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怎么运用思维导图进行阅读理解学习

2019-09-10 22:11王春香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37期
关键词:思维导图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王春香

摘 要:在英语教学中,阅读是培养高中生英语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设计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体验、认知过程、情感发展和学习成效。教师可阐述如何合理而有策略地运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和建构思维导图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英语阅读素养。

关键词:思维导图;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AbstractIn English teaching,reading is an important way to cultivate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core English literacy. Whether the teaching design of reading is reasonable directly affects students' learning experience,cognitive process,emotional development and learning effectiveness. Teachers can explain how to use mind mapping reasonably and strategically to guide students to improve their English reading literacy in the process of self-exploration and construction of mind mapping.

Key words:mind mapping;high school English;reading teaching

前言

思维导图,又称心智图,是英国学者东尼.博赞(2005)依据大脑的放射性特点发明的一种可视性的、发散性的思维工具。思维导图是有效的思维模式,应用于记忆、学习、思考等的思维“地图”,有利于人脑中扩散思维的展开。虽然近年来,思维导图已经广泛运用于外语教学的各个领域(如词汇教学、语法教学、阅读教学、听力教学、写作教学等),并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在关于如何有效利用思维导图进行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方面,还有很多值得探讨的地方。《英语课程标准》对高中阶段英语阅读技能有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在阅读教学中除了要教给学生阅读的内容,还要教学生阅读的方法。思维导图能够帮助学生构建整体性知识框架,实现教学的可视化发展,使学生能够更直观地了解文章内容。思维导图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能够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促进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整体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的原则

(一)自主性原则

对于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来说,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性是非常重要的。教师不仅要在课前做相关的准备工作,而且要为学生设置预习任务,便于学生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听讲。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各种方式收集与学习内容相关的资料。例如,在讲授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3Unit 2Healthy eating中Reading部分Come and eat here之前,可以要求学生在课前收集有关健康飲食和餐饮文化的相关资料,为课堂阅读作充分的准备,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二)互动性原则

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时很容易出现一些问题,如学生不知道如何应用思维导图,不知道怎么绘制思维导图,不知道如何将思维导图与阅读结合起来等,这些都需要通过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来解决。因此,教师应重视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不仅要保证语言讲解的连贯性,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从而达成阅读教学目标。实践证明,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会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三)巩固性原则

思维导图的应用不仅仅出现在英语课堂上,还需要将其拓展至课外,这样才能够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可以在阅读教学完成后,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布置一些巩固性作业,帮助学生内化知识,培养其思维能力。

二、高中生运用思维导图进行阅读理解学习的方法

(一)阅读前使用思维导图

以思维导图的方式导入新课,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做好学习前的准备。文化渗透对于英语学习至关重要,因此,文化背景的填充是阅读教学乃至英语教学的重要环节。在阅读前的活动设计中,教师可以以文章的话题作为中心点引导学生进行头脑风暴活动,以师生互动的方式,将文章的背景知识多方面、多角度地加以扩充和整合。运用这种方式,可以激发对文章的学习兴趣,拉近师生的距离,并为接下来的学习环节奠定基础。在此环节中,教师可对学生进行鼓励和引导,激活学生脑中储备的相关信息以及词汇。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充分发挥了其自主性。其次,教师还可以利用思维导图讲授新词汇,帮助学生扫除阅读障碍,提高学生对文本的整体理解和把握,有利于学生之后的学习。

(二)阅读中使用思维导图

阅读活动是构成整个阅读课程最重要的一部分,它一般由第一遍速读与第二遍寻读和第三遍细读组成。思维导图的使用,既可促进师生交流,又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把握语篇。

第一遍读通常采用扫读方式。教师引导学生以最快的速度读完全文,概括文章主旨以及段落主旨,并将主旨以关键词的形式呈现出来作为思维导图的中心。第二遍读通常采用寻读的方式,根据问题在文中寻找答案,阅读中的思维导图能够帮助学生在文章中更快地定位和提取重要信息。第三遍进行细读,完成思维导图的分支,并补充细节。学生根据老师的引导,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对思维导图进行丰富和填充,借助思维导图对文章进行有意义的构建。基于思维导图的逐层递进的教学活动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思维导图的设计体现了整体性的原则,把学生关注的焦点从字、词、句转移到文章的整体框架及上下文逻辑关系上,为学生的自主阅读构建一个高效的模式,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阅读后使用思维导图

教师通常于阅读后检验以及巩固课堂讲授的知识。首先,借助阅读中的思维导图,师生共同回顾阅读材料的语言知识,突出重点、分析难点,既形象直观又省时高效。其次,教师可以继续借助前文的思维导图框架作为提示,鼓励学生当堂对文章进行复述或者是有意义的背诵。再次,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头脑风暴,头脑风暴图的发散性特点能够帮助学生对相关话题进行思维发散,拓展学习内容,甚至是深化文章主题。在这一过程中,思维导图为各个活动提供脚手架,使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到先行组织者的作用,学生的主体性以及阅读前后的教学设计完整性得到了体现。最后,教师可以根据课文思维导图模型,给学生布置相关写作任务。思维导图有利于学生对英语学习形成全局观念,自主构建英语知识体系。此外,思维导图将会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断地开阔视野,提高了学习的趣味性,降低学生英语学习的难度。因此,思维导图适用于高中的英语阅读教学。

结语

思维导图充分利用人左右脑的不同功能,结合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有助于加快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理解,提高学生处理复杂文本的速度,培养学生快速归纳信息的能力。同时,使学生将阅读材料中的关键信息以及信息间的层次关系以图的形式展现,增强了阅读的趣味性,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参考文献

[1] 培养学生自主记忆词汇能力的策略[J]. 朱晓梅. 贵州教育. 2016(24)

[2] 英语词汇记忆方法探析[J]. 黄凌燕. 成才之路. 2017(18)

[3] 巧用联想法培养学生英语词汇记忆力[J]. 胡晓萍,苏桂华. 当代教研论丛. 2017(05)

[4] 浅析初中英语词汇记忆训练[J]. 徐良生. 课程教育研究. 2017(25)

[5] 论如何提高初中生英语词汇记忆力[J]. 李霞. 课程教育研究. 2014(22)

[6] 多元结合提升英语词汇记忆效率[J]. 朱琴. 教书育人. 2017(13)

[7] 大学生英语词汇记忆策略初探[J]. 张紫霄,樊继英. 文教资料. 2017(09)

猜你喜欢
思维导图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中英语诗歌创作教学探索与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高中英语诗歌创作教学探索与实践
基于阅读韵律的高中英语默读朗读教学实践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概念课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软件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