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百年情书》看主旋律电影的创新性发展

2019-09-11 18:26路瑗媛
参花(下) 2019年8期
关键词:主旋律电影创新

摘要:《百年情书》以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的林觉民就义前写给妻子陈意映的诀别书《与妻书》为切入点,讲述了林觉民选择为自由民主而奋斗的革命热情与对妻子的爱情责任之间的矛盾纠缠,最终选择为革命牺牲的故事。本文将从电影的多种叙事手法出发,讨论主旋律电影的创新性发展。

关键词:《百年情书》 主旋律 电影 创新

一、爱情题材满足市场需求

本片在进行红色叙事记录英雄往事时,并没有选择直接讲述这段政治历史,而是选择了一个更为柔和的切入点——林觉民与陈意映的爱情故事。这个切入点为影片提供了更加饱满的素材,为影片提供了双线叙事结构。爱情的抉择和冲突,加剧了影片的矛盾,使影片的情节更加紧凑,也更加突出了林觉民的人物形象,升华了影片的主题。

同样,将爱情主体作为影片的切入点,避免了因只有政治素材而显得单调且寡淡无趣的情况,提高了影片的吸引力,也使影片更贴近日常生活。这种更加平和化的处理,使得这样一部红色叙事的影片更加适应市场化需求,能够在院线中不被埋没。

二、老年演员与青年演员相结合

本片在选择演员方面更加注重还原角色形象,既选择了青年演员王柏杰、蒋梦婕等饰演年轻的林觉民、陈意映等角色,也选择了老戏骨李雪健来呈现林孝颖这样一个严父形象。

在年轻角色的塑造上,本片虽然没有邀请大牌流量明星参演,但主演王柏杰为台湾偶像小生,曾参演过《十月围城》《关云长》等多部影片,在演技上有较强的表现力,青春、活力的面孔也能够为塑造林觉民这一少年热血的形象锦上添花。林觉民本身为福建人,王柏杰所带有的台湾口音也还原了林觉民在语言习惯上的细节。而女主演蒋梦婕曾在《红楼梦》中饰演少年林黛玉,虽然林黛玉与陈意映本身的形象并非完全相似,但蒋梦婕在把握角色时呈现出来的大家闺秀形象,体现出了一种中国古典女性所具备的知书达理、温婉可人的美,较为成功地塑造了陈意映这个角色。对于其他的年轻角色,如饰演方君瑛的高一童、饰演林文的廖亮、饰演林尹民的王峰、饰演方声洞的马率、饰演冯超骧的史力嘉、饰演刘元栋的姚奕辰等人都采用了青春热血的青年形象,在影片表达新思想的同时,演员阵容所带来的新形象也令人眼前一亮。

资深演员的选择也是本部电影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李雪健所扮演的林父虽戏份不多,但却在人物的动作及表情細节刻画上十分生动,推动着剧情的发展。他所代表的传统儒生,也并非顽固不化。影片最后林觉民已经牺牲,林父在园中用悲痛欲绝的声音高声朗诵《禀父书》。在短短98个字中,李雪健用深厚的表演功力传达出此刻林父痛失爱子的巨大悲痛,带有丰富的感染力,给予观众极强的震撼力,更增添了全片的悲壮感。

三、影片类型设置与时长考虑

影片的类型选择了文艺片的形式,用一种更为文艺的风格缓慢切入,用浪漫唯美的元素冲淡历史故事与英雄事迹本身所带来的浓厚政治色彩。影片本身所带有的政治题材在爱情主体的有机融合下更容易被观众所接受。同时,这种文艺化的处理,也使影片具有一种“史诗”的气质。

影片共96分钟,相较市面上大多数的文艺片时长较短,避免了因为时间过长而显得故事冗长乏味的问题。将林觉民的政治成长与爱情故事浓缩在一个半小时中,使得情节得到精炼化处理,这有利于革命叙事的快节奏发挥,以及与爱情的慢节奏之间的对比,使剧情紧凑,更富有看点。

但同时,时间上的压缩也带来影片的短板,部分情节上的缺失带来了逻辑上的漏洞,如全片几度强调恩师对林觉民等人走革命道路的重大影响,但实际并未交代林觉民的恩师到底做出了怎样的牺牲。同样,在策划广州起义时,同盟会提出新婚的人不允许加入起义队伍,因而方声洞被拒绝参加,但最后他却又出现在了起义现场。应是影片原本想独立塑造方声洞为了革命事业而突破阻碍,却因时间压制而未能详述,所以造成了观众的费解。

四、镜头语言表达,重要情节设置

《百年情书》也十分擅用镜头语言,多次采用特殊的镜头语言对场景及氛围进行表现。如全片重点表现黄花岗起义的现场,枪战情节中多次采用慢镜头的表现方式,具体刻画仁人志士们在冲锋陷阵时的神态、动作,塑造出他们英勇无畏的形象,为最后全军覆没、林觉民被捕奠定了一个悲伤的基调。在林觉民牺牲后,林孝颖悲泣着阅读《禀父书》时的场景也运用了一个长镜头,深宅大院中,林父长久跪地不起,“我林氏子孙觉民不负祖宗社稷呀”的长哭久久回荡,给人以极大的震撼力。

本电影巧妙运用双线叙事结构,在林觉民与陈意映的凄美爱情故事间融合了林觉民接受新学,为恩师所启发,逐步走上民主革命道路的政治经历,在柔美清新的文艺色彩中杂糅了饱满的革命激情与解放思想。在讲述林觉民个人极具典型色彩的英雄事迹的同时,也体现了近年来主旋律电影的创新性发展,许多有益的尝试为献礼影片的创作开拓了新局面。

(作者简介:路瑗媛,女,本科,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 ,研究方向:新闻学)(责任编辑 刘月娇)

猜你喜欢
主旋律电影创新
国内主旋律真实改编商业电影的艺术特征探究
《雨中的树》:一场突破“概念化”的主旋律洗礼
用现代舞表现“主旋律”的成功尝试
厦门广电:如何将“主旋律”唱进百姓心坎
汤姆?提克威影片的审美特征
解读张艺谋影片的视觉审美
后现代视域下香港电影的解构与建构
国产“现象级”影片的跨文化症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