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蒙:父亲的“境界”与“实务”

2019-09-10 07:22
文萃报·周五版 2019年31期
关键词:实务职高礼貌

我父亲王锦第,字少峰,又名曰生。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后,父亲到日本东京帝国大学读教育系。回国后他最高做到市立高级商业学校校长。时间不长,但是他很高级了一段,那时候的一个“职高”校长,比现在强老了鼻子啦。

父亲大高个儿,国字脸,阔下巴,风度翩翩。说话南腔北调,可能他是想说点显阅历显学问的官话至少是不想说家乡土话,却又没有说成普通话。他喜欢交谈,但谈话思路散漫,常常不知所云。

 父亲强调社交的必要性,主张大方有礼,深恶痛绝家乡话叫做“怵(读上声)窝子”的窝窝囊囊的表现,说起家乡的女孩子在公开场合躲躲藏藏的样子,什么都是“俺不!”父亲的神态叫做痛不欲生。

 母亲一生极少在餐馆吃饭,偶然吃一次也是不停地哀叹:“花多少钱呀,多贵呀……”而父亲,哪怕吃完这顿饭立即弹尽粮绝,他也能愉快地请人吃饭,当然如果是别人请他,他更会兴高采烈,眉飞色舞。我曾经讽刺父亲说:“餐馆里的一顿饭,似乎能够改变您的世界观,能使您从悲观主义变成乐观主义。”父親对此并无异议,并且引用天知道的马克思语录,说:“这是物质的微笑啊!”

  没有多久,父亲就不再被续聘当校长了,我事后想来,他不是一个会处理实务的人。他宁愿清谈,大话,叫做大而无当,竖立高而又高的标杆,与其说是像理想主义者,不如说是更易于被视为神经病。他确是神经质和情绪化的,做事不计后果。他知道他喜欢什么,提倡什么,主张什么,但是他绝对不考虑条件和能力,他瞧不起一切小事情,例如金钱。

在他年近六十岁的时候,他说过一句话,他的人生的黄金时代还没有开始。这话反而使我对他有些蔑视。他最重视风度和礼貌,他绝对会不停地使用礼貌用语,谢谢与对不起,你好与再见,请原谅和请稍候,但是他不会及时地还清借你的钱。他最重视马克思与黑格尔,费尔巴哈与罗素,但是他不知道应该给自己购买一件什么样的衬衫。如果谈境界,他的境界高耸入云。如果谈实务,他的实务永远一塌糊涂。

猜你喜欢
实务职高礼貌
信托公司在破产重整实务中的机会
基于SQDIP的配送中心仓储绩效管理实务
居住权登记 实务分析
新课程理念下职高体育教学模式初探
礼貌举 止大 家学
假文凭泛滥“低职高聘”是推手
礼貌举止大家学 !
礼貌举止大家学!
职教人,难道你只能生气
莫让职高成差生收容所的代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