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护理在老年高血压临床治疗中对患者并发症和血压的影响分析

2019-09-13 01:50程世平
关键词:收缩压血压个性化

程世平

(湖北省通城县中医医院,湖北 咸宁 437400)

高血压是一种以血压水平升高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综合征,疾病除了会引发患者出现头晕、头痛、疲劳、颈项板紧、心悸等症状,随着病情的持续进展还易损伤患者心、脑、肾等器官功能,从而对其身心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为改善患者预后质量,临床需尽早采取有效治疗方案及护理措施对患者进行干预[1]。本文主要探究了个性化护理在老年高血压临床治疗中对患者并发症和血压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老年高血压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其中,对照组男34例,女26例,年龄61~85岁,平均年龄(73.6±2.5)岁,病程2.1~12.5年,平均病程(5.9±1.2)年;研究组男33例,女27例,年龄60~86岁,平均年龄(73.8±2.3)岁,病程2.3~12.4年,平均病程(6.0±1.3)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采用个性化护理对研究组干预,(1)日常护理,护理人员需保持病房整洁、安静,以促进患者睡眠安静、充足;(2)心理护理,护理人员还需合理评估患者家庭情况、个人文化程度、兴趣爱好和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并根据患者心理状态给其提供相应的心理疏导干预;(3)饮食指导护理,护理人员还需给患者提供个体化的饮食指导护理干预,如指导患者多食含丰富蛋白、植物纤维、低脂肪、低盐、清淡的食物,补充合理的微量元素;(4)运动指导护理,护理人员还需指导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多进行运动锻炼,如做体操和散步等。两组患者均连续干预一个月。采用常规护理对对照组干预,主要遵医嘱给患者提供常规用药指导护理。

1.3 观察指标

护理前后均统计和比较两组患者舒张压、收缩压等血压水平及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护理前后组间血压水平比较

舒张压、收缩压等血压水平对比,护理前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护理前后组间血压水平比较(±s,mmHg)

表1 护理前后组间血压水平比较(±s,mmHg)

组别 n 舒张压 收缩压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对照组 60 98.5±2.7 90.2±2.6 145.7±4.3137.4±4.2研究组 60 99.1±2.5 81.3±2.4 151.5±4.6120.3±4.0 t - 0.127 9.863 0.942 7.817 P - >0.05 <0.05 >0.05 <0.05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治疗期间,对照组有3例患者发生心律失常、3例心绞痛和2例肾功能损伤,研究组有1例患者发生心绞痛,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3.3%,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237,P<0.05)。

3 讨 论

高血压是引发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也是临床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好发于中老年人群,引发疾病发生的致病因素有多种,如遗传因素(约60%的高血压患者有家族史)、生活习惯因素(包含长期吸烟、膳食结构不合理)、精神和环境因素(长期精神紧张、焦虑和激动)、年龄因素(随着年龄增长出现增高趋势)、药物影响因素(长期服用激素等)及其他疾病影响因素(如糖尿病、肥胖、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等。高血压不仅会引发患者机体出现多种不适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和病程延长,还易诱发患者出现多种心脑血管疾病,从而对其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为改善患者预后质量,需尽早采取有效方案控制其血压水平[2]。

个性化护理干预是一种根据患者致病因素制定的针对性护理措施,通过给患者提供日常住院环境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指导护理和运动指导护理等,不仅能消除患者病因,还能有效改善和降低患者血压水平,从而有助于改善其预后质量。

本研究中,分别采用个性化护理及常规护理对两组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发现,护理后,研究组患者舒张压(81.3±2.4)mmHg、收缩压(120.3±4.0)mmHg等血压水平及并发症发生率(1.7%)均显著低于对照组(90.2±2.6)mmHg、(137.4±4.2)mmHg、(13.3%),这与于淼[3]研究报告中得出的个性化护理干预组患者舒张压(81.43±20.36)mmHg、收缩压(120.56±30.14)mmHg等血压水平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98.37±24.59)mmHg、(141.48±35.37)mmHg结论基本一致,说明个性化护理干预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猜你喜欢
收缩压血压个性化
一种融合PageRank和PersonalRank的多层个性化推荐算法
降压快的药就是好药吗
血压偶尔升高,需要吃降压药吗?
你了解高血压分级吗
坚持个性化的写作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简单三招轻松降压
最怕啥
健康年轻人收缩压高会增加动脉硬化风险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