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物教学渗透环境教育的实践研究

2019-09-10 07:22贾双
青年生活 2019年23期
关键词:环保意识实践活动渗透

贾双

摘要: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国家经济得以飞速发展,但与此同时,伴随而来的生态环境问题日渐严峻,有的甚至已经危害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前不久召开的党的十八大会议,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国家发展日程[1],表明我国就解决好维护好生态环境问题下大决心!本课题以人教版中学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三章《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为内容,在课堂教学环节中,渗透相关的环境保护知识,并组织学生参加一系列课外活动,再通过观察法、问卷调查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行动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对渗透环境教育的效果做出科学的评价,最终的分析结果显示:渗透环境教育能有效提高全班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乱丢乱扔等不良行为较之前有显著的改变。

关键词:渗透  环境知识  环保意识  实践活动

一、引言:

生物教学渗透环境教育综述

1、生物教学渗透环境教育

环境污染是一个比较活跃的元素,一旦造成污染,影响是广泛的。例如近期在我国北方爆发的雾霾天气,不但影响民众的正常生产生活,而且空气中夹杂的有害物质也不断侵蚀着人们的健康。[2]不仅如此,我们所面临的环境污染问题不单单只有这些,例如酸雨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水土流失、荒漠化、海洋污染等问题,错综复杂,相互交叉[3],时刻影响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从每年因为环境问题所损失的财力物力就不难看出。人们已经尝到了破坏生态平衡所带来的巨大苦果,开始认识到加快开展环境治理工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对此加快保护环境,提高国民环境保护意识是做好环境保护工作的必由之路;从根本上,长远利益方面来治理环境污染问题是解决环境污染的长久之计。

2、中学生物教学渗透环境教育的目的

教育是一種社会活动,是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和系统的传授知识。【5】教育的根本价值,就是提高人民科学文化素质,培养具有崇高道德,诚信守法、博学多才的人才,培养能为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贡献的人才。

在中学开展生物教学渗透环境的教育,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有利于学生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顺利过度,让学生从小具有对“保护自然环境,人人有责,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的认同感、责任感,从根本上提升国民环境保护意识,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及时参与到环境保护的大阵营中来,以形成全面共识,从而从源头上解决日渐严峻生态问题。

(4)渗透环境教育的必要性

首先,在中学课程中,生物是涉及环境知识最多的一门课程,在生物教学中渗透环境知识,能有效的提高中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培养环境保护意识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次,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急需培养一代具有珍惜环境,保护环境,坚持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最后,在中学开展物教学渗透环境教育的实践活动,将环境知识渗透到整个教育系统中,久而久之,在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方面,必有很大的提高。

总之,环境教育不能单靠生物课本,单靠教师口头讲解,必须在日常教学中渗透环境知识,让学生在潜移默化的学习中,吸收到相关知识,这将对我国今后开展环境保护工作以及环境的治理工作大有益处!

二 、研究方法

1. 通过问卷调查、行动研究法、观察法、实验法及结合实际环境,[9]让学生对环境保护有一个全面的理性的认识。在渗透环境教育的实际活动研究中,设计教学方案,分析案例,设置对照班级,实验结束后,调查分析之间的差异。

2.结合人教版生物教材渗透环境教育:主要涉及内容为人教版八年级生物教材上册。

3.结合学校的周边环境开展渗透环境教育。随着我国城乡发展的迅速,农村环境污染加剧。[10] 贵州省遵义市凤冈县进化中学是一所乡镇中学,学校周边的自然环境正反应着我国城乡发展的一个缩影,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三、行动研究案例

案例一、“提高初中生保护寝室周围环境的环保意识”的行动研究案例

研究对象:进化中学八年级(5)的全体学生

研究背景:学生寝室周围的环境状况不容乐观,特别是寝室背面,到处是瓜果纸屑,显然这一问题的产生是学生在平时生活中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随手乱扔所致,最为严重的是大多数学生对此毫无察觉。于是通过组织学生观察自己寝室周围环境并在课堂上针对该问题展开讨论,以此来规范学生的行为文明。

本次教学案例

(一)设计理念

在平时的课堂中,当老师提及乱丢乱扔时多数学生都表示这是一种不良行为,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学生却很难办到,学生寝室背后狼藉的一面就反应了这一问题,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之一就是学生只了解传统课堂中的环境知识,停留在感性的认识层面,因此让学生深入环境,自身体验,事后反思,无疑是找到打开学生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一把钥匙

(二)教学目的

1、活动目的:使学生养成观察身边环境的习惯,并能将自身行为活动联系到环境污染上来。

2、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热爱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过程

1、导 入:

同学们都了解重污染企业给我们的环境带来的巨大破坏,对此也嫉恶如仇,那么老师今天就带同学们去看看我们自己对环境造成了那些破坏。

2、深入观察:

将学生带到寝室的背面观察草丛、水沟、树枝等散乱的白色垃圾以及随手

倒掉食物;空气中还弥漫着刺鼻的气味。

3、分组讨论:

返回教室,将学生分为十三组每小组四人分别对观察到的结果进行讨论。

4、同学发言:

请小组的代表作简短的发言,说出内心的感受。

5、师生小结:如何才能恢复寝室背面的良好环境呢?

要做到爱护环境,平时要克制乱丢乱扔。

6、作   业:以自己为中心,号召认识的学校同学积极参与到寝室环境卫生的保护行列中来。

(四)总结

通过本次课堂行为研究,学生了解到了,原来自己平时的一个不经意的举动(乱丢乱扔)也会给寝室周围的环境带来如此大的伤害。让学生能够认识到这一点是非常难得的,也是非常重要的。只要同学们勤于观察,深刻反思,严格要求,就能为宿舍周围环境乃至更广阔的自然环境做出贡献。

经过一段时间后,再去学生宿舍观察使发现,同学们都积极准备本宿舍的小垃圾袋,日常生活废弃品都统一放到本宿舍的垃圾袋中,这表明这次活动效果明显。

猜你喜欢
环保意识实践活动渗透
生物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谈高中生物教学中环境教育的渗透
汽车技术的发展及其社会作用
在过程中体验 在体验中发展
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