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教学与管理中小组建设的实施策略

2019-09-10 07:22张汝英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19年22期
关键词:小组长分组纪律

张汝英

小组教学活动是以“激发兴趣,夯实基础,培养能力,养成习惯”为宗旨,以“低负担,高质量”为教学理念的教学实践。它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教育公平性原则,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旨在构建新型班级管理体制和课堂管理模式,为每一位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一、目标与要求

(1)实施小组建设工作,要以人为本,加强现代教育教学理念的学习,认真研究课堂教学问题,寻找解决的方法和策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自主提升的能力、学校自主发展的能力。努力做到学思结合,知行统一,使课堂教学质量和班级管理水平明显提高。

(2)建立并完善分组学习课堂评价标准和班级管理评价标准,促进和深化教学与班级管理方式的变革,不断优化课堂教学方法和艺术,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丰富课堂教学资源,夯实课前研究和课后反思,实现课堂和班级管理的高效。

(3)创先争优,培育典型,树立榜样,推广经验。要在全校树立一批实施小组教学工作级部、班级、备课组(教研组);树立一批教学技能过硬的标杆教师;培育一批具有个性特色的“分组环境下五步达标”课堂教学模式;举办一系列高水平的研讨、观摩和论坛活动;表彰一批先进教育研究者和教师,形成推进小组教学和管理的良好氛围。

(4)构建促进小组教学与管理的培训制度、研究制度、管理制度、评价制度,以及激励与保障机制,确保小组建设有序推进,确保课堂教学效率和班级管理效率全面提高。

二、小组建管评实施方案

(1)小组组织建设方案。“分组学习”的主体单位是小组,因此科学合理分组是“分组学习”管理的关键,是实现组内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组间学习协作的前提和基础。考虑到教学实际,建议每个班设置多个学习小组,每组4-6人左右。如果每组人太少,各组的优生少,达不到帮扶的效果;人太多,不利于小组长组织学习活动,学习任务落实不下去。為了实现小组“一帮一”的合作学习,小组的编排应按照成绩从高到低实行S型分配。分组的方式:10名一个等级,把学生分为A、B、C、D、E、F六个等级,然后每个小组都由这六个等级的六名同学组成,保证各组之间的实力均衡和竞争的公平。然后按照AB、CD、EF搭配座次,这样做可以减小同位之间的差距,利于水平相近的两名同学进行帮扶,既避免了资源浪费, 又做到了优势互补,有利于小组成员共同进步。

组长是小组管理的关键人物,必须是本组内最具组织管理实力的学生,是课堂上本组的全权代表。所以,要选拔组织管理能力强,综合素质较高的学生担任组长。各小组长由班主任和任课教师根据学生各方面表现,综合分析后进行确定。组长的选拔应做到:①学习成绩要优秀,自身标准要高。(权威、标杆)。②性格不应太内向。(带动)。③责任心、组织管理能力要强。(落实)。分组管理一定要细化,教师和组长要共同参与,教师要为组长管理撑起适度的空间。要让组长成为本组成员学习、展示的组织者,能安排本组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成果展示,能组织组内的结对、帮扶,以及与其他小组的协作。

必须落实小组内的学习帮扶,实行“一对一”的帮助。具体实施由任课教师和各组长组织,相关学生认真落实,教师每节课都要督促。注重教给小组长管理的方法,让管理好的小组长进行经验交流。分组的原则:组内异质,组间同质。

(2)小组分工。①围绕小组的建设给组员合理分工即在小组内设小组长、记录员、检查员、汇报员各一名。A:小组长的主要职责是对本组成员进行分工,组织全组人员有序地进行自主学习、讨论交流、动手操作、合作探究等学习活动。B:记录员的职责是记录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独立学习的认真程度、小组交流时的发言情况、纪律情况等。C:检查员的职责是检查、督促小组成员的课前预习、作业完成情况等。D:汇报员的职责是将本组合作学习的情况进行归纳总结后在全班进行交流汇报。②根据学科的学习任务进行分工。设置各学科组长,分管小组各科作业的布置、收缴、检查、记录,并及时将小组作业完成情况汇报给各科课代表,课代表再将各小组每天的作业完成情况登记量化到评比栏内。③根据班级日常事务分工。设纪律组长、卫生组长、宣传组长等。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身兼数职、能力弱的学生担任一职,明确责任,人人参与小组管理,努力培养小组成员的主人翁意识。同时,还可以每周设立一个值勤小组,从纪律、文明到学习、卫生对每个小组进行全面管理,全权负责。

(3)小组精神文化建设.①个性组牌彰显特色。要求各小组自主设计一个具有本小组特色的标志牌,内容应包括组号、小组成员、小组口号等,以此作为创建“特色小组”的方式之一。②制定奋斗目标,明确奋斗方向.每周目标:各小组每周一制定并确立自己的当周目标,通过小组会议商讨保障目标达成的措施和方法。每月目标:针对学校单元测验,要求小组的每个成员在测验之后,都要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实际情况制定自己下次测验的奋斗目标,同时,通过小组会议确定小组下次单元测验目标。

(4)创设温馨环境,营造合作氛围.①“板面”文化建设.将教室前后黑板的上方划定多个区域,分配给各个小组,要求每个小组每周选定一条具有积极鼓励意义的格言警句,抄写在相关板块内,周六定时更换,以营造浓郁的班级文化氛围,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受到自主学习的熏陶。②墙面文化建设.可在教室适当位置设计张贴“班级格言”、“班级口号”、“班风”、“班训”等内容,使小组的建设始终统一笼罩于大集体环境之中。小组展示栏建设。小组成绩的考核与评比除了要“公正”,还必须遵循“公开”的原则,每周评比 成绩定期公示,这样才能使学生对本组甚至其他小组的成绩一目了然,从而找到合适的竞争对手,建立正确的奋斗目标。

(5)怎样实行小组评价.①学习评价:课堂、作业及考试评价.作业情况评价:包括各科自学提纲及家庭作业的完成情况,各学科知识的反馈和巩固情况等。每天由各组学科组长负责评价相邻小组各成员的自学情况,学习委员做好每天的记录,每周汇总,结果上墙。课堂表现评价:包括各小组课堂交流情况、合作学习的主动性和实效性,以及课堂提问、质疑、答辩和课堂讨论展示参与的积极性,每天由学习委员如实记录,每周汇总,结果上墙。考试成绩评价:结合阶段性测试及期中、期末考试的成绩,对各小组的单科成绩、反馈纠正情况等进行综合评价,并予以奖励。②习惯评价:纪律评价、卫生评价等常规检查内容.纪律评价:包括学生到校后的自觉学习情况、课前准备情况、课堂纪律、课间纪律、两操纪律、集会纪律、考试纪律等。

卫生评价:包括个人卫生、桌布卫生、桌面卫生、小组环境、值日卫生等。以上各项内容的检查由每周轮换的值勤小组认真记录,得分每天一公布,每周一汇总,结果上墙,并以此作为评价小组的依据。

猜你喜欢
小组长分组纪律
分餐小组长
小组长的烦恼
小组长的烦恼
分组
每个人的朋友圈里都有一个分组叫“爸妈”
纪律
还是不错的
纪律是所有成功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