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技巧,做“严师”

2019-09-10 23:29邓忠宏
当代家庭教育 2019年36期
关键词:技巧性严师小学班级管理

邓忠宏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界提倡教师在班级管理中实施赏识教育、尊重教育,完全否认了中国传统教育中的严师教育思想。但是笔者认为现阶段对“严师”概念的认识有失偏颇,严师即为对学生要求严格的教师,由此可见,做严师并不代表着就要与现阶段的教育理念相矛盾,而是要讲求一些技巧,在对学生要求严格的前提下尊重学生、亲近学生、赏识学生。因此本文主要就现阶段做“严师”的必要性与做“严师”的技巧性这两个方面做了详尽的阐述,希望能与广大的教育管理工作者进行切磋。

关键词:小学班级管理;班主任工作;严师;必要性;技巧性

【中图分类号】G 6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36-0039-01

在我国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中,传统的教育思想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几千年来传统教育的指导思想,“严师出高徒”也曾经是教育工作者与家长深信不疑的教育信条。近年来由于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赏识教育、尊重教育的思想也逐渐被广大的教育工作者所接受,这也使教师不再敢提“严师”教育,认为“严师”教育是与现阶段的教育思想相矛盾的。其实“严师”的意义是指对学生要求严格的教师,做“严师”是教师对学生高度责任心的体现,是教师高尚的职业操守的体现,因此,笔者认为,在现阶段做“严师”还是非常有必要性的。

1.现阶段做“严师”的必要性

现阶段,广大教师之所以认为“严师”教育是落后的教育思想,是应该被现阶段新型教育理念所全盘否认与完全替代的,主要是因为对“严师”教育的一些理解误区而导致的,下面笔者就结合这些认识上的误区,谈一谈现阶段“严师”教育的必要性。

(1)误区一:作为“严师”,就应该不苟言笑、拒学生于千里之外。学生与教师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认识误区,有可能是在传统教育模式下,一些教师的错误做法造成的。 “严师”是对学生要求严格的教师,而不是严肃的教师。从另一方面来讲,对学生要求严格是教师高尚的职业操守与高度的责任心的体现,只有对工作极其负责的教师才会对学生给予严格的要求,因此“严师”教育与现阶段的尊重教育等并不冲突,笔者反而认为“严师”教育是非常必要的,每个教师都应该成为“严师”。

(2)误区二:将“严师”教育中蕴含的惩戒与体罚相混淆。这一误区的产生估计也是教师认为“严师”教育与赏识教育相矛盾的主要原因之一吧。笔者认为,在“严师”教育中的惩戒只是教育的一种必要手段,是对学生表现的一种负面评价,对优秀的赏识,对恶劣的惩戒,这只是评价双刃剑中的两面,因此惩戒与赏识教育不是相互敌对的,而是相辅相成的。

2.做“严师 ”的技巧性

做“严师”并不是要求教师对学生就是一味的要求严格,做一个合格的“严师”是需要一定技巧的,我们要做既“宽”又“严”的“严师”,还要做既“严”又“爱”的 “严师”。

(1)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严师”的形象。在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是核心的参与者,也是与学生接触最多、影响最大的教师。因此班主任的举动与形象都会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班主任应该以自己整洁的外形、渊博的知识、得体的谈吐、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及让人如沐春风的气质,为学生树立一名“严师”的形象,用以身作则的方式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2)公平对待班级里的每一位成员。在小学阶段,学生的独立意识开始觉醒,他们渴望得到他人的肯定。因此,由于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他们对一些不公平现象会表现出异常强烈的反应。这就要求班主任在处理班级事务时,务必要做到公平、公正、公开,使学生心悦诚服。

(3)以民主的态度管理班级事务。是班级管理的主体,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与所提出的意见与建议。在选举班干部或制定班级制度时,班主任尽量将权力下放给学生,以民主的态度,让学生自主的选举班干部、制定班级制度,而班主任只要起到必要的指导作用就可以了,在这种民主的氛围中,学生势必会表现出空前的热情,对班级的建设纷纷献言献策,从而形成了很强的班级凝聚力,这对建立一个团结、互助的班集体是非常有利的。

(4)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情况。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过程中,只有对自己班级里每一位学生的情况做到了如指掌,才能有针对性的因材施教。因此班主任应以多种形式与学生家长加强沟通,及时交流学生的在家、在校的情况,使班主任与家长对学生的情况都做到心中有数,从而进行双方合力的教育与引导。具体沟通的方法可以是家长会、家访,还可以通过建立家长微信群、建立学校交流平台等多种形式。

(5)班主任对班级里学生的表现应给予科学、合理的评价。评价是对学生表现的具体评判,是激发学生积极性与查缺补漏的重要手段。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是务必要做到科学、合理。科学、合理即奖惩分明,对优秀的给予奖励,最好是精神奖励,物质奖励只能作为辅助手段;对表现差的学生的评价就需要班主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了,如果是因为失误或者其他客观原因,班主任可以给予一定的鼓励或警告,但是对于一些屡教不改,影响恶劣的学生就要给予一定的惩罚,但是要避免体罚。而且奖励与惩罚的力度要掌握好,不能太重更不能太轻。

3.结语

综上所述,在现阶段,“严师”教育并不应该被全盘否认或完全替代的,它对学生的成长与教育的进步是有必要性的,但是作为“严师”还是要讲求一定技巧的,要在“严”的基础上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严师”。

参考文献

[1]朱振华.让成长的心灵充满希冀——小学班级管理中渗透心理辅导理念的实践感悟[J].学周刊,2012(01)

[2]孫晓平.新课程改革理念下小学班级管理研究[J].语文学刊,2011(16)

猜你喜欢
技巧性严师小学班级管理
本期话题:你还敢当严师吗?
浅谈小学班级管理
关于小学班级管理的理念和策略心得体会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设计“练习”
情感教育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例析二次函数关系式的确定方法
小数字大生活
心理辅导在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的运用
我看严师等
灯下漫笔说严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