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家庭环境优化

2019-09-10 07:22曾成
高考·上 2019年3期
关键词:家庭环境优化途径

曾成

摘 要:家庭环境是影响中学生道德观、个性品质形成的重要因素,是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微观环境。家庭对于中学生思想行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其导向性、针对性、权威性和潜移默化性上在诸多方面,要发挥家庭在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上的积极效能,解决当前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家庭环境面临的问题,必须强调家庭环境对于中学生道德观培养的重要性,重视家庭教育,转变教育理念,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关键词: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家庭环境;优化途径

家庭是社会的最基本单元,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家庭是第一所学校。家庭环境是影响中学生思想道德、个性品质形成发展重要因素,是中学生思道德教育的重要场所。家庭对于中学生思想品德形、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提升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亟需重视良好教育家庭环境的构建。

一、家庭对于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影响

家庭是长期共同生活的小群体,是社会的基本生活单位。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家庭环境,是指在父母的思想素质和行为规范对于中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的影响氛围。从每个孩子身上可以发现其父母的“身影”,由于中学生模仿能力强的特点,以及他们生活上、心理上对于父母的依赖和敬佩,父母的举止言行、意识观念很容易对其思想和行为产生影响,并会成为他们在成长学习中的重要参照。由此可见家庭环境对中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影响特别突出。而这种影响主要有如下特征:

(一)家庭影响的导向性

青春期的中学生处于心理逐渐成熟,世界观、道德观逐渐形成的关键时期,特思想道德具有很强的可变性,而此时父母对于子女的的期望导向就会很容易的影响到中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望子成龙、盼女成凤是每位父母的期望,这种期望是父母基于自我的经验及其对于社会发展需要所做出的对于子女发展方向的预判,父母会把自己对于子女的期望表现在平时的言谈说教之中,这就对中学生的价值行为目标形成一定的导向,而这种导向是推动中学生思想品德水平提升的重要因素。

(二)家庭影响的针对性

“知子莫如父,知女莫若母”。中学生绝大部分时间都与父母生活在家庭单元里,父母了解孩子的个性品格、兴趣特长、成长经历,甚至父母还可以根据家庭实际、社会发展趋势洞悉中学生成长和发展方向。家庭环境对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强,是能做到因材施教的第一主体。

(三)家庭影响的权威性

“血浓于水”、“养育之恩重如山”,这是中国传统家庭伦理中重要的准则。血缘和抚养关系促使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形成家庭生活中家长占主导的、亲密的、无可替代的关系,这种关系的权威性其他教育者无法取代。同时,中学生在其成长时期,在经济、生活都要依靠父母的支持与照顾,缺乏独立基础。也使得父母也具有强大的不可替代性,这种不可替代性会增加父母对于子女影响的权威。除此之外,相较于中学生其父母在人生经验、社会知识等方面要更加丰富,这种知识经验上的优越性,也会转化为父母对于子女影响的权威性。

二、当前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家庭环境的问题探析

家庭环境对于中学生的思想道德形成、发展具有深远影响,探析当前家庭环境于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对于提升思想道德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一)家庭教育的缺失

家庭是中学生的第一所学校,是其成长的摇篮,然而中学生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的缺失成为当前中学生教育的重要问题,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家长忽视家庭教育,教育观念相对落后。个别家长把子女的成长当成是顺其自然的事情,他们对孩子的教育只注重子女吃穿住等物质生活条件,对于其他问题则漠然视之。还有一部分家长则认为教育就是学校、是老师的事情,孩子送到学校就万事大吉。此类型的家长对于家庭思想道德教意识落后,在部分受教育程度低的家长身上表现得相对突出。

2.家长忙于生计,教育子女缺位。当前确实存在一种普遍的现象就是子女大部分时间都是和老人一起生活,父母工作忙、压力大,沒有精力照顾子女,把子女交给长辈来看管,导致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交流欠缺,而老人普遍缺乏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有效的教育手段,导致了家庭思想道德教育的缺失。这不利于中学生良好思想道德的形成和发展。

(二)家庭教育理念落后,教育方式方法欠妥

教育理念决定教育行为,而“理念+行为”则会产生教育效果。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笔者认为当前家庭教育理念主要存在着两方常见面的问题:

1.“狼父、虎妈”式教育。此类家长认为“黄金棍下出好人”,使用棍棒教育,以不民主的方式、挫伤子女自尊心的方式换取家庭权威,从而谋求家庭教育效果。此类错误的方法长时期的使用一定会使子女产生严重逆反、积怨,甚至是心理障碍,不利于中学生健康成长。

2.过分溺爱。新时代,我国人口结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独生子女越来越多,“二孩”越来越娇贵。一些父母对子女言听计从,千般宠爱,形成另一个极端。对孩子奉行“不打不骂不教育,要啥买啥还表扬”的家庭教育理念。殊不知这带来的结果往往是从“爱之切”变为“恨之深”,溺爱有可能导致子女的错误思想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的形成发展,印证“慈母多败儿”的古训。

(三)缺乏和谐的家庭氛围

和谐的家庭氛围能使父母之间实现家庭思想道德教育性别优势互补,形成家庭思想道德教育合力。而影响当前家庭和谐的因素主要有:

1.单亲家庭和离异家庭的增加。父母基于婚姻关系组建家庭关系,婚姻关系的稳定性是和谐家庭和谐的一个重要因素,有利于子女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观念。反之,婚姻破裂、亲人反目、家庭冲突,将对所有家庭成员,尤其是处于中学生阶段的女造成精神上、生活上和学习上的严重后果。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离婚率呈现增长趋势,一些不够负责的父母“闪婚”、“闪离”,伤害最大的还是孩子。不幸福的婚姻、不完整的家庭,有可能产生不怎么见效的家庭教育。

2.父母家庭作风专制,缺乏民主家庭氛围。家庭生活中父母良好的生活习惯、道德水平、处事能力均可以为中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在传统的中国式家庭很多是家长制,整个家庭处于一种专制的状态。当前此状况虽有转变,但是依然有很多家庭在生活中无形的存在一些家庭之中。比如,“我的孩子我做主”,不了解孩子态度和需求,替孩子安排一切事情,不考虑、不尊重子女的意见,子女不能参与家庭讨论和决策,哪怕是子女自己的事情。如此可能会使子女厌烦生活、逃避父母,这就极不利于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为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增加负面影响。

三、优化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家庭环境策略

随着时代的发展,培养符合新时代发展需要的优秀人才,解决当前家庭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优化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家庭环境,需要共同努力。

1.重视家庭环境对于中学生思想道德培养的重要性,强化家庭教育

父母需要在思想意识层面上高度重视家庭教育,转变教育理念。在现代家庭中,父母更重要的是承担着教育孩子的重要功能。这需要加强对家庭责任的宣传,提高社会层面对于家庭教育的重视推动人们在思想层面的转变,突出家庭思想道德教育在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的地位,发挥人生第一所学校、第一任老师的应有作用。加之以社会、学校思想道德教育力量,形成社会、学校、家庭教育三位一体的叠加效应,共同推进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2.转变家庭教育理念,创新家庭教育方法

优化中学生家庭思想道德教育,要转变家长对于子女的教育理念,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推动家庭教育方法的创新。理念指导行动,方法保障成效。首先,父母应改变过去的那种功利的、狭隘的的家庭教育观,以社会责任感和时代脉络感,为子女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重视孩子优良思想道德的培养。其次,要不断探索、创新教育方法,重视中学生的道德素质培养。家长要增强与子女的沟通,根据孩子的特点、借助贴近中学生子女生活的方式实施家庭思想道德教育。例如,做与时俱进的爸妈,在微博中教子女思想,在抖音里传父母品德。

3.提高家长素质,营造民主家庭

父母作为子女的第一所学校里的第一位老师,其素质的高对子女思想道德的培养至关重要。所以,优化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环境必须要提高家长的自身素质。首先,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子女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正如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所说:“不要以为只有你们同儿童谈话,或教育儿童,吩咐儿童的时候,才是在进行教育。你们是在生活的每时每刻,甚至你们不在家的时候也在教育儿童”。因此,父母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充实自己的文化知识,提高自我思想道德修养,储备科学的知识,形成适应潮流的思想。其次,父母要構建和子女之间平等友好、民主和谐的亲子关系,双方敞开心扉、主动沟通。家庭时常开展各种向上的家庭活动,营造民主的、和谐的家庭氛围,为中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的形成和发展创造优良的家庭环境。

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在其著名的教育著作《爱弥儿》中写道:“人的教育在他出生的时候就开始了,在他不会说话和听别人说话以前,他已经就受到教育了。”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家庭环境便是如此,需要一起努力。

参考文献

[1]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05.

[2]贺幸平.论家庭思想政治教育环境[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7:48-52.

[3]刘强.基于家庭微观环境的思想政治教育[J].社科纵横,2008:152-152.

[4]彭刚.浅谈思想政治教育背景下的中学生家庭教育[J].德育美育,2012:246-247.

[5]齐芳.家庭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及对策研究[D].中北大学,2010:25-26.

[6](法)卢梭.爱弥儿[M].李平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猜你喜欢
家庭环境优化途径
浅析网上书店的营销策略与模式
高校行政人员的绩效管理及其优化途径
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优化途径分析
市场经济下的城乡规划资源配置优化途径
论家庭对职校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
邮政员工思想政治工作方式阐释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性格及成长的影响
不幸的家庭,曲折的成长
家庭环境对高职高专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与辅导策略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优化途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