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新辅助化疗治疗穿孔型胃癌的临床实施效果分析

2019-09-13 01:50
关键词:穿孔根治术胃癌

张 浩

(河北省故城县医院,河北 衡水 253800)

胃癌是消化道比较常见的肿瘤,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工作压力的增加以及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等原因,使得胃癌的患者逐渐的增多。常常表现为上腹部不适,消瘦乏力、肠梗阻、呕血以及黑便、贫血等症状表现[1]。目前仍以手术治疗的方式为主要治疗手段,但是多数患者在就医时已被确诊为晚期患者,只能采用化疗的方式改善症状,延长生存期。本文叙述了收治的穿孔型胃癌患者78例,探讨新辅助化疗治疗穿孔型胃癌的效果分析,现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了2017年~2018年收治的穿孔型胃癌患者78例7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39例。其中,实验组男23例,女16例,年龄38~76岁,平均年龄(52.16±4.09)岁;对照组男27例,女12例,年龄40~77岁,平均年龄(53.52±4.14)岁。78例患者中有27例为II期,26例患者为IV期患者,25例患者为III期,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病情和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次研究均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

1.2 方法

1.2.1对照组采用的是D2胃癌根治术(指的是不仅将病灶充分切除,同时彻底清除胃周第1、2站的淋巴结,并将大小网膜、胃等行网膜囊外切除,同时将淋巴结清扫和胃肿瘤切除)进行治疗。

1.2.2实验组在对实验组患者实施D2根治术之前,对患者采用新辅助化疗的方法进行治疗。其方式为:第一天奥沙利铂85~100 mg/m2,静脉滴注2小时,第一天亚叶酸钙400 mg/m2,在氟尿嘧啶前2小时静脉滴注。氟尿嘧啶每日400mg/m2,静脉注射,然后再用一日2400 mg/m2,持续静脉滴注44~48小时。每2周重复一次,需要治疗8~12周[2]。在患者经过新辅助化疗后,医生要观察患者的情况,对手术的耐受力进行评估,如果患者符合手术的标准在进行D2根治术。

1.3 观察指标

此次研究主要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情况,为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病情稳定以病情的进展,以及辆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在治疗期间显示,实验组患者在治疗时出现不良反应情况(消化道反应、骨髓抑制以及末梢神经)为7例21.21%,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16例48.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情况为32例82.05%,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22例56.4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情况对比[n(%)]

3 讨 论

穿孔型胃癌是胃癌严重的并发症,在穿孔前其癌灶已经侵及浆膜层,癌块直径多数在5 cm以上,其癌细胞比较的活跃,胃内的微血管出现受压、变细、闭塞阻断或血管受侵破坏,使胃内压增高,导致胃癌穿孔。因此在患者手术前要抓紧时间治疗,对患者穿孔部位进行修补,在进行修补术之前应取2~3块组织活检,为后期治疗提供依据。实施修补术后,对患者进行新辅助化疗缓解症状。通过新辅助化疗能够缩小胃癌病灶,如有转移也可能使转移的淋巴结缩小和消失,从而降低胃癌的分期,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在新辅助化疗后,要评估患者的病情,选择手术的方式,可以延长生存期,减轻患者的痛苦,治疗效果较好。

综上所述,对实验组患者实施新辅助化疗的治疗方式效果显著,减少患者的痛苦,不良反应情况较少,具有临床参考价值。

猜你喜欢
穿孔根治术胃癌
碘-125粒子调控微小RNA-193b-5p抑制胃癌的增殖和侵袭
近端胃切除双通道重建及全胃切除术用于胃上部癌根治术的疗效
青年胃癌的临床特征
外伤性鼓膜穿孔的护理效果
頤和園十七孔橋再現“金光穿孔”景象
乳晕入路全腔镜下甲状腺癌根治术与小切口甲状腺癌根治术的临床对比分析
全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11例治疗体会
H形吻合在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在早期胃癌诊疗中的应用
根部穿孔性阑尾炎的腹腔镜治疗策略