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财融合背景下的财务转型路径分析

2019-09-10 07:22李盼盼
商讯·公司金融 2019年24期
关键词:财务转型路径分析业财融合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企业经济业务的复杂性逐步提高,业务与财务交叉重叠的内容越来越多。业财融合的背景下,核算型财务已不能满足企业的经营管理需求。本文首先解释业财融合的内涵以及实施业财融合的必要性,提出业财融合背景下财务工作重心应前置为业务前端,转变为决策支持型财务,进而从企业目标与企业文化构建层、组织结构层、运营层、数据与系统层、人员支持层等方面分析财务转型的路径,以期对企业财务转型路径提供建议。

关键词:业财融合;财务转型;路径分析

一、业财融合的内涵分析

随着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中国创造,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企业之间的竞争程度加剧。企业要想做大做强,就要求管理水平逐步提高,尤其是财务管理水平,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谋求财务转型。2015年,财政部发布了《管理会计基本指引(征求意见稿)》,将业财融合原则写入其中。业财融合是指业务与财务的融合,业务要走进财务,财务要融入业务,共享信息,充分沟通,共同实现企业目标。

(一)业财融合是一种管理活动

业财融合是企业的一种管理活动,与研发、采购、生产、销售等同等重要,同样是企业的价值创造活动。与企业日常的经济业务活动不同的是,业财融合更多强调企业内部资源的整合与利用。在战略层次上,业财融合应该作为研发、采购、生产、销售等活动的指导原则,指导企业日常经济业务活动的各个环节。

(二)业财融合旨在进行价值创造

业财融合旨在进行价值创造。对企业来说,业财融合通过提高各部门沟通效率、增加各部门的协同效应,降低各项成本耗费,提高企业价值。对于投资者、潜在投资者、政府、社会公众等外部利益相关者来说,业财融合背景下,企业披露的财务信息更加充分、更加真实可靠,从而帮助其做出正确的经济决策。

二、业财融合的必要性分析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以及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企业的经济业务形式纷繁复杂。在此背景下,财务人员如何反映经济业务实质,进行会计核算,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至关重要。为了适应经济业务的复杂性,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一直在修订完善。但是,因为财务人员不了解业务的签订与发展过程,仅仅依靠财务人员更新专业知识,不能如实反映经济业务的全貌。因此,需要财务人员融入业务活动中,熟悉业务运转流程,洞悉业务的发生与进展,而不是停留在过去反映结果的状态。只有这样财务人员提供高质量的、全面的、可靠的、相关的财务信息。

从现阶段企业业财融合的实际看,大部分企业的财务系统与业务系统互相分离,独立运行,融合度较低。这种情况会导致业务不理解财务,财务不理解业务,既不利于企业业务流程的运转,也制约了财务职能的充分发挥,最终影响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即便一些企业声称已经开始推进业财融合,也存在着财务部门单方面主导,业务部门不配合的情况。因此,为了我国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推进高质量的业财融合尤为重要。

三、业财融合背景下财务职能重塑

(一)核算型财务转变为决策支持型财务

过往,财务职能集中体现为反映和监督,即对已发生的经济业务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进行确认、计量、记录与报告,为企业利益相关者提供财务信息。在此背景下,财务信息的可靠性较高,但是相关性处于较低水平。从而,对于利益相关者的决策支持度较低。

在业财融合背景下,业务与财务共享信息,财务为业务部门提供信息进行决策支持,业务为财务部门提供信息提高财务信息的相关度。以企业的研发行为为例,研发活动似乎主要依靠技术人才来进行,与财务人员关联度较低。但是,财务人员提供的项目可行性分析、项目净现值、投资回收期、内涵报酬率等财务指标对于研发项目决策至关重要。如果项目的投资回收期较长,净现值较低,则需要考虑是否进行项目研发。

因此,随着核算型财务向决策支持型财务的转型,一方面,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度会越来越高,更有利于企业的利益相关者进行决策;另一方面,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的融合度会越来越高,更有利于企业战略的实施、企业目标的实现,从而提升企业的价值。

(二)重心从业务后端前置为业务前端

以往,财务人员被称为“账房先生”,所谓账房先生,意味着财务人员的活动范围主要局限在财务室,与其他部门沟通较少。之所以财务部门与其他部门独立开来,在于以往财务人员的工作重心在业务后端。每当一笔经济业务已经发生、单证齐全时,财务人员才需要审核、记账。财务人员承担的更多是事后反映与监督的职能,导致与业务的关联度较低。

在业财融合的背景下,财务部门的工作重心应该兼顾业务前端,在经济业务发生之前,财务部门应该介入,为业务部门提供财务与非财务信息,多进行事前预测、财务分析,为业务部门的决策提供有价值、高质量的信息。

四、业财融合背景下的财务转型路径分析

为了实施业财融合,文章认为可以从目标与企业文化构建层、组织结构层、运营层、数据与系统层、人员支持层五个角度来进行。

(一)目标与企业文化构建层

企业目标与企业文化是任何企业经营的根本宗旨与指导原则,决定了企业的价值取向与发展战略。只有将业财融合原则体现在企业目标与企业文化中,并上升到战略高度,各部门才能高度重视,并积极配合。企业应构建齐心协力实现整体目标、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的企业文化,避免各自为政的局面。为了保障业财融合能够切实落实,在部门考核环节可以设置相关融合指标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

(二)组织结构层

组织结构决定了工作任务如何分工、分组与协调合作。常见的组织结构类型有简单型、职能型、事业部型、矩阵型等。除了小部分跨国企业外,我国大多数企业采用的是职能型或事业部型等垂直型的组织结構。这种组织结构的优势在于便于集中决策,劣势在于不便于平行组织的沟通交流。业财融合的重点在于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的充分融合、相互交流,因此过往企业的垂直型组织结构不利于业财融合的实施。企业应进行适当的组织结构变革,由集权、垂直型的组织结构变革为分权型、扁平型的组织结构,提高部门间的沟通交流,进而高度融合。

(三)运营层

常见的企业经济业务活动有采购管理、生产与产品管理、市场营销等方面。业财融合背景下如何进行财务转型,本文分析如下。

第一,以采购管理为例,以往企业主要由采购部门负责采购活动全流程,生产部门、财务部门参与度较低,并未提供相关指标来影响供应商的选择、采购产品的类别等。在业财融合模式下,采购部门、生产部门、财务部门三方应充分沟通,生产部门应反馈不同供应商提供材料的质量是否达标,财务部门应反馈不同供应商的付款方式与折扣条款等,采购部门在综合各方的信息之后,进行最优选择。

第二,以生产与产品管理为例,以往企业主要由生产部门与销售部门负责生产与产品管理,生产部门负责产品质量与性能提升,销售部门负责产品包装与营销,似乎研发部门、财务部门与产品管理关联度较低。在业财融合模式下,财务部门、研发部门、生产部门、销售部门应共享数据,建立多向沟通机制。如财务部提供各产品毛利率、销售部门提供产品市场占有率、市场增长率给生产部门与研发部门,指导其研发与生产活动。从而,达到各部门在获取充分信息的情况下,优化决策,提升企业整体价值。

第三,以市场营销为例,以往企业主要由销售部门负责产品销售,并确定客户信用等级、销售折扣以及回款方式等,財务部门在销售环节的话语权与参与度较少。此种业务模式往往会因为缺少对客户信用水平的动态调整,导致企业累积大量的应收账款,从而增加企业的收账成本与坏账损失,降低企业价值。在业财融合模式下,建议销售部门与财务部门的双向沟通,并共享客户的回款周期等数据,便于销售部门后期调整相应客户的信用额度与信用等级。

(四)数据与系统层

数据与系统层是保障业财融合有效实施的必备要素。企业应该借助互联网与大数据,搭建数据共享平台。在数据共享中心环节,财务人员应及时核算与上报财务数据至数据共享中心,为其他部门提供决策支持。此外,本文认为,为提高财务信息的价值,财务人员不仅要共享相关核算数据,还应共享财务分析结论等非确定性、相关性较高财务信息,从而实现核算型财务向决策支持型财务的转型。

(五)人员支持层

没有高素质的财务人员,业财融合无从谈起。企业应提升财务人员素质。第一,财务人员应主动学习、积极更新自身专业知识,如业财融合、管理会计系统论等。第二,财务人员应熟悉企业发展战略、投资战略、品牌战略等等,不仅限于财务战略,从而在宏观角度了解企业发展规划,实现从账房先生向“大财务”转变。第三,财务人员应积极与业务部门积极沟通,建立良好和谐的工作伙伴关系,改善过去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沟通不畅、互不理解的情况,共同为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为努力。第四,在业财融合的过程中,财务部门应积极主动,以开放包容的姿态向业务部门学习,熟悉业务流程。比如,财务部门可以定期指派财务人员定期轮岗业务岗位,真正切实理解业务流程。

五、结束语

竞争日益激烈的经济环境、纷繁复杂的经济业务,迫使企业必须进行业财融合,要求财务人员必须从核算型财务转变为决策支持型财务。现阶段,企业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独立运行、各自为政的粗放式管理方法已经不能适应企业的发展。在业财融合模式下,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深度融合,共享数据,共同为企业价值创造而努力。

总之,财务部门和业务部门的有效协作与融合,能够有效推动企业的成长与创新,并实现企业增值与可持续发展。我国企业的业财融合度仍处于较低水平,企业仍需转变观念、变革与革新。财务人员应主动学习,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实现转型。

参考文献:

[1]康诗敏.H公司业财融合方案设计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18.

[2]胡泽彬.浅谈业财融合促进财务转型升级[J].金融经济,2019.

[3]邢代晓,邢恩奇,苏日姑.业财融合问题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思考[J].财会学习,2019.

[4]孙庆亮.“业财融合”在企业的实现途径分析[J].中国商论,2019.

作者简介:

李盼盼,许昌学院,河南许昌。

基金:2019年度许昌学院科研基金一般项目“业财融合背景下的财务转型路径分析”(项目编号:2019YB036)。

猜你喜欢
财务转型路径分析业财融合
招标企业“互联网+”财务转型浅析
打造产融结合平台推动企业财务转型
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路径选择
浅谈中国民间舞蹈的文化传承
通信运营企业基于客户效益的业财融合研究及应用
业财融合助力企业发展探究
供给侧改革概述及其促进经济增长的路径分析
论实施业财融合推进精细化财务管理的措施
通信企业基于价值的业财融合分析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