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患者社区护理中的应用探析

2019-09-13 01:50
关键词:血压常规高血压

孙 冰

(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北京 100000)

高血压多见于中老年群体中,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患者发病后无明显不适感,但长期高血压可导致身体各脏器和系统受到损伤,引发多种严重并发症,危害患者身体健康[1]。该疾病目前暂无特效治疗方法,患者需长期服用药物并结合饮食管理和行为改善对血压进行控制[2]。社区护理对于高血压患者的病情控制具有重要作用,提高社区护理质量,改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对疾病的重视程度是提升高血压控制率的有效措施[3]。本文在高血压患者社区护理中强化健康教育,其应用效果较好,报告以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10月本社区高血压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均分为常规组与强化组,各46例。纳入患者均为知情并自愿配合此次研究,排除合并其他严重疾病的患者以及存在精神障碍,依从性较低的患者。其中,常规组男24例,女22例,年龄49~85岁,平均年龄(67.59±2.33)岁,病程在7个月~9年之间,平均(3.54±1.05)年;强化组男25例,女21例,年龄50~83岁,平均年龄(67.59±2.47)岁,病程在9个月~10年之间,平均(3.69±1.11)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纳入患者均给予常规社区护理干预,常规组患者采用常规健康宣教,主要方式包括:发放健康手册、宣传资料;在公共区域张贴宣传画报等。强化组在以上护理基础上强化健康教育,具体包括:①详细了解患者的身体健康状态、血压水平、疾病了解情况等资料,并为其建立健康档案。对患者进行一对一健康教育,详细讲解高血压基础知识,为患者分析疾病风险,并指导其采取预防措施;指导患者改善不良饮食、生活习惯,需戒烟戒酒,控制饮食,少食高胆固醇、高脂肪类食物,规律作息,适当进行体育锻炼,从而控制血压;向患者讲解用药注意事项及药物毒副作用,指导患者如何处理用药后的轻微不良反应;指导患者如何正确测量血压,以免患者自测血压时受到血药浓度、操作失误、血压计不规范等因素影响,导致血压测量不准确。②定期对患者进行上门回访,积极与患者及家属交流沟通,了解患者居家环境、日常生活情况、血压水平、饮食情况等,对医嘱未执行到位的情况和患者不良生活习惯进行干预,针对患者对疾病的知识缺失再次给予健康教育,强化患者的知识掌握程度,加深患者的记忆,增进其对于疾病的了解,并鼓励患者积极思考和提出疑问,耐心为其解答,提升患者对于高血压的正确认知,同时可监督患者的治疗依从性。③定期于社区中开展健康知识讲座,邀请患者及其家属参加,采用多媒体方式向患者及家属普及健康知识,介绍运动保健方法(如健康操、太极拳等)、食疗方法、高血压并发症预防方法等,提高社区人员的健康保健意识,促进患者之间的交流互助。

1.3 观察指标

护理3个月后对患者进行回访,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的血压变化情况(收缩压和舒张压)以及患者对于疾病的知晓评分,采用自制问卷进行调查,内容包含高血压病因、并发症、治疗方法、护理方法等内容,满分100分,得分越高提示患者对于高血压了解越深。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强化组护理后的收缩压与舒张压均显著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强化组患者的疾病知晓评分为(94.16±3.26)分,常规组的疾病知晓评分为(81.34±3.59)分,强化组得分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血压变化的比较(±s,mmHg)

表1 两组血压变化的比较(±s,mmHg)

注:与常规组相比较,*P<0.05。

组别 n 收缩压 舒张压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常规组 46144.82±9.27136.46±7.33 99.71±6.48 95.07±5.12强化组 46145.13±10.06125.61±6.54* 100.02±6.8984.67±5.22*

3 讨 论

高血压已成为威胁中老年群体身体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可诱发脑卒中、冠心病等严重心脑血管病,因此,医学界对于如何良好控制患者血压给予了高度重视[4]。社区护理是高血压患者的主要护理模式之一,可为患者提供高血压知识宣教、高血压测量、用药指导等护理服务,并为患者解决疑难问题[5]。常规社区护理对于健康教育的重视度不足,采取的健康宣教形式较为笼统,未细化健康教育工作,发放健康手册、张贴海报、宣传画等方式取得的效果有限,患者的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无法得到显著提升[6]。

有国内相关研究显示[7],对社区高血压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显著,患者的血压控制率可达93.18%,明显高于应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79.07%。此观点与本文基本一致,本文结果显示,对患者实施强化健康教育后,其疾病知晓评分显著高于常规组,患者的血压下降幅度也明显大于常规组。在社区护理中强化健康教育,除常规教育方法外,还需对患者进行一对一健康宣教,详细讲解疾病基础知识、并发症发生风险、预防措施、日常饮食控制、运动方法等,并对患者问题进行解答,使健康教育更为细致有效,结合定期回访和健康讲座,可进一步增加患者的记忆,避免时间过长导致患者遗忘,从而提升其疾病知晓率。通过强化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患者对于高血压的重视程度,改变患者的观念,从而促使其自主配合治疗,主动采取预防措施,改善自身行为,有效控制血压。

综上所述,在高血压社区护理中强化健康教育十分必要,可增加患者的疾病了解程度,改变治疗观念,提高治疗依从性,使其培养良好的健康保健习惯,提高血压控制率。

猜你喜欢
血压常规高血压
《全国高血压日》
全国高血压日
常规之外
高血压用药小知识
如何应对难治性高血压?
降压快的药就是好药吗
血压偶尔升高,需要吃降压药吗?
探讨常规课的高效课堂
紧急避孕不是常规避孕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