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联通促成长

2019-09-10 22:13张吉森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37期
关键词:成长家校教育

张吉森

摘 要: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学生的全面发展离不开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合作,其中,尤以家庭和学校之间的合作更为关键。在当前的教育改革背景之下,家校合作已成为研究者们共同关注的热点话题。小学阶段的学生身心发展尚未成熟,该时期家庭和学校的教育对小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引导作用,由此可见,小学阶段的家校合作十分必要,家庭和学校形成教育合力,促进了小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推动了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关键词:家校;教育;成长

感谢你们能从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参加今天的家长会,说明大家对自己的孩子都十分关心以及对我们学校工作的大力支持。对学生来讲,只要自己的家长来参加会议就是他们骄傲,他们就会感到幸福,更能体会到父母对他们的关心,就会更加努力的学习,来回报父母,回报老师。

对学生的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方面。但说真心话,目前我们的社会教育令人担忧。有专家曾经说:“五加二等于零。”什么意思呢?就是学校、家庭花了五天对孩子进行正面教育,一个双休日他们回到社会就什么都學会了:电子游戏厅、网吧、台球室、手机不离手、跟着电视走,还有不少负面的东西。作为学校又不能消除这些对教育孩子不利的事物,在我们实在没有办法的时候,只有学校家庭携手配合,共同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下面我想就各位家长关心和困惑的问题,与大家交流沟通,希望能对各位有所帮助。很多家长都把教育孩子的希望全部寄托在教师的身上,认为孩子只听老师的不听自己的。但我不完全赞同这个看法。是的,一个人的成长和知识积累最主要靠的是老师,但他更不能离开家庭,因为家是人们最初的生活环境,父母也是孩子最早的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子女都有着言传身教、和潜移默化的作用。那么面对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作为教师和家长该怎样做呢?

一、要用平和的心态去看待孩子。

正在成长过程中,孩子就像一杯没有倒满的水,我们不能总看到他的不足,重要的是要看到他的优点,不能因为孩子一两次考试成绩上不去就全盘否定孩子的能力和态度。每一个人都希望得到掌声受到表扬,尤其是孩子。事实上,我们要对有缺点的孩子多一些宽容与赏识,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帮助孩子分析落后的原因,提出应对的策略,你一定会发现“那只杯子里的水越来越多”。

二、要用爱心和耐心去温暖孩子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现在的孩子都是父母手心里的宝,父母经常买些礼物送给孩子,或者多给孩子零花钱来表达对孩子的爱,可是经过专家的调查,却发现他们除了礼物之外,其实学生更需要的是和家长的真诚交流。

1、每天花一定的时间与孩子交流、陪孩子。时间的长短并不重要,但是每天要花一定的时间坐下来,问问孩子学习的情况,在旁边看一看你的孩子是如何做作业的。

2、和孩子一起看书、看电视。陪孩子看一些有益于他们身心健康的书和电视节目,并相互交流观后感,培养孩子的鉴赏能力。

3、加强对孩子的课外时间管理。平时看到孩子晚回家,一定要问清原因,有必要打电话与老师联系。千万不能留下管理上的空白。因为小孩子有时候出于好奇去网吧、游戏厅、商店放纵一下,这样就很容易出问题。其实星期六或星期天的休息时间,也要对孩子的活动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掌握。现在有一个不好的现象,就是一到星期天,学生的作业质量就特别的差。一个星期辛辛苦苦养成一点的好习惯,一下子全泡汤了。可以看出星期天,有的孩子在家缺少管理,把学习放到了一边去了。

三、要用家校联通去培养孩子。

家长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往往不如教师了解得多,何况有的学生向家长汇报假情报,不说真话。所以要想知道学生在校的真实情况,你们还要和我们多多交流。家长朋友们,我们的目标是统一的,我们的任务是一致的,愿我们相互合作,把我们的学生,您的孩子,培养成学习勤奋,品质优良的优秀人才。

作为班主任,我的工作思想是:一切从提高学生素质出发,不求事事第一,但求天天进步,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让学生参加锻炼。在学习方面,我不以成绩论好坏,只要孩子今天比昨天表现得好,就鼓励,及时表扬,我相信平时表现好的学生最后一定能取得好成绩。

最后我把最近学习的一段话与大家分享:一个人无论成绩好坏与否,品行是关键!道德可以弥补能力的缺陷,而能力却难以掩盖道德的缺陷。孩子的品行很大程度上与家教有关。老师是传道授业解惑者,家长是孩子一生的影响者。一个人所在的原生态家庭对他一生的影响很大。夫妻恩爱、家庭和谐,在充满爱的环境里长大的孩子心里阳光很多。而这个是老师给不了的,却能决定孩子一生的;一个好的老师,或许能够影响孩子五年十年,但是家长的影响力却是一辈子的!家长永远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永远的榜样,孩子是老师N个学生中的一个,但孩子是家长的唯一,教育出好的学生,永远是家长和老师的共同事业。

参考文献

[1] 吕华琼;家校共育,联通儿童与世界[J];上海教育;2018年27期

[2] 朱永新;家校合作激活教育磁场——新教育实验“家校合作共育”的理论与实践[J];教育研究;2017年11期

猜你喜欢
成长家校教育
谈如何有效的开展幼儿园家校共育工作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家校携手,共促发展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互动+沟通——基于信息技术的家校沟通新模式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自我感悟 自我反思 自我成长
煤企关注大学生员工心理成长的现实意义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优化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