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气道湿化方法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感染的影响

2019-09-12 02:56柳艳佳刘黄艳
医疗装备 2019年17期
关键词:湿化液刺激性呼吸机

柳艳佳,刘黄艳

江西省宜春市第二人民医院 1急诊科,2儿科 (江西宜春 336000)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指患者在接受机械通气治疗干预后48 h内或拔除人工气道后48 h内出现的肺实质感染性炎症[1]。目前,VAP的发生无法完全避免,且感染率仍然处于较高水平,我国的VAP发生率为8%~53%[2]。值得注意的是,VAP感染与患者行机械通气治疗时气道的湿化效果密切相关。本研究探讨不同气道湿化方法对VAP感染率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江西省宜春市第二人民医院2018年1-12月收治的机械通气患者12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61例。对照组男34例,女27例;年龄24~68岁,平均(58.0±7.8)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27例,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24例,重症肺炎患者10例。试验组男35例,女26例;年龄23~67岁,平均(58.1±7.7)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28例,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22例,重症肺炎患者11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行间断滴注式湿化法,湿化液由15 mg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广西桂林制药,国药准字H20041473,2 ml:15 mg)和10~15 ml 0.9%氯化钠注射液配制而成。使用注射器抽取湿化液1~2 ml,进行吸痰操作时,在吸气末沿气管壁注入,之后根据患者呼吸道中分泌物的量及黏稠度,针对性调整湿化液的用量及使用间隔时间。

试验组通过微量泵给予持续气道湿化,湿化液由15 mg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和45 ml 0.45%低渗氯化钠注射液混合配制而成。使用5~7号头皮针与微量泵连接,对患者气道进行持续滴注。初始湿化容量为200~300 ml,并根据分泌物的黏稠度调整湿化液的用量和滴注速度,根据吸出的痰液量及性状调整湿化间隔时间。

1.3 临床评价

比较两组VAP发生率、刺激性咳嗽次数、气道出血次数、带管时间。VAP判断标准:机械通气时间超过48 h或拔管撤机48 h内;经X线片检查,可见进行性增大的或者出现新的肺部浸润性阴影,可闻及湿啰音;患者体温超过37.5 ℃;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增加;呼吸道出现脓性分泌物;支气管分泌物中出现新的病原菌[3]。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VAP比较

试验组通气7 d、14 d、21 d的VAP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VAP比较[例(%)]

2.2 两组刺激性咳嗽次数、气道出血次数、带管时间比较

试验组刺激性咳嗽次数和气道出血次数均少于对照组,带管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近年来,呼吸机被广泛用于危急重症患者的抢救过程中,相关并发症也逐渐随之增多,其中以VAP最受关注。目前,临床已经有多种综合防治VAP方法,但作为呼吸机相关的严重并发症,VAP仍无法避免,一旦发生就会对患者的预后造成极大的负性影响。有研究显示,VAP患者的病死率为25%~75%,同时极大延长存活患者的住院时间,导致治疗费用明显增加[4]。

表2 两组刺激性咳嗽次数、气道出血次数、带管时间比较(±s)

带管时间(d)对照组 61 6.82±1.54 8.02±2.25 14.28±2.74试验组 61 3.35±1.27 3.17±1.09 9.33±2.40 t 13.577 15.151 10.614 P 0.001 0.001 0.001组别 例数 刺激性咳嗽次数(次)气道出血次数(次)

机械通气的使用会使患者上呼吸道的湿化、加温、过滤、清洁吸入气体作用丧失,而呼吸道与外界直接相通,会提高呼吸道中液体的蒸发速度,进而降低呼吸道湿度。一旦湿度不够,患者支气管中的黏液会变得浓稠,进而降低纤毛的清除作用,降低呼吸道本身的抗感染能力,并破坏肺表面的活性物质,致使肺部顺应性降低,对患者的呼吸功能造成影响。因此,人工气道湿化在机械通气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属于关键环节[5]。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通气7 d、14 d、21 d的VAP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刺激性咳嗽次数和气道出血次数均少于对照组,带管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原因为,对照组所使用的间断滴注式湿化无法充分稀释痰液,因此很容易形成痰痂,且在滴注过程中,一次用量不好控制,容易出现分布不均匀、呛咳等问题,进而影响湿化效果,延长吸痰时间,导致气道黏膜糜烂、损伤、出血,最终导致肺部感染率增加;而通过微量泵给予气道持续湿化,符合气道水分持续丢失的生理特征,能够充分稀释气道中的痰液,并恢复纤毛的正常运动,不易发生呛咳,也不易结痂,从而达到理想的气道湿化效果,降低VAP发生率[6]。此外,微量泵能够确保湿化液匀速而少量地进入气道,对气道的刺激小,因此不容易引发刺激性咳嗽,患者的舒适度高,情绪稳定,有利于提高其治疗依从性。

综上所述,在机械通气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通过微量泵给予持续的气道湿化能够显著降低VAP感染率,带管时间更短,治疗费用更低。

猜你喜欢
湿化液刺激性呼吸机
PB840呼吸机维修技巧与实例
全生命周期下呼吸机质量控制
呼吸机日常养护结合护理干预对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霍山石斛多糖吸湿保湿性能及皮肤刺激性研究
重点监管的水运危险货物
不同湿化液对人工气道患者气道湿化效果的比较
注射用头孢替坦二钠的安全性再评价
高校图书馆色彩信息架构
气管切开术后气道湿化的临床护理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