的发生了转变。体育产业逐渐的由以往的社会福利属性转变为社会服务属性,国家管理和社会管理相互分离,体育逐渐的走进了社会群众平时的生活中。但是,依然有一部分社会群众未能够全面的认识到体育是一项有关自身发展的事项,社会大众个体的体育锻炼意识较为缺乏,致使我国体育消费水平增长的速度逐渐的放缓。供给侧改革下,在我国政府政策的扶持下、居民支付能力提高下,消费者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促使广大社会群众逐渐的认识到健康生活的新方式,并自主的参与到各项体育活动中,从而实现社会群众个体健康水平的提高[5]。

(四)注重加强对专业人才的培养

供给侧改革下应加大对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专业人才应具备思维活跃、反应灵敏、团队意识较好以及身体强健的优点,使体育产业的发展拥有着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但是部分体育企业缺乏专业性人才,这也是限制我国体育企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阻力。因为传统体育产业的市场化程度相对较低,致使各院校对这一方面专业人才的培養缺乏足够的重视,培育方式较为落后[6]。随着我国政府重要职能的转变和行政审批制度的不断简化,各地方政府不可以直接参与体育产品、体育服务和体育资源分配的管理[7]。因此,供给侧改革下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空间的开拓,需要注重加强对专业人才的培养。作为供给侧改革下体育产业专业人才,不单单需要具备加高水平的专业理论和专业素质,同时还需要能够准确的掌握目前我国体育产业的市场发展行情和产业发展趋势,并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完善成为体育产业界的复合型跨界人才[8]。

结束语:

综上所述,供给侧改革,既给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也给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此,我国在发展体育产业的过程中,应该积极的转变体育产品无效供给的局面,并为体育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创设良好的环境,转变消费者的观念,同时注重加强对专业人才的培养,以此为我国体育产业的长足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王鹏.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我国体育产业结构优化研究[J].现代营销(经营版),2019(01):50.

[2] 邓莉,张铁雄,肖丽.体育旅游产业“供给侧改革”的发展路径研究——基于“一带一路”视角[J].当代体育科技,2018,8(16):193-194+196.

[3] 张旭光.供给侧改革视域下体育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8(05):46-47.

[4] 任波,戴俊,夏成前,徐磊.中国体育产业结构的内涵解析与供给侧优化[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8,41(04):16-23.

[5] 黄道名,周民,陈丛刊,谭宏.“供给侧改革”视域下我国体育产业的供给困境与治理对策[J].中国体育科技,2018,54(02):15-20+72.

[6] 田云飞.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研究[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8(1):20-21.

[7] 李博. “供给侧改革”对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启示——基于新供给经济学视角[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6,50(第2):52-58.

[8] 刘亮,付志华,黎桂华. 供给侧改革视角下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新空间及动力培育 [J].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7(1):8-12,共5页.

基金项目:江西省社会科学研究十三五 2018 地区规划项目之一(项目编号:18DQ06)。

作者简介:李博(1982-),男,江西抚州人,博士,研究方向:体育理论。作者单位:东华理工大学。

猜你喜欢
发展空间体育产业供给侧改革
我国体育产业政策演进与效果评价
体育产业之篮球
我国体育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浅谈图书馆人员管理的“以人为本”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走出言语评价中的自卑情绪探讨
人才领域也需“供给侧改革”
海峡两岸农产品贸易的现状与发展研究
女性在饭店行业竞争中的态势分析
韩媒:抓住中国“供给侧改革”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